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054消零派
共读书目《每个孩子都需要被看见》

共读书目《每个孩子都需要被看见》

作者: 郝月月 | 来源:发表于2021-08-12 15:47 被阅读0次

     本书由武志红主编,主要围绕孩子与父母、老师、同伴的关系展开论述,且主要针对的是各个时期孩子的问题,本书指出:孩子很多问题,例如叛逆、社交、教养、逃避感受、学龄前综合征、沮丧感和攻击性、欺凌、扭曲的性意识、成绩不佳等问题,均是由于关系所致,且所谓关系主要指孩子与父母、同伴的关系。可以说父母处理好与孩子的关系,那么孩子所面临的问题便会迎刃而解,教育孩子便不是难题。

    每一个孩子都需要被看见,尤其需要被父母看见,原生态的家庭关系和孩子的成长紧密相连,如果孩子在温馨、友爱、团结的环境中,父母在孩子小的时候,便能够认真看待孩子,正视与孩子的关系,学会艺术的处理与孩子的关系,那么孩子在很大程度上会减少叛逆,不听话、自我等现象。

     每个人都不是孤岛,需要被看见,被连接,尤其是孩子,只有被看见,沟通才能成为可能。行为问题的背后,几乎都是关系问题,关系问题的产生几乎都是不被看见。

    对孩子来说父母就是他们的家,有了家,他们才会获得足够的底气、勇气、灵感的源泉。孩子需要依恋父母,无论是从感官上还是心灵上,他们需要父母给予尊重、理解,渴望父母满足他们的需求,尤其是隐形的需求,一旦被发现,他们会将父母因为知己,觉得父母是世界上最懂自己的人。

    当然父母在孩子的生命中占据重要地位,可以说是孩子生活的航标、榜样,有着不可替代的导向作用,因此父母的角色不能缺失,更不能错位。有些父母很忙,会过早的将孩子推给同伴,并美其名曰锻炼孩子的社交能力,殊不知这对孩子而言并不是好事,同时也不利于培养孩子对父母的依恋关系。

    很多父母认为小时候孩子很听话,到了五六年级,或者中学后,孩子变得很叛逆,并且认为这是天性使然,其实非也。叛逆很多时候都源于不被看见,所以孩子才会和你对着干。

    叛逆期的孩子无论是生理还是心理都在发生变化,这时候父母尤其是要是和孩子的关系,这一时期孩子希望获得尊重、理解,希望有一定的自主权,父母则希望孩子听从自己的建议,认为自己绝对不会害他。所以父母和孩子之间因为权力会发生冲突,如果此时不能看见孩子的内心,那么他的内心可能就此封闭起来。当他不能被父母看见内心的需求时,他会转而向同伴求助,这就是同伴导向作用。

    由于孩子的同伴多数与其年龄相当,成熟度相当,所以同伴的导向作用可能给孩子带来坏的影响,因为这是一群不成熟孩子共同作用的结果。在生活中很多父母会发现,孩子很多话是不愿意对自己讲的,但他们会告诉自己的好朋友,甚至让朋友替自己出主意。有时候孩子做事根本不考虑后果,甚至有些学生因为所谓的“哥们儿”义气而锒铛入狱,却依旧觉得自豪。

     这本书针对孩子的叛逆、欺凌、逃避、网瘾、恋爱等常见问题,都进行详细的分析,原因就是父母没有处理好与孩子的关系,没有摆正父母的位置,没有引导孩子处理好同伴导向作用。解决的方法就是重视孩子对自己的依恋关系,合理处理好同伴导向作用。

     依恋是孩子最迫切的需求,也是最强大的动力。作为父母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要让孩子知道:即使他犯错误,受到批评,但父母依然爱他们。且父母一定要有教养的权利,要充分利用好教养的权利,支持和认可孩子,让孩子有归属感和满足感。

     努力为孩子提供同伴所不能提供的东西:一种无须通过取悦的,让自己舒服的,在任何情况下都能获得同等回应的关系。父母往往能够提供同伴所不具备的东西,这是父母与同伴最大的区别。

    孩子越依恋父母,与父母的关系越融洽,越容易有抗压能力,同时也越不容易被同伴伤害,能够更好的表达脆弱,远离欺凌,变得有安全感。

    成绩不佳是很多学生面临的问题,也是令父母头痛的问题,其实依恋是最强大的学习动力,即使没有好奇心或者吸取教训的能力,依恋也能完成任务。稳固的依恋关系,才能够让孩子有探索世界的勇气,有试错的机会,维系正常的学习过程。依恋能够激发孩子对父母的尊重,让孩子乐意接受父母的引导,且这些都是孩子接受教育的必经之路。

     依恋父母的孩子,会把父母看成是学习的航标,会向父母需求努力的方向,但最重要的是会赢得孩子的内心,这样与孩子处理好关系,学习的问题便可解决。

    一个睿智的父母一定要看到孩子的内心,一定要懂得花时间陪伴孩子,一定要懂得洞察孩子的内心,也一定要学会反思自我,了解孩子真正的需求。依恋在父母和孩子中始终占据主要地位,即使是孩子的社交也要依靠依恋父母。

     给孩子找玩伴并不能提高其社交能力,不能消除孩子的无聊感,更不能提升孩子的自尊,此外同伴也不能代替孩子的兄弟姐妹。要明白孩子之所以无聊是因为他的好奇心和创造力空洞所致,这时候他最需要的是父母的陪伴。在孩子还不能正确的分辨是非时,无效社交还不如没有社交。

     数字化时代,孩子容易迷失自我,父母要做得就是充当孩子和社会的缓冲器,要帮孩子找到迷失的路。所有的父母一定要重视与孩子们的关系,做他们坚强的后盾,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履行好自身职责。

    每一个孩子都需要被看见,每一个被看见的孩子都是天使。要相信自己的孩子是一棵种子,要精心浇灌,悉心呵护,静待花开。

相关文章

  • 共读书目《每个孩子都需要被看见》

    本书由武志红主编,主要围绕孩子与父母、老师、同伴的关系展开论述,且主要针对的是各个时期孩子的问题,本书指出:孩...

  • 读《每个孩子都需要被看见》

    “教养存在个有趣的现象,越是不需要管教的孩子,管教方法对他们来说会越有用;而越是需要管教的孩子,常见的管教方法反而...

  • 让我“另眼相看”的学生

    每个孩子都需要被看见,每个被看见的孩子都是天使。 ---题记 ...

  • 每个孩子都需要被看见

    昨晚看了央视纪录片《镜子》,感慨颇多。 纪录片记录了许多问题青少年被送入专门的培训学校接受"教导,沟通",他们中不...

  • 每个孩子都需要被看见

    千金易得,知己难求。 世人求知己,无非希望哪怕能有一个人,能和自己的精神世界互通,自己的价值观、感情、情绪等各个方...

  • 每个孩子都需要被看见

    这次参加弘丹老师的30天听书稿写作训练营,我选择的书是《每个孩子都需要被看见》,我为什么要选择这本书呢? 一、对这...

  • 每个孩子都需要被看见

    本周开始,三年级的女儿正式开始了寒假生活。寒假不仅是孩子忙碌了一学期,娱乐休息的时光,也是查漏补缺的好机会...

  • 《每个孩子都需要被看见》

    孩子问题行为背后,大都是依恋关系出了错。 为什么这样说?举个例子 晚上8点,12岁的明明还在和同学视频聊天,一会吐...

  • 每个孩子都需要被看见

    教育,最重要的是什么?是关系,教育的捷径是首先跟孩子搞好关系,别为了各种技巧,别为了纠正孩子的各种行为...

  • 每个孩子都需要被看见

    第一部分,在关系中,孩子才能被看见 行为问题的背后,几乎都是关系出现了问题,我们教养孩子的秘诀不是去做什么...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共读书目《每个孩子都需要被看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kplb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