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王林波老师《出塞》教学片段赏析

王林波老师《出塞》教学片段赏析

作者: 一帆风顺_6325 | 来源:发表于2023-08-09 22:55 被阅读0次

如何体会诗歌情感

体会诗歌情感是古诗教学中的难点,做不好很容易走向两个极端:要么蜻蜓点水,一闪而过,学生体会不深;要么是婆婆妈妈地说教,使课堂显得单调沉闷。实际上难点的突破一定要采取一些策略,通过一些途径才能到达。古诗教学,每一个过程都应该被学生看见。王林波老师在《出塞》一诗的教学中,是这样来突破难点的。

1、用时间轴拉伸“关”字,体会战争之漫长

老师:同学们,边关可能会发生什么?

学生:会出现战争

老师:是的,有战争就会有牺牲。

接着,老师出示朝代事件表,同学们大致推算秦到唐的时间,为下文作铺垫。

老师:900多年过去了,战争还在继续,秦朝时,你是戍边战士,你最想要什么?

生:和平

老师:汉朝时,你是戍边战士,你最想要什么?

……

老师:是的,因为战争总会有人牺牲,所以我们渴望和平。一起来读。

2、用古诗来印证“月”,体现思念之浓烈

师:看到月字,你会想起哪些诗句?

生举例,师总结:月刘我们感受到了思念,这首诗中的月,也让我们想到了思念家乡。

3、关月同时出现,体会现实之残酷

课件出示带“关”和“月”的诗名,学生齐读。

师:为什么会如此思念呢?大家看”万里长征人未还”,人未还,人在哪里?人怎样了?

生:去边塞打仗了。

生:牺牲了。

师:用《凉州词》中的诗句怎么说?

生:古来征战几人回?

师:战争是残酷的,能回到家乡的战士很少,所以人们内心深处更加渴望和平。

王老师抓住“关”和“月”,用了三个层次的教学,让学生理解了诗歌所表达的对和平的渴望之情,尤其让人敬佩的是三个层次的教学所用策略各不相同,使得课堂显得活泼灵动。第一环节教学采用了“造境”法,先用朝代表创设语境,让学生受到震撼,接着,连续三次转换语境,加深学生感受,最后强化语境,让学生入情入境。第二环节月字的教学采用“以诗解诗”的方法,这是理解诗歌的常用方法。第三环节是在前两个环节的基础上的自然生成,老师仍然采用了“以诗解诗”的方法,巧妙的是用了本课第二首中的诗句,勾连恰到好处。·

相关文章

  • 暑假读写打卡21天~5

    这几天的赏课听课学习中,我发现王林波老师特别擅长抓住学生的兴趣展开教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陶行知先生也曾经...

  • 落英缤纷时节,教研花开正香——王林波名师工作室活动侧记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王林波名师工作室把教学教研活动开展到了终南山脚下。2019年4月16日,王林波...

  • 绘本讲师训练营【6】期2/21阅读原创《幸福的种子》我的后面留下

    06221-林涛 “我的后面留下了路”这是王林老师和作者交往的一个片段,王林老师把它解读为作者对职业的坚定信心。 ...

  • 实践 提炼——第二天培训心得

    今天早上和下午分别听了来自铜川市第五中学的闫妍老师和陕师大附小的王林波老师关于教学主张的讲座,两位老师都来自一线,...

  • 见贤思齐

    最近,我看到看到一篇关于王林波老师的文章《王林波:让我们在自己的内心深处,保留一处梦想可以停驻的宁静地方》...

  • 2022.8.13

    【书目】《统编教材,这样教更有效》 【作者】王林波 【进度】辑一 散文教学之 散文,这样教更有效 【...

  • 2022.8.14

    【书目】《统编教材,这样教更有效》 【作者】王林波 【进度】辑一 散文教学之 有效聚焦,凸显文体特点 ...

  • 学无止境

    感谢工作室的汤老师今天推送了方德佺站长《学联读 习策略——杨舸<将相和>教学片段赏析》一文,虽是旧作,但读...

  • 坚持,成功的秘诀

    儿子正在教室里上美术课,我在教室外面阅读王林波老师的新书《指向“语用”的阅读教学实践》,读到这样一段话:“...

  • 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才是真思考——读《指向“语用”,让每一课都

    《指向“语用”,让每一课都有一得》这篇文章是王林波老师专著《指向“语用”的阅读教学实践》中的一篇文章。他以...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王林波老师《出塞》教学片段赏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ksap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