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碰到这样的的问题:你最大的爱好是什么?每到这时,我搜肠刮肚只有一个词:读书。说是爱读书,其实我算不上个书迷。我做不到书不离手,天天读书。上学的时候还能静下心读几本名著,看几本长篇小说。现在工作了,成家了,就只是手头有书而又有时间的时候读一读。而读的书也只是篇幅比较短小的杂志罢了。我最喜欢的杂志就是《读者》。
认识《读者》是十几年前的事了,那时我还是个上初中的黄毛丫头。十几年来,节假日、双休日,路过书摊时,我会一口气买上几本,慢慢读,细细品,无须担心它的时效性。闲来无事时,我会找出几个月前甚至几年前的《读者》,随意翻开一篇,仿佛遇见一位老友,是那么熟悉、亲切,却又有以往不同的新鲜,真是“读你千遍也不厌倦”!《读者》中的故事篇幅短小,玲珑剔透,却醒人耳目,启人深思,充满了智慧与灵性,这也是一种无痕的教育吧。
但《读者》却很俗。
说《读者》俗,一俗在内容上。每一篇选登的文章都叙述了街头巷尾、司空见惯的市民生活,极少有大企业家、银行家等精英创业的坎坷经历,也没有大歌星、大影星的绯闻逸事。它那么地贴近我们老百姓的生活,就像冬日午后,大伙儿围在小院里,沐浴着温暖的阳光,讲述着邻里间的真人真事及真情。
说《读者》俗,二俗在读者本身。凡是念过几年书的人,都看得懂《读者》。《读者》里没有什么专业术语,也少见什么高深言论,只要念完小学的人,都可以从中得到各自所需:或消磨了时间,或得到了启示,或心灵有了寄托,或精神得以升华。俗人雅士,层次不同,收获不同。
这么俗的一本杂志为何常年畅销不衰、为国人所推崇呢?我想,“大俗即大雅”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越是贴近自然,贴近生活的事物,它的生命之路就越宽广,它的生命轨迹就越长远。
多年来,我一直庆幸拥有《读者》这样一本杂志伴我左右。生活的繁重,工作的负担每每压着我,让我感受到人生的不易。每当这时,我会捧起一本《读者》,静下心来,畅游于智慧与灵性之中,享受《读者》给我的净化与启迪,在读中放松心情,寻找答案。
《读者》教我如何走人生路;教我怎样辨别是非黑白;教我怎么去感恩别人;教我学会热爱祖国;教我......《读者》给我太多的感触,她就像一泓净化心灵的清泉,伴我一路走来。合上这本书,智慧的种子在我心里生根、发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