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两个发小静儿和大刚,十年前结的婚,已经有了一儿一女,两个人从小知根知底的,原本应该过得很幸福。可是前几天大刚打电话给我,说,小静的脾气越来越大了,而且发脾气的次数也越来越频繁,每次发脾气,他和孩子都害怕得要命。
小时候的静儿,在父母心里就是乖乖女,在邻居心里她是个文静懂事的女孩,我妈都经常说“你看看人家静儿,多懂事。”
可是,为什么大大后的静儿性情大变,如此暴躁呢?
如果搁以前,我肯定也很迷惑,自从学了心理学,从心理学的角度,我也就能了解一些真相。
回到静儿的童年,她出身在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是一个中专学校的校长,母亲是医院的护士长,他们都无法容忍不同意见,从小要求静儿无条件服从,从小她就被深深的压抑,幼年时无法释放的怒火在成年后发泄出来。因为她不知如何体会、理解、表达自己的情感,也无法控制心中的怒火,她不清楚哪里是合理行为的边界,也无法应对让自己发火的事情。
静儿的感受并没有什么不妥,她的问题在于如何表达!
一个人幼儿时期如果父母可以尊重她的感受,给予她表达感受的机会,教会他感受自己的情绪,如何表达自己的感受,那么他长大以后就能正常的释放自己的情绪。
反之,静儿就是一个例子。
静儿也非常苦恼,自己无法控制自己的脾气,时不时的发火,已经严重的影响到他们的夫妻感情。
我和大刚沟通了静儿时不时发火的原因,希望大刚可以帮助静儿去面对自己的情绪。可是大刚说以前静儿一发脾气他和两个孩子都怕得要死,有一种强大的恐惧笼罩着他,根本不敢靠近静儿。
听大刚这样说,我突然记起,小时候我们家和大刚家是邻居,经常会听到他的父亲暴跳如雷的震怒声,他的父亲不许任何人违背他的想法,稍不如意,就会大发雷霆。我会经常看到大刚和他妹妹躲在家属院的乒乓球台下面不敢回家,因此他变得胆小,为了不和别人发生冲突摩擦,便学会了讨好他人。
而在大刚内心一直没有离开童年,在选择结婚对象时潜意识中延续了童年的感受,竟然找到了与父亲脾气相近的静儿。其实很多人会找和自己父母相似的人结婚。
于是每当静儿像大刚的父亲一样恼怒发火时,大刚不知不觉中就用曾经应对父亲方式,面对妻子。
而童年里的静儿没有发言权,压抑的情绪无法释放,于是她在选择伴侣时就希望找一个可以包容她、理解她和接受她感受的人。
于是,讨好型的大刚和静儿走到了一起,也因为大刚每次在静儿发脾气时一味的妥协和逃避,他们也一直没能找到一个解决静儿时不时发火的好方法。
那么,如果想帮助静儿勇敢的去面对自己无常的情绪,大刚必须也敢于去突破自己,在静儿发火失去面对她。
今天下午,大刚打电话给我说,他按我告诉他的沟通方法和静儿做了深度沟通:
第一、大刚把自己每次看到静儿发火时自己的恐惧的感受告诉了静儿;
第二、描述了静儿每次发火自己的两个孩子的样子就像他自己小时候,希望不要继续伤害孩子;
第三、希望每次要发火时可以尝试着向她说出感受,他愿意陪伴她,一起去面对一切问题;
第四、无论任何时候你都不会失去我的爱。
大刚说,当他说完,静儿呜呜的哭了起来,大刚把静儿用在怀里像个受了委屈的孩子。
静儿从来不知道大刚的真实感受,不知道他对大纲和孩子的伤害这么深,她更感动于她这么坏的脾气大刚还会这么容忍她,还会爱她。
大刚挂了电话半个小时后,静儿给我发来微信,说她在网上报了一个情绪管理的课程,希望她自己可以通过学习从童年的阴影里走出来,学会表达自己的情绪,活出绽放的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