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爱充满智慧
——读《于漪与教育教学求索》
读完《于漪与教育教学求索》一书,于漪老师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崇高追求,勤于学习、积极进取的为学精神,锐意改革、勇于实践的智慧探索让我深深折服。对教育,她有着满腔的真诚和挚爱,将之视为用整个生命去拥抱的伟大事业。同时在实践中她又是充满智慧、自成风格的改革先锋,因此我说她对教育爱得深沉,也爱得智慧。
“教育的事业是爱的事业”,在半个世纪的时空里,尽管新中国的教育风风雨雨、潮起潮落,但于漪老师一直在用生命实践着这个誓言。她说:“学生在学校里的学习虽只短短的几年,在人生的长河中仅仅是一阵子,但这短短一阵子往往影响他们一辈子的生活道路。万丈高楼平地起,楼能不能盖高,关键在基础打得牢不牢。基础工作做得好,根子扎得正,扎得牢固,不歪歪斜斜,学生就会一辈子受用不尽。再说,一个人没有第二个青春,国家把青春年少、风华正茂的学生交给我们培养,这意味着对我们极大的信任,我们如果不尽心尽力,岂不是浪费学生的青春,对国家、对人民、对学生的大不敬?”这段话读来真实而又让人动容 。她不仅是这么说的,更是这么做的。为此她在学生身上倾注了无尽的爱,有温柔可亲的慈母之爱,更有诲人不倦、富有强烈使命感和责任感的恩师之爱。在于漪老师从教50周年的时候,上海东方电视台为此拍了一部专题片,在片子的开头,她几乎不加停顿地报了自己教过的100多位学生的名字,许多人惊讶于一位71岁的老人何以保持如此出色的记忆。我想这正是源于她心中永恒的师之爱,正是这份爱让她有了这份特异功能。
于漪老师在教育实践中,勤于学习、勇于实践、善于反思,因此半个世纪的求索、几十年的春风化雨,她总能准确地定位自己的教学目标,科学地掌舵自己的教学航向,在我看来《于漪与教育教学求索》这本书能体现她智慧探索的核心在于她重视教育心理学营造的语文学习兴趣的“磁力”效应。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她精心锤炼自己的教学语言,使之富有感染力和吸引力。
美国心理学家、哈佛医学院儿童学家布鲁克斯的研究表明:教师的语言对儿童的学习极富意义。于漪老师充分认识到了这一点,因此为了追求生动亲切、词采丰美、鲜明和谐、纯净严谨的教学语言,在开始的两年里她以近乎苛刻的“笨办法”来精心锤炼自己的语言,她的教案写得极为详细,把所教之课的每一句话都写下来,然后认真修改,用比较规范的书面语言改造不规范的口头语言,把多余的字、词、句,不符合逻辑的地方一一删改、纠正,然后背诵出来,再口语化。“语言不是蜜,但是可以粘住东西”,于漪老师正是凭着这样千锤百炼炼就成的高超语言艺术上出了一堂又一堂“粘”住学生,使学生喜闻乐听、着迷入神的课。
其二,她在课堂“主阵地”不懈追求课型的变化以打破学生的期待视野。
学生学习母语在认知上没有障碍,看一遍就觉得懂了,心理上感觉学和不学一个样,因此学生很难自觉产生学习内驱力,于是,于漪老师在教学追求中始终贯穿一种求“变”的精神,“变”中出新,“变”中激发活力,“变”中把学生的学习情绪不断调整到兴奋高扬的状态。
其三,将语文的视野扩展到无限广阔的生活天地。
语文学科性质与它内涵的丰富性决定了语文教学不能局限于语文本身,而应该看到语文和广阔的生活天地息息相通,于漪老师在教学中注意通过自己广泛的涉猎与长期积累所形成的艺术修养,自然地打通各学科之间的通道,把学生领到广阔的知识世界,开阔他们的视界,在她所教的班级里,学生各种形式的兴趣小组异彩纷呈。
其四,让学生在无形的不确定的语文学习中有“得”之成就感。
于漪老师认为,语文课教得有情有趣,才能有效,而效果会促成兴趣的巩固和发展,因此主张在“得”字上下工夫,她曾说:“学生上语文课获得了新的知识,听、说、读、写与思维能力得到培养和发展,内心就会充满喜悦,就会产生持续不断地探索语文知识宝库的欲望。因此,语文课让学生有所“得”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基础,离开这一点,调动积极性就成为空中楼阁。”这一句话可以说准确地点出了当今语文教学学生厌学的心理原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