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痴”在美学上有一种说法是:理智逻辑无法解释的现象,就是痴。人生没有这个“痴”,也就无情。生命里执迷的东西、无法解释的“爱”,就是“痴”。
林黛玉一直哭,没有办法解释,放在现代社会,可能就是个麻烦精,心理医生可能说她有忧郁症。可是红楼梦中的解释是:多年前,在河岸边有一棵草叫绛珠草,草快枯死了,旁边一颗石头修炼成了神瑛侍者,变成了一块宝玉,他觉得这棵草可怜,就每天舀水去滋润它,草因此未死,并且修炼成了女身。石头有一天动了凡心要去人间历经一下繁华世界,草因为受了她的甘露之恩,无以回报,因此五脏六腑郁结着缠绵不去的东西,于是就追随他,也到凡间走一遭。她说,要用一生的眼泪来“还”他,所以黛玉是要一直哭的。
黛玉的“痴”,是因为固执地“还”一些东西。就像现在人们口中说的轮回,我们的生命不止这一世,是很多世的累积,这一世见面,大概有前世的缘分,是我们不可知的。就像黛玉和宝玉因为前世的恩义,今生再遇见时便有一见如故之感,好像在哪里见过,却又没见过一样。一生中,我们要“还”很多东西,父母还孩子东西,孩子还父母东西,老师还学生,学生还老师,丈夫还妻子,妻子还丈夫。
现世的得到和偿还,是人之常情。如果人世间有一个“还”的哲学,那么单方面的“痴情”、“痴心”、“痴迷”,以及一些不可理解甚至荒谬的行为,也就能懂得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