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写在母亲节写在母亲节
平时也喜欢胡乱涂鸦,写写花草,谈谈自己于生活的感触,却从来没有写过一篇关乎父母的文章,想想很是惭愧。
内疚带来的感觉自然让人很不好受,思索着把对于亲情的感恩写下来以减轻这份愧疚,给了我生命的双亲,应是身边最熟悉的人,然而提起笔来却无处落下。
或许人性所然,握在手里的幸福,总是觉不到幸福。
父母留给我最深的印象,应是源于他们对生活的那一份不畏与包容。
曾经的经过在母亲的亲描淡写中娓娓而来,像是在讲述别人的经历,与己无关,平静而又坦然。
外婆在生完小姨后不久就惹上了恶疾,借东挪西举全家之力一番治疗之后,终告难治。分离之际,泪眼婆娑,难舍难分,心怀不甘,抛下几个嗷嗷待哺的儿女,撒手人寰。
那年,母亲才十岁。母亲一共五兄妹,她是老二,上面有一个比她大二岁的哥哥,下面还有一个弟弟,两个妹妹,最少的妹妹才二岁。
二年之后,携儿牵女,举步维艰的外公无奈续弦。母亲迎来了她的后娘,和后娘改嫁后带来的二个年幼的儿女。
背负着家庭的重担,望着七张时刻充满饥饿的小脸,无以维持的生计迫使外公抛下了老幼选择了外出打工,情不得已,满怀无奈。
年长的舅舅早早缀学,成为了家中的主力,帮助着外婆承担了家里的力气活。母亲作为长姐,照顾弟妹的任务理所当然的落在她身上。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生活的苦难磨练了母亲的意志,倔强的性格也就因此形成。说到艰难处,母亲沉默了一下后又轻轻地笑了:“真不知道那时是怎么捱过来的"。尽管细心的我发现了母亲回忆往事时,眼角泛起的一点泪花。她总是掩饰说"风真大,眼睛进了沙子,你帮我吹吹"。
母亲总是这样,什么事情在她看来,都不是难事。“挺一挺就好了,没有过不去的坎“,曾经的经历造就了她乐观的生活态度,很少看到她悲观无助的时候。
嫁入夫家的母亲和父亲同病相怜,从娘家到婆家延续着相同的命运。父亲也是在年幼的时候失去了母爱,不同的是他多了两个同父异母的弟妹。
尽管民间故事中那"歹毒“的后妈传说没有发生在父母身上,然而毕竟血脉亲情的原因,在遇到利益相关的时候,有些偏袒也就不足为怪。
爷爷从单位退休的时候,当时的政策是儿女能够顶职的。但问题自然就来了,父亲三兄妹,却只能一个人去顶职。这么好的机遇谁不想,要知道能端一个铁饭碗,有份工作是那代人的梦想。
从我们当地的风俗来讲也好,爷爷的心怀愧疚来说也好,于情于理,都是父亲去顶职。奶奶有点不甘心,一心便想让叔叔去。于是平静的家中便有了纷争。多年前在这一点上对奶奶也过声许的怨恨,自己为人父后。也就释然了,毕竟和自己的血脉比起来,自私也就理所当然了。倒是父亲仍是一贯的大度,包含着一切,婉拒了爷爷的安排,把机会让给了叔叔。“爸,你没顶职,后悔吗"?多年后,我问起父亲这段往事,他沉闷着,没有回答。也许我的提问让他想起了往事,触起了回忆,但从他脸上看不到悔意。
相比父亲的豁达,母亲自是有一丝委屈。父亲常年在外打工,母亲带着我们,一双年幼的儿女,抚养尚且不易,婆媳之间便难免有些磕碰。生活的琐事,后婆的偏袒,家庭的重担,迫使着她默默地承受,只期望着年头丈夫短暂的相聚。那时的母亲是很难,生活艰辛尚且不管,委屈的时候连一个倾诉的人都没有。
面对困境,父母更多的是坦然接受,没有逃避,没有怨艾。
生活所带来的磨炼,取决于你对它的态度。父母在这一点上所做的一切,无形中作了我们儿女的榜样。
只因父母在,最大的年龄还是孩子。
捱过去的岁月不堪回首,家中的情况因了父母付出的不尽辛劳,慢慢的有所好转,一双儿女先后跳出了农门,相继在城里有了一隅寄身之所。在乡亲的眼里,父母是捱出了头。
为了照顾一双儿女,父母毅然抛下了乡间的旧居,辞别了相处多年的邻友。投入到陌生的环境,从当初的居住不惯,宅守于室,到现在的如鱼得水,朋友多多。
总以为给予这样的生活已能令他们满意,只是偶然父母在轻声言谈听到的家乡所闻时,话语中无意透出来的乡愁,才知道远离家乡的他们苟居在城市,只是迫不得已,无非还是为了照顾他们的儿女。
只因父母在,自己便就像一个永远长不大的小孩。在他们面前,由着性子做着只有孩子才会去做的事情,一味地去索取着他们的爱,而父母也尽着他们所有的能力,心甘情愿地包容着这一切。
"父母在,不远游",无所作为的我藉着这个借口,聊以安慰着目前的窘境。
也许,能目视着父母的老去,陪伴着他们的余生,是一种选择,更是一种荣幸。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