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在内陆(湖南)长大,18岁之前都没见过大海。对只出现在电视上的海的画面,内心总有期待,欣喜和渴望。幸运的是,我家人在海南工作,趁高中毕业有两个月的假期,买了机票飞往海南。第一站是三亚,我小舅工作和生活的城市。感谢小舅的干妈,他们一家在三亚生活了很多年,有自己的房子,我叫小舅的干妈为姥姥,她当时有自己的窗帘纺织店在忙,看起来有气势,很干练的姥姥。
因为她们一家,我有幸亲身体验了家庭式烧烤,裁剪布料,在小渔村野餐,在后海看到了真正的海星(和想象中不一样),小海蟹,凿生蚝。很多有趣的体验都是姥姥带我感受到的,真的感谢他们一家。找机会要亲自再去探望他们。还有小舅也非常大方,虽然他工作很忙,但特意托人带我去一些景点游玩,在三亚千古情第一次体验了鬼屋(记得全程因为害怕拉着一个不认识男生的衣服,哈哈);在亚龙湾看到了非常蓝的海,基本上没有游客,很享受。
第二次来海南大概是大二。记得当时在人际关系中受了伤害,想暂时逃离。在三亚,我弟带我去凤凰岭爬山,从山脚到山顶,途中看到了只有海南才有的热带植物,颜色艳丽的蝴蝶,亮蓝色的蜘蛛,招满蝴蝶的古树,各种没见过的大自然动植物。像个小孩一样,好奇地左顾右盼。很开心弟弟陪我走到山顶,俯瞰到了三亚的全景,还给我拍了美美的旅行照。在三亚待了几天,坐动车去了东方八所镇,这里不同于三亚,有众多沙滩游客。八所镇是小地方,更多的是当地居民。我想我当时是更喜欢三亚的海的。
在海边玩过很多次,但一直没有到海边看日出,日落。有一天,我把想法告诉了我爸妈。没想到爸妈认真地把这件事放在了心上,那天下班后,日落之前,载我去了叫渔麟洲的海滩,渔麟洲有一大片石头,海浪不断地拍打着。有一个高处,是座信号塔,是海上渔船的向导。在这个小高地,我们静静等待日落,看着太阳慢慢从海平面落下,周边的海霞也很壮丽,无法找到合适的词来形容这种壮阔的美。太阳完全落下,才不舍地回家。关于日出,我妈定了早早的闹钟,大概凌晨三点吧,我被迷迷糊糊的叫醒,怕错过海边日出,动作迅速地坐上了摩托车。到了观日出的海边,天还很暗。还好沙滩有座椅,可以歇息。一会坐坐,一会赤脚赶浪,记得等了好长时间,天那边先是金色的光登场,慢慢地,再是太阳一点点出来。观赏日出是需要耐心的,美景值得等待!!!无形中也安抚了浮躁的心。
第三次来海南是大学毕业前,遭遇疫情,不能回校,有幸可以来海南和家人待一起。这次没有家人陪我去看海,我选择了自己去发现,追寻大海的魅力。从刚开始的只是来海边听听海浪,吹吹风,到现在几乎每天下午去海边跑步,欣赏到更多的东西。海边散步的爷爷妈妈,堆沙滩城堡的小孩,放风筝的大叔,自拍的女生,遗弃在沙滩上的椰子,靠在树边的自行车,下海游泳的……很多很多,每天都有不一样的惊喜。我改变了之前陈旧的想法,以为同样的地方,每天的所见所闻能有多大区别,现在不一样了,也许心地更开阔了,看事物的方式改进了。从大海那受到了启发,被他的辽阔,生生不息触动。主动去做出改变,主动面对,自然地,我感受到了美好,真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