“爸爸,把他干掉!——”女儿们的声音响震客厅。
影小姐6岁的时候,玫小姐4岁,我觉得是时候了,就买了一部XBOX360,选了我觉得适合她们的游戏:kinect运动大会,kinect水果忍者,古墓丽影,然后我自己开心地玩起来。
她们马上对我的怪异行为产生了兴趣。
“爸爸,怎么你动了一下,电视里的人就跟着你动?”
“这个是玩游戏,你看电视上有摄像头,这样电视就知道我们在动,然后我们动了就控制电视里的小人动了。”
“爸爸,你好像输了。”
“爸爸,让我试试行吗?”
影小姐看着乒乓球飞过来,挥拍接球,不出意料地接不住。玫小姐看着拳击手过来,把脸捂住不知道怎么动。
她们说:“爸爸,我玩不好,我不会玩。”
我说:“你们需要更多的练习,我也是经过练习才会玩的。”
玫小姐首先领悟了练习的意义。她每天都玩几局网球,每天都有点进步。
“爸爸,我像你一样扣杀了”,玫小姐经常兴奋地和我分享。她打赢职业选手的时候,每个球要挥拍几十次,打出一身细汗,终于赢得了胜利。
“爸爸,我打败这个电脑了”
“宝贝,你有什么感受啊?”
“我觉得我太棒了,因为我练习了,我就打赢了。”
玫小姐学会了重要的一课。
影小姐也有进步,但是她玩的时间少,还是说:“我不会打网球,我只会打乒乓球。”
玫小姐给她姐姐讲了个大道理:“不是这样的,你只是需要更多的练习。”
影小姐不再和我们一起比赛了,她选择自己单独练习,说要等练好了再比。等她再次决定来比赛的时候,她已经把喜欢的项目练得很好了,和玫小姐各有擅长。后来影小姐输球的时候也不再说自己不会了,她会说:“最近我都没练习,打不过小玫了。”
很多家长都担心电子游戏会毁了孩子,恨不得孩子完全不接触才好。但是游戏早已渗透到生活的各个方面,孩子不可避免地会接触电子游戏。那么,套用教员的话来说:站在他们的前头领导他们呢?还是站在他们的后头指手画脚地批评他们呢?还是站在他们的对面反对他们呢?每个中国父母对于这三项都有选择的自由,不过社会发展将强迫你迅速地选择罢了。
越是从来没有接触过的东西,越容易让人上瘾。所以游戏这个问题上,我选择引导。让她们从小就习惯游戏,在玩游戏的过程中成长,学习经验。将来就不会因为突然接触这么好玩的东西,不受控地陷进去。
她们不是只玩儿童游戏,最喜欢玩的,竟然是《荒野大镖客:救赎》。我完全没有料到她们会对这个西部硬汉的游戏感兴趣。我玩的时候,她们在边上看,发现有人干坏事,就大喊起来:“爸爸,把他干掉。”
崔老师听见了,问:“你这都给女儿教了什么啊?”
结果她们爱上了这个游戏。(没让她们玩剧情,毕竟有少儿不宜的雷耶斯)她们喜欢在海宁根草原上骑马打狐狸,在高树林地尖叫着打熊,或者到犰狳镇玩扎手指,有时会手欠去踢一脚镇上的狗,有时会想去接个悬赏干掉匪帮。自由度高,太多东西可以探索了。同时,太多东西可能会被认为是少儿不宜了。
我能做的是陪着她们玩,在边上解释这些人物的行为,给她们合适的引导。
我发现,影小姐和玫小姐从游戏里学到了很多东西:
踢了狗,狗会咬人——“爸爸,我们出门可不想惹狗。”
玫小姐打沃尔顿匪帮十几次,终于成功剿灭土匪。——“爸爸,我按你教我的方法,练习了,就打赢了”然后影小姐也练习掌握了剿匪的本领。
我问:“解决问题的办法是什么?”
于是她们不会觉得问题难,或者自己笨,她们会说:“找到方法,然后不断练习。”
影小姐想帮助没马的人,却被对方抢了马跑了。——“爸爸,我下回帮他前先准备好,要是他抢马,我就用绳子绑住他。”
玫小姐有时在交任务的路上,会拒绝帮助求助的人——“爸爸,我现在不想帮他,我自己还有着急的事情呢。”
影小姐在镇上用绳子绑人,被警长抓进监狱了——“爸爸,我干坏事就被抓起来了。”
还有她们学到的看游戏地图,认字读游戏日志,各种植物,动物,各种北美风情地貌。。。。。。
崔老师后来说:“你和她们玩游戏很好,她们探索了很多知识。”
她们沉迷于游戏了么?据我观察,是大人没空管,不和她们一起玩的时候,她们才会更想玩游戏和看电视。就是她们最喜欢的荒野大镖客,也只是过一段时间会想起来玩一玩。这时我们会约定时间,每次玩半个小时,我和崔老师会抓紧完成工作,然后去陪她们。
我们有空的时候,她们更喜欢和我们一起玩有道具的过家家假装游戏。
如果简单反对打游戏,却又拿不出替代品和时间来陪孩子,孩子该怎么做才好?
游戏是不会毁了孩子的,毁掉孩子的,一定是家长陪伴的缺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