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艺术之家《品鉴收藏》篇
藏海雅事之——闲话“钱币”

藏海雅事之——闲话“钱币”

作者: 杜老倌侠客居70后欢喜写作 | 来源:发表于2018-12-26 17:28 被阅读12次
藏海雅事之——闲话“钱币”
藏海雅事之——闲话“钱币”

        题记:“钱币”即“货币”也,它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货币”是“商品交换”与“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货币的本质就是一般等价物,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贮藏手段”和“世界货币”这五大职能。不过,“钱币”从严格意义上讲主要是指金属货币!

藏海雅事之——闲话“钱币”

       

藏海雅事之——闲话“钱币”

        随着人类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壮大与发展时,人们开始采用以物换物。当商品经济大量涌现时,采用以物换物的形式,已经无法满足人类的需求量,人类社会就开始以钱物交换的方式来替代以物换物。

藏海雅事之——闲话“钱币”

        中国不单单是世界上历史悠久的四大文明古国之一,而且中华文化与文明博大精深,它的货币文化历史,不仅同样是历史悠久,而且还能自成体系。与此同时,全世界都一致公认,中国是最早发明钱币的国家,也是最早发明铸造钱币并使其进入流通领域的国家之一。

藏海雅事之——闲话“钱币” 藏海雅事之——闲话“钱币”

        最早在我们国家的商周【备注:殷商和西周】时期,就已经有了实物货币——【海】贝和玳瑁了。其中的“海贝”在史前的“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和“大汶口文化”遗址中,以及在夏代纪年范围内的“二里头文化”遗址和各类“商周墓葬中”,都屡屡有发现。在商代和西周时期时,“海贝”和“玳瑁”已经成为流通中的主要货币了。到了商代的晚期和西周时期,还出现了无文字的“铜仿贝”。在我们国家的西汉时期,恒次公桓宽著有《盐铁论》一书,他在《盐铁论·错币第四》中写下了这样一段话语:“夏后以玄贝”……

藏海雅事之——闲话“钱币”

   

藏海雅事之——闲话“钱币”

        当历史的步伐迈入到春秋战国时期时,由于青铜冶炼技术得到广泛的发展、推广与应用,在不同地域经济状况下,相继出现了“钱”、“镈”、“刀币”、“布币”、“圜钱”、“方孔圆钱”等各类不同样式的钱币,上述钱币的材质都是“铜”质的。其中的“钱”和“镈”在最初的功能都是农用工具,而“刀”的最初功能则是属于多种用途工具,“钱”、“镈”和“刀”至春秋才发展成为专职的货(钱)币,“钱”和“镈”即后人所说的“空首布”,这两种钱币的流通区域主要是在于北方的周、晋、郑、卫地区;青铜刀(币)的主要流通区域是在于齐国及燕、赵地区;“布币”的起源还是和最初的农具“钱”不无关系,“布币”还分为“空首布”和“平首布”两种……

藏海雅事之——闲话“钱币” 藏海雅事之——闲话“钱币”

        在东周时期时,发明了一种铸成椭圆形且还配带有铭文的“铜贝蚁鼻钱”,“铜贝蚁鼻钱”它还有另外一种名称,又名为“鬼脸钱币”,它的形状又极酷似贝币,主要流通区域则是在于南方的楚国地区。

藏海雅事之——闲话“钱币”

   

藏海雅事之——闲话“钱币”

        秦朝兼并六国统一天下,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国家,认为国家统一以后,若“各国”还使用本国的钱币极不方便,便统一了货币,规范了钱币的形制与重量,以方孔圆钱为基本货币形态,出现了“秦半两”。

藏海雅事之——闲话“钱币” 藏海雅事之——闲话“钱币”

        我们国家至秦朝发明了“方孔圆钱”起,以后无论朝代怎样的更替,法定货币的形制基本都是以“方孔圆钱”为主,一直沿用到清末。

藏海雅事之——闲话“钱币” 藏海雅事之——闲话“钱币”

        到了汉朝时期,“汉币”的样式和“秦币”极其相似,同样也是以“方孔圆钱”为最基本的货币形态,发行了新型的钱币,把“秦半两”改制为“五铢钱”,其中的“铢”是指汉朝钱币的重量单位。

藏海雅事之——闲话“钱币” 藏海雅事之——闲话“钱币”

        据史料记载:“汉初,听任郡国自由铸钱。”它意思是说,在汉朝初期,还允许分封国的国君私自铸造各类钱币。据《汉书·食货志》中记载曰:“文帝时,‘除盗铸钱令,使民放铸’,于是‘盗铸如云而起’”……私自铸造钱币,不仅造成货币的混乱,还使得富商大贾操纵铸币权,富比天子。公元前113年,汉武帝收回了郡国铸币权,由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五铢钱”成为当时唯一合法货币。

藏海雅事之——闲话“钱币” 藏海雅事之——闲话“钱币”

        笔者曾在央视看到过,关于我们国家历史上汉代的纪录片,说汉代人在某一阶段时间内,十分流行铸造各类铜制的“摇钱树”,在四川地区及其周边地区,都有出土过各种类型的“摇钱树”……

藏海雅事之——闲话“钱币” 藏海雅事之——闲话“钱币”

        西汉末年天下大乱,王莽乘机篡位并更改币制,至此币制乱套,一共改革了三次,出现了“刀币”和“钥匙形”钱币。第一次改革发行了“一刀平五千”、“契刀五百”和“大泉五十”虚值大钱,“一刀平五千”又被称为“金错刀”;第二次改革发行“小泉直一”;第三次改革,将钱币分为六等二十八品,使得币制更加混乱,另外还推行了“五铢货泉”和“二十五铢货布”两种,每次都搞得民不聊生。

藏海雅事之——闲话“钱币” 藏海雅事之——闲话“钱币”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也同样是铸造“五铢钱”,不过,为了省点铜,所铸造的“五铢钱”变得越来越小,有“鹅眼”和“鸡目”之说,更有剪凿边圈,被称为“剪边五铢”,一枚钱改为二枚,面额却大,百当千用。钱币界把这一时期“五铢钱”统称为“六朝五铢”。

藏海雅事之——闲话“钱币” 藏海雅事之——闲话“钱币”

        最后一个使用“五铢钱”的朝代是隋代,隋文帝铸造“开皇五铢”后,结束了汉末以来三百多年钱制庞杂局面。相比较而言,隋代的“五铢钱”极易辨认,“五铢”的 “五”即“X”字左边加竖|为“|X”。

藏海雅事之——闲话“钱币”

藏海雅事之——闲话“钱币”

        在唐朝时期,唐高祖在武德四年,废止了“五铢”钱,改铸为“开元通宝”,结束了长达八百年之久的“铢两”钱文制,开启了“宝货”时代,其后的历朝历代都采用“通(元)宝”为面文的货币制度。

藏海雅事之——闲话“钱币” 藏海雅事之——闲话“钱币”

        在我们国家的历史上曾建立过一个国家叫“西夏国”,这个国家曾铸行过两种文字货币,一种是西夏文,叫“屋驮钱”;另一种则是汉文钱,形制大小与宋钱相似,西夏的钱币铸制精整,文字秀丽。

藏海雅事之——闲话“钱币” 藏海雅事之——闲话“钱币”

        另外,又发明了“金锭”、“银锭”和“压胜钱”。所谓的“金锭”和“银锭”,只因它的形状又“酷似圆形”,故而又被大家称之为“金元宝”和“银元宝”。“金锭”有“黄金锭”和“赤金锭”两种,它的重量有“一百斤”、“五百斤”和“一千斤”三种;“银锭”以“两”为货币单位,有“五两”、“十两”、“五十两”……不等。“压胜钱”也有它的别称,被称之为“花钱”。“花钱”起源于汉代时期,早期主要是作为汉族民间自娱自乐的“一种自玩钱”,这种钱币不能在市场流通,既因它的材质大都比较粗糙,还因为无面值。

藏海雅事之——闲话“钱币” 藏海雅事之——闲话“钱币”

        世界上第一个使用纸币的国家同样是在中国,它产生于历史上的北宋年间,流行于四川地区,被称之为“交子”,它还有另外一个名称,又称“宝钞”,到了南宋时期则称之为“会子”和“关子”。

藏海雅事之——闲话“钱币” 藏海雅事之——闲话“钱币”

        在宋代除了发明了纸币“交子”以外,北宋的货币主要是以“铜钱”为主,南宋的货币主要是以“铁钱”为主。北宋以后,“年号钱币”才真正开始盛行起来,不但几乎每改一个年号就要铸新币以外,而且“宋代古钱”是中国古钱发展里程碑里最好的一个时期,也是中国一个朝代中拥有“年号钱”最多的,“钱文”上面的书法既达到了巅峰状态,且“钱文”还有多种书体。譬如说:在宋哲宗年间,史学家司迂叟司马光和大文豪苏东坡苏轼,用篆、行两种书法写过对文钱“元裕通宝”;又譬如说:宋徽宗自创瘦金体书写的“大观通宝”最最著名,不但最最著名,往往还是钱币拍卖市场的抢手货……

藏海雅事之——闲话“钱币” 藏海雅事之——闲话“钱币”

      清光绪二十六年,朝廷开始铸造发行机制币,至此机制币逐步取代了方孔圆钱,货币单位形式是“银元”,在全国广泛流通使用。

藏海雅事之——闲话“钱币” 藏海雅事之——闲话“钱币”

        进入中华民国以后,直至新中国成立之前,虽然也发行铸造了“孙中山”头像和“袁世凯”头像的银元,【备注:铸有“孙中山”和“袁世凯”头像的银币,被钱币收藏爱好者们称之为“孙大头”和“袁大头”。】不过由于军阀连年的混战以及其他种种原因,出现了各式各样的纸币,据统计各类资料后得知,光光官方所发行的纸币就达3000种以上,还发行了各类地区性的钱币。如:东三省发行了“奉币”、“军用票”、“关金券”、“铜元券”、“特种银行票”等各类纸币……还如:“国民政府”以“中央银行”的名义,先后发行了各类面值的“法币”与“金圆券”;它们又逐步替代了机制币银元,占整个钱币流通领域的大半壁江山。同时,各种纸币又和银元混合流通使用。

藏海雅事之——闲话“钱币” 藏海雅事之——闲话“钱币”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解放战争胜利进军的大形势下,由人民政府所属国家银行在1948年12月1日印制发行了唯一的法定货币——人民币,统一了货币,结束了中华民国期间,币制长期混乱不堪的局面,时至今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一共发行了五套人民币。

藏海雅事之——闲话“钱币”

       

藏海雅事之——闲话“钱币”

        除了一共发行了五套人民币以外,还发行了铝制的辅币分币、纸质的辅币分币、各类“普通流通纪念币”、各类“贵重金属金银纪念币”、各类纪念型纸币……如:中国人民银行成立四十周年普通流通纪念币、在2000年发行了千禧塑料龙钞、2008年奥运会时发行了“奥运钞”、各个年份与各类面值的贵重金属熊猫纪念金银币……

藏海雅事之——闲话“钱币” 藏海雅事之——闲话“钱币”

        在笔者的众多收藏爱好中,也同样喜欢收集一些各种类型的钱币,原因有其二。其一是,源于外公生前留给笔者的两枚银元,一枚为“光绪元宝”,另一枚则为“袁大头”。虽然这两枚银元在钱币市场上属于常见的品种,且价格也不是很高,市场价也就在两百元左右,但它却是笔者进入钱币收集行列的引路人,更是笔者和外公之间深厚情感的有力见证!其二是,父亲这一辈子所从事的行业是——金融,因为长期从事金融行业的缘故、又因在金融的浸润下,特别欢喜收藏各种类型的钱币,在他潜移默化的影响下,笔者也逐渐欢喜收藏钱币!

藏海雅事之——闲话“钱币” 藏海雅事之——闲话“钱币”

        笔者主要欢喜收集的是——新中国各个时期发行的流通纸(硬)币、贵重金属流通纪念金币与银币、普通流通纪念币、特殊流通纪念币,除了上述所说的几个币种外,偶尔也会去收集一些国外钱币。

藏海雅事之——闲话“钱币” 藏海雅事之——闲话“钱币”

       

藏海雅事之——闲话“钱币”

        时至今日,笔者收集了一整套特殊流通纪念币(至2009年年底);贵重金属国色天香彩银币;各个年份的熊猫1盎司彩银币;建国50周年纸币;千禧年塑料龙钞;2008年发行的“奥运钞”;第三套人民币;由缅甸国家发行的流通纪念硬币与纸币;各种版本的美元……

藏海雅事之——闲话“钱币”

       

藏海雅事之——闲话“钱币”

        笔者至今还记得这样一幕场景,那是在 1997年,上海的钱币市场开始升温,从1984年10月1日发行的第一套特殊流通纪念币庆祝国庆35周年起,直至1997年11月发行的香港回归流通纪念币止,共计发行了39枚流通纪念币,面值一共为70.3元,市场价由2000多元一路狂炒至6000多元,市场出现了有价无市的局面。纪念香港回归纪念币一套两枚,面值为20元,也在发行的当日,被一路狂炒到最高110元的价格。中华人民共和国所发行的第一套人民币纸币,全品相的,在上海钱币市场上的价位高达一百万元以上,且有价无货……

藏海雅事之——闲话“钱币”

       

藏海雅事之——闲话“钱币”

在发行纪念香港回归流通纪念币的当日,笔者亲眼看到有一位钱币收藏爱好者,听信传言说这套流通纪念币会越涨越高,以市场最高价购进了10套纪念香港回归流通纪念币……最后,国家发现钱币市场的混乱,一纸限价令,禁止乱炒各类钱币,特殊流通纪念币又由6000多元回落至2000多元,纪念香港回归流通纪念币也从110元的高价直接跌到30元左右,曾以110元高价购进10套纪念香港回归流通纪念币的收藏爱好者可以说是血本无归。因笔者始终保持着清醒的头脑,这套钱币处在高价位时一套也没购买过,故而未损失一分钱。

藏海雅事之——闲话“钱币” 藏海雅事之——闲话“钱币”

        上述关于钱币收藏市场的例子,让笔者明了,无论是何种类别的收藏品,在收藏的全过程中,收藏爱好者始终都要保持一颗良好的心态,以平和的心情去对待它并看待它,千万不能有一颗贪得无厌与贪大求全的心,更不能盲目的去跟风、去随波逐流,那样的话很容易在收藏的领域里迷失自我,从而使自己蒙受了不应该的损失,收藏了不值钱的假藏品,这个例子值得我们任何一个收藏爱好者引以为戒!

藏海雅事之——闲话“钱币” 藏海雅事之——闲话“钱币”

      【备注:①文章为作者原创;②各类收藏类钱币图片均来源于网络上;③感谢原创图片。】

藏海雅事之——闲话“钱币” 藏海雅事之——闲话“钱币” 藏海雅事之——闲话“钱币” 藏海雅事之——闲话“钱币” 藏海雅事之——闲话“钱币” 藏海雅事之——闲话“钱币” 藏海雅事之——闲话“钱币” 藏海雅事之——闲话“钱币”

        杜老倌侠客居(陆伟)写于2010年02月09日星期二晚上

相关文章

  • 藏海雅事之——闲话“钱币”

    题记:“钱币”即“货币”也,它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货币”是“商品交换”与“人类...

  • 藏海雅事之——闲话中国钱币

    题记:“钱币”又被称之为“货币”,在经济学当中,对于“货币”一词是这样来解释并定义的,它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

  • 藏海雅事之——闲话邮市

    集邮的主要途径有如下四种,即:①去邮政局购买或订购邮票;②与信誉比较好的邮友交换邮票;③到各省市的邮票公司...

  • 藏海雅事之——闲话集邮

    邮票,又被称之为“方寸”或“方寸艺术”。中国集邮大辞典对于邮票的解释为:用以贴在邮件上表明纳付邮资的凭证。...

  • 藏海雅事之——闲话扳指

    “扳指”又叫“搬指”和“班指”,在古代还被称之为“韘”,读【she音】,它是古人在射箭的时候,佩戴...

  • 藏海雅事之——闲话屏风

    我们国家的收藏类别浩如烟海,其中古代(典)家具的收藏一样是如此,在家居世界里,屏风一直备受收藏爱好者的关注...

  • 藏海雅事之——闲话扇子

    扇子是中国人的一大发明,依据历史的传说,我们国家远在5000年的黄帝时期就发明了扇子,还有一种说法是说扇子...

  • 藏海雅事之——闲话“椅子”

    俗话说的好:“站有站相,坐有坐相;站当如松,坐应如钟。”从古到今的中国人一直对坐姿十分讲究,要求坐要有坐姿...

  • 藏海雅事之——闲话邮识

    欢喜集邮的集邮爱好者,一定要掌握各个方面的邮识,若没有一定的邮识,是根本集不好邮的。 世界上第一套...

  • 藏海雅事之——闲话手串

    如果你是个有心人,稍加观察周围的人们就会感到今天戴手表的人越来越少了,手表被手机取而代之。此外,你在稍加留...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藏海雅事之——闲话“钱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jqkl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