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硬是把自己分个三六九等,而时常为了显得自己清高,不承认分级。我们总是向往(要求子女)升到高层去。这其实并无意义,因为人类创造了一个无比狭隘的人类社会,针对性过强。
潜意识里来说,穿着基本整洁且符合大众审美,彬彬有礼,情商高,其收入为自己五~六倍的人通常会被自己认为是“高层人士”。(排除演员,上市企业家等知名人士,通常伴随对于普通人来说的天价收入)这么说并不草率,因为对于个人而言的高层是通常难以到达的,况且,高层的生活对于每一个本体都是未知的,而这么一来,就没有草率一说了。对于(遥不)可及的位置,仅存的只是幻想罢了。
举个例子,在中国,教育呈现了三种形式:(公认分层下)底层老百姓认为学习无用,中层人民艰辛拼命,上层大佬跳出中式教育,而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就是对高层的看法不一。底层,自身经济实力不足,认为上层过于遥远,不如眼前的种地,卖土豆实际;中层占绝大多数,经济中等,希望可以跻身一越,够着高层的边,改善生活,高层忽隐忽现;上层有优越感,自豪与责任心驱使着他们把自己的孩子直接送入上层,大大减小差距,让生活质量更上一层楼——所以,不同的起点决定了对本能的追求程度。
社会为什么会出现分层,怎么分的,谁分的,依据又是什么?我想说,这些标准,这些答案,在共产主义社会与资本主义社会中是相同的,它是不会因为一种治国方式或一种治国理念而改变的。社会是由人类组成的,那么人类作为一个物种,本能就是相同的,进而目的就是相同的。
“以公元前16世纪商高祖上甲为起点,以公元前221年战国时期秦王嬴政统一六国结束”(百度百科),奴隶社会,也就是社会分层的开始,在发展过程中贫富差异愈加悬殊,逐渐自动产生了分层。追溯至源头,是因为对本能地追求程度不同,有的欲望更强烈,于是收获更多,有的欲望很淡,则收获少,多的,日益渐多,少的,日益渐少,当由少变无时,少的就被迫本能地像多的索要,在强烈欲望的促使下,多的奴役少的,给少的完全不等价的食物,少的无奈无法,迫于本能,只能服从。久了,差异就变得巨大的。
可以说,本无差异,其产生的原因是对本能欲望的强烈程度略有不同。在时间的刃下,这道沟变得难以逾越了。并不难发现,谁掌握了更多的可以满足本能欲望的物质(现实与虚拟),谁就能领导人类世界。奴隶社会,是食物,现代社会,则是金钱。你可能不服:千金难买愿意,“Money isn't everything”。这个观念本身没错,但是不全面,假设,你掌握的是互联网资金呢?全世界的比特币都在你名下,明天中国科技部门的人就会找你谈合作,美国很可能会开高价收购......未来世界虚拟资金链都被你垄断了,你难道不是拥有了一切吗?可是,那些“意志坚定”的人算什么呢,他们拾金不昧的品质如何解释?我有两个答案:第一个是他们的精神本能(虚拟本能)超过了现实本能;第二个是,世界上这样的人有多少,是屈指可数,还是一望无际?况且在精神本能群体中,有一大类的假装群体,一旦金钱到达一定数量,他们会做牛做马。但是在此,我要强调一点,金钱是一切这个观点是事实,但这并不意味着金钱是“一切”,人类作为有情感动物,精神需求的必要的,若是丧失了精神,找不到寄托,这个人属生物就不存在了,金钱只是现代社会基础,是精神寄托的基础——毕竟,一本书的背后,肯定有出版费。不过,高底层(公认范围内)的唯“二”依据,是你资金的数量与稳定性。
言归正传,论一论“高”处的胜与不胜。个人看来,高处胜的是物质生活与(或)精神生活,不胜的是稳定性(物质与精神的稳定程度,需要不断刷新存在感来达到稳定效果:如资金管理和裸捐)。处于对本能的追求,高处在资金管理上会注入更多心血。慈善保证了精神稳定性,可产生自我优越感(本能向往积极情感)。因此,高处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更胜一筹。不过高风险的资金投资,高价的资金管理,是中低处无法负担的,同理,慈善在非高层人士中可谓是少之又少。中低层很少在意,也无心在意。
没有一个阶层是没有烦恼的,因为现实生活中没有任何一件事情是完全积极的。任何事物,任何行为都具有积极情感与消极情感,这个法则是不可以被改变的;而鉴于不同事物对不同个体有着不同影响,我希望每一个个体都不要羡慕他人,当然不是说让那些希望改变命运的人放弃,只是恳请读者们明白,你们的快乐,你们的积极情感是独一无二的,人的寿命过于短暂,如果你在离去之前完成了尽可能多的让自己获得积极情感的事情,你的一生才能站在高处——这个阶层,胜过万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