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5286821/da6965a7298fd54b.jpg)
今天日更到了65天,距离100还剩35天,100天日更的终点刚好元旦,原来从来没想到这个细节,今天清清楚楚的算好,发现用这个仪式感,迎接2021,这个feel,巴适得板!
想想队长一定是事先策划过这个日子的,这世界许多事就是这样,如果不提前规划,等你想要一个自己期望的结果,比如今年完成日更100天,或者听书100天,或者运动100次诸如此类等等,一看,时间余额不足,追悔莫及,如果上天再给你一次机会,你希望现在是什么时候?
可惜,时间可是丝毫情面都不给。即使一万年,可能,有些人也能把它过得像只有几天一样。
![](https://img.haomeiwen.com/i5286821/257820ea9a94d381.jpg)
好吧,今天为什么说“书呆子”?其实,我从来没想过这个词能与我产生关联。可是,近来,总结一下这几个月的改变,我会发现,除了在高铁机场必买书,床头案几(实际没有这么雅致,不过就是书桌)放着书之外,我现在出门包里会放上书,一有时间,就迫不及待的看书,思考,能够利用时间的碎片读书,这让我产生前所未有的愉悦感,为了更好的输出,是最初的动力。
下午匆匆忙忙参加一场会议,明白肯定没什么时间看书,我依然把书放进来背包,仿佛书是有时间暂停魔法的物件,必需随身携带,才安心。
果然,提前到场,可以看书,会议中间有一个小空档,可以自由活动,也赶紧看书,今天带了陈海贤老师的新书《了不起的我》,听着很像积极心理学,实际上也是积极心理学。
![](https://img.haomeiwen.com/i5286821/952f24ad3d4d0ff6.jpg)
每每看到一些行为习惯,思维习惯的剖析,忍不住想要拍手叫好的那种,当然,也有持着疑似态度的时候。
别小看这种怀疑的态度。这可是以前从来没有过的,以前看书,知识崇拜严重,不敢去想书也可以不用全都学。要不然就是抨击,要不然就是全盘接受,如今能带着问题,带着接纳自己和他人,带着下一步行动的眼光去看书,这才明白,书并没有白看。
今天,看到陈海贤老师如何分析成长型心智模型和僵固防御型心智模型,他指出这两者重要区别在于——让事情“就此停止”还是“更进一步”。
他讲到一个自己的故事,曾经自己去学习的时候,被非常严厉的老师当面批评,心里很难过,但是那位老师这么告诉他——你来这里,不是为了证明自己正确,而是为了学习技能,学习技能,就是要学着把自己放下。
他从此改变了自己应对别人批评的心智模式,他悟到了,人需要把自我放下,才能让新的东西进来。
这实在是太棒了,我立刻就把它抄了起来。
估摸着会议差不多快开始了,我决定去一下洗手间,等我再次回座的时候,我突然发现周围的人在聊天,天哪,我刚才居然没有发现。这很像一个“书呆子”!
仔细一想,这个场合并不是适合专注的读书对吗?那我为什么会沉浸在读书?专注的读书固然是好事,可是我突然领悟到,如果不分场合只是一味做自己喜欢的事,这难道不是一种避世之举吗?
这是不是就像我前些天写的,如果要得忧郁自闭症,那么就别跟别人有太多的交流,那是不是把自己封闭起来了,有了这个启发以后,我把书收了起来,是啊,读书的时间还是可以再另外找的,可是当下面对面交流的机会确实难得的。
这是不是就像刚刚看到的,把我暂时的放下,让新的东西进来?
我很高兴,我能把书带在身边,不是因为任务和压力,而且因为喜悦。我因为看到了这句话很高兴,我也为自己能够自省,把书放下而高兴。
——写文配图50分钟,正常范围,继续加油!
![](https://img.haomeiwen.com/i5286821/917aadc9351cb3e6.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