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12月9日,整整21天,诗音朗读一天接着一天,越读越喜欢,越读越上瘾,认真学习,享受其中。
术业有专攻
说话谁都会,读书谁都会,但并不代表人人都会朗读。
其实朗读也是一门艺术,是通过声音的高低和语气的变化,把文字转化成为具有表演力和艺术感染力的声音,向人们传递情感的一种艺术形式,还真不是拿来就能做的。
通过几天的打卡,我深有感触,不是声音沙哑,就是气息不够,不是读错字,就是嘴里有口水,有时候短短的几十秒,要读好几遍才能勉强过关。
不试不知道,看事容易做事难。真的很羡慕那些,声音浑厚、口齿清晰、感情丰沛的好声音。
虚心学习
要不说现在时代进步、科技发展了呢,没有什么是互联网解决不了的难题。
打开某音或某条,搜索“朗读技巧训练教学”,便出来一大堆直播教学,而且还是免费的,想学哪个学哪个。
通过几天的实践的学习,我理解,朗读就注意以下几点:
一要放松自然,越是拿腔拿调,越是紧张,声音越不好听
二要打开腔体,像唱歌一样,适度打开胸腔口腔,让声音更饱满,更深厚
三要保持气息,气沉单田,有气息控制声音的大小,控制情感的流露
四要注重表情,朗读虽然只闻其声,不见其人,但也要在朗读时加上喜怒哀乐的面部表情,这些表情都会反应到你的声音作品里
…………等等
理解是理解,要想做到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还需要好好的练习,好好的体会琢磨
享受其中
21天时间,21段作品,从开始的30多秒,到后来的3、4分多钟,我越来越享受其中。
我喜欢有情感的文章,我喜欢能引起自己共鸣能有画面感的文章,我喜欢能让自己起鸡皮疙瘩的文章,我喜欢能把自己读哭的文章
《致橡树》,第一次听到它,是在刚入大学第一年的中秋同乡晚会上,一个女生,朗读的太动人了,从此我就记住它,那天的场面在我脑海中几十年抹不掉,不知道是不是从那时起喜欢上的朗读。
打卡第15天的时候,我也朗读了
《致橡树》
作者:舒婷
我如果爱你——
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
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我如果爱你——
绝不学痴情的鸟儿,
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
也不止像泉源,
常年送来清凉的慰藉;
也不止像险峰,
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
甚至日光。
甚至春雨。
不,这些都还不够!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作为树的形像和你站在一起。
根,紧握在地下,
叶,相触在云里。
每一阵风过,
我们都互相致意,
但没有人,
听懂我们的言语。
你有你的铜枝铁干,
像刀,像剑,
也像戟;
我有我红硕的花朵,
像沉重的叹息,
又像英勇的火炬。
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
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
仿佛永远分离,
却又终身相依。
这才是伟大的爱情,
坚贞就在这里:
爱——
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
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
还有,北岛的《回答》,还有……很多的经典,太享受了,才刚刚21天,还早呢,慢慢享受好声音好文章带来的情感满足吧!
下一站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