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但渡情怀

但渡情怀

作者: 文一川 | 来源:发表于2024-08-21 16:20 被阅读0次

熊老师并不在任何学校就职,我们之所以称呼他为“熊老师”,是依照重庆这一带的习俗,无论什么人都可以称之为“老师”,以来表示尊敬。熊老师的父辈都是种地的农民,祖上住在长寿的但渡镇上,离长江有三十来公里,历代从未有人下江淘过生活。1980年农村改革也刮到了熊老师村里,包产到户的实施,其结果就出现了劳动力的剩余,当时年轻的熊老师便下定决心要到长江边上讨生活,还拜了一位老渔民认作师傅,开始打鱼。 “打鱼一年能挣个两三千块,这与仅靠种田卖钱存在不可比拟的差距。” 这就是熊老师当渔民的原因,没料想的是在长江上打鱼,这一晃熊老师就干了30多年。

熊老师的住处挨着长寿古镇,车到江南也不过十来分钟路程。说是“住处”,其实就是租的简易小房子,紧靠着公路,靠一根粗水管引来河水饮用,水流是日夜不停息。我与桂芳到熊老师家的时候,他正在织渔网,皎白的尼龙丝线,密密麻麻地交织着。熊老师一边翻着渔网一边说,上次买来的这张渔网不怎么好用,必须改织为三层的,大眼中眼小眼套着使,这样才能抓大小不同的鱼。

熊老师五十多岁,性格开朗,目光炯炯,一看就是面对风浪不惊不怵的男人。打鱼不是件简单的事儿,要学会驾船、织网、识水流、辨风向,最根本的是要吃得起苦。三十多年前用的是“三板船”,三条木板拼起来,又细又长,只能站一个人。打鱼不是固定在一个地方,要沿着长江上下几十里,做饭睡觉常常在江岸。船小怎么办?于是就十几条船连到一起,地方就大了。“ 挨到做饭的时候最是热闹,你切菜,我烧火,他掌勺,巴适得很。”

打鱼不但靠人,还要靠鱼鹰,当地人叫“黑老蛙”。当地不产鱼鹰,要去苏北盐城去买,那边有养鱼鹰的专业户。一只鱼鹰两千多块钱,一次要用五六只。熊老师现在有四只鱼鹰,每年7月开始抓鱼。这时节长江的水很清,鱼鹰潜到水里看得远,抓鱼一抓一个准。我一直搞不懂,用麻绳把鱼鹰脖子拴紧,它抓到鱼吞不下去,都吐到船上,可它是怎么呼吸的呢?熊老师笑了,说鱼鹰气管很硬,食管却软,拴了它的脖子没丝毫的影响。白天鱼鹰逮鱼是把好手,到傍晚就不行了,光线一暗在水下它是啥也看不清。这时候就要靠渔网,撒下去,鱼反而看不清,不难捕捉。要是白天,鱼看到渔网都跑掉了。

鱼鹰与渔网,黑夜与天明,熊老师的打鱼生活,追随着日月的节奏。他说,鱼多的时候,一天能打一百多斤,少的时候只有七八斤,近些年环境保护势头大,江里的鱼越来越多了。不过像这样的打鱼生活,怕是很快就要结束,说是很快要强制执行,全国的内陆河流全部停止打鱼,以空前的力度恢复自然生态。

渔民的生计该如何维持?政府给每户渔民十年打鱼收入的钱,用来支持他们转向其他劳动方式。那十年以后呢,又该是什么政策?这怕是和熊老师没关系了,他说要返回但渡了,去重拾务农生活。他是家里第一代出来打鱼的人,也是最后一代。他的儿子在云南边境哪儿建桥开隧道,早已脱离了乡村。我问熊老师,这辈子下江打鱼,忽然又上岸,心情做如何想?他淡淡地说:“人挪活,树挪死,人啊只有跟着时代走,时代变了人就要变,只有变了,才能更好的生活。”

日过当头,却感觉不到热,下过一阵小雨,树木间撩着了微风。熊老师领着我们去了江边,驾起他的小帆船,去远处江边看他的鱼鹰。待扁舟驶到中流,天高水阔,白鹭一只只飞起来。也就十来分钟光景,我们抵达了一片草木茂盛的坡脚,四只鱼鹰欢跃着,要跳上船来。它们都被拴在一长条浮板上,却有足够大的活动空间。我很是惊讶,鱼鹰就这样野养在江边的山脚?熊老师说,鱼鹰挺厉害,一般的水禽动物都不敢招惹,而大凶兽早就绝迹,这儿是绝对安全。第一次这么近观摸鱼鹰,发现它的眼睛绿得发蓝,还幽幽闪光。从盐城远行到四西,绿皮火车要乘三十多小时,一路上不吃鱼只喝水,千辛万苦来到涪江边,与熊老师一起谋生,真心的不容易!

别过熊老师,我们约定以后再来,随后就和桂芳相约到附近的古镇上走走逛一逛。古镇很有些年头,又经这些年大力翻造,重建了大片的古宅院落,看上去说老不老说新又不新。在一个露天的茶室,我们找地坐了下来,聊起手头边所看的书籍及爆红的影视作品,没料到我们还是很有默契,最近对那套厚厚的“企鹅欧洲史”兴趣颇高。说是在英国工业革命之后,整个社会就进入了“填平时代”,旧等级、旧文化、旧秩序都在逐渐的崩塌,人们按照新技术、新专业、新观念来重新组合,一切都在扁平化,“傲慢”与“偏见”渐渐消融。所描绘的情景和当下的我们是多么雷同相似的,各阶层的生存都处于颠簸之中的历史性转折。

桂芳说,她生在长江长在长江的,特别想把长江两岸的生活变迁写出来,阡陌村舍、江河舟桥、电站矿山、飞鸟走兽……这几十年,多少艰辛,多少悲喜,多少烟雨!听她说着,我暗暗感慨,她这具弱小的身体怎么会滋生出如此豪迈的心怀气魄,她以后的人生之路势必能走的很远很辽阔。

她自称是个“小桂子”,从小就“皮得很”,小时候动不动就要“出走”,刚从三楼跑到一楼,就被妈妈一把抓了回去。妈妈不叫她“小桂子”,而是“小妖精”,每次找她时,就在院里院外大声的吆喝:“小妖精,回来了!” 后来桂芳到南大读硕士,每次回重庆家里,妈妈还是这么喊。眼看这个9月桂芳就要回南大继续读博,她妈妈还会不会仍然喊她“小妖精”?想想真是有趣,莞尔间让我很是期待,再过上几年,桂芳把她想写的都写出来,博士帽也戴上了,妈妈满院子里再喊她“小妖精”,无法想象那时多么让人羡慕的幸福温馨时刻!

相关文章

  • 只怕。

    情怀好,但怕只有情怀。。

  • 千百年的传承,还是原来的味道(磨米坊)

    【有一种情怀叫“栖凤渡鱼粉”】 「走千里路、万里路,舍不得栖凤渡!」一说起栖凤渡鱼粉,只要是湖南郴州人都会垂...

  • 两次小渡督导有感

    第一次小渡督导,让我明白了小渡是怎样的一群人以及韦老师成立小渡督导学院的良苦用心和无私大爱的情怀。 ...

  • 灵均

    何人传下诗人行 黄昏里头点盏灯 离骚九歌巫风狂 浪漫情怀渡死生

  • 敬畏天地…躬耕而行

    心存善良行江湖 厚德载物让半步 博爱情怀恩慈悲 虔诚修身渡佛生 ……

  • “军”的情怀

    情怀是什么?情怀是含有某种感情的心境。文人有文人的情怀,但即使妙笔生花也写不完全;军人有军人的情怀,但空有威武之声...

  • 期待

    《期待》 寒冬相近醉情怀, 鸿雁追思待河开。 寸草清晖三春雨, 真知百渡迎香来。

  • 李清照,一个不安于世俗的女子

    生逢乱世,却无负于一身的才华,既有“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的少女情怀,又有“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无限感慨。 ...

  • 不渡苍生但为卿

    苏樱无力扶着树干慢慢滑下,泪水缓缓盈了眼眶,心里疼痛撕裂开。眼前水雾氤氲开来,似乎一眼看向三年前的临安城。 三年前...

  • 渡(2)~269

    人这一生就是短暂无常的,也是无法预料的。 人生需自渡,但被人渡,渡是经历也是情感。 遇见不同的人,就有不同的渡,对...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但渡情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kbbk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