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孔庙与论语

孔庙与论语

作者: 渌杨的小斋 | 来源:发表于2018-04-25 00:28 被阅读0次

    第一次想推荐《论语》。

    经典总是值得反复阅读数次的。可能是最近的自己变得爱怀旧,老是一遍又一遍翻阅着从前的书籍。但也会惊奇发现,历经不同阶段与人生时刻的我,确确实实进入了另一重思想境界吧。

    欢迎来小斋坐坐~

                              孔庙与论语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千年一叹,一叹千年。

                          ——谨献给《论语》与孔老先生

    周六,忙里偷闲,和朋友去了趟孔庙,拜访孔老先生。

    北京难得有好天气:温暖的阳光,微凉的空气,还有徐徐清风,悠长的老胡同。国子监的大街上有一位卖糖葫芦的老爷爷,而孔庙红彤彤的大门,掩映在灰墙黛瓦中,不惊不扰,不争不抢,安宁祥和。

    小巷里的孔庙,褪去了大都市的繁华气息,只觉得清亮亮的阳光有着淡淡的温暖,斑驳的树影静静地摇晃。老先生的雕像就立在院子中央,他微笑着,看着一个个来自世界各地的虔诚朝拜者。我凝视着那深邃而含着笑意的双眸,仿佛穿越了千年的光阴。

    对于孔老先生,一直是心向往之。也许是因为从小便熟知的“半部论语治天下”的佳话;也许是长大后再次翻阅,重获许多的人生智慧。

    两千多年前,老先生坚持周游列国,推行仁义,屡战屡败,屡败屡战。其言所铸就的《论语》,于当代仍熠熠生辉。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有云:“至于孔子学说与《论语》本书的价值,无论在任何时代、任何地区,对它的原文本意,只要不故加曲解,始终具有不可毁的不朽价值。” 从中国传承千年的礼节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二十四个字。从政治、经济到文化……《论语》中的诸多思想,早已渗透至国家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孝”、“仁”贯穿其中,而“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的民族精神与民族气节更有着亘古不变的意义。

    再阅论语,感触最深的是《论语·颜渊》中讲:“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这是孔子的理想世界,也是无数儒家先贤共同的追求。九州一家,四海皆友,世界一体,天下太平。所以不自觉地感慨,在那个七雄争霸,战火纷飞的年代,孔老先生如何孕育了这样的胸怀。或许“小隐隐于野,大隐隐于市”,亦或如陶潜所言:“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也许这是所有感性的人共有的情怀,轻轻走过每一条石板路,跨过门槛,凝视每一件有故事的画卷文物,我竟莫名的有些热泪盈眶。这世上,无论有多少战争纷扰,在杏树下仍有教书育人;仍有“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的宁静;仍有一位老先生坚定地描绘着他的天下大同,并将精神代代相传。

    《论语》所包含的远不止思想的深邃,更有一代学者呕心沥血和毕生的坚持与期盼,还有代代传承的民族精神。时过境迁,辩证看待古人国学是必不可少的,但我们仍应心怀敬仰,去仔细抚摸每一个跨过历史长河来到我们面前的文字。

    至少,当我拂去岁月的尘埃认真揣摩,我会为“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大智慧而深深折服;会为“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的气节感动;甚至会觉得这位满脑子大道理却说着“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的小老头有点可爱。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千年一叹,一叹千年。”一笔一划,在孔庙留言簿上写下对老先生的敬仰。走出那扇红彤彤的大门,不禁,连笑容也变得充盈饱满。

    (本次无图~照片拍的太少啦~)

    欢迎来小斋坐坐,也欢迎找渌杨聊聊~

    关注微博ID:渌杨的小斋~(可能牢骚比较多(*/∇\*)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孔庙与论语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jzsl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