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想起麦客

想起麦客

作者: 红尘罗汉 | 来源:发表于2024-06-07 10:48 被阅读0次

     

文/罗汉

        又到了麦黄的季节,风吹麦浪,触动了我左胸柔软的地方,让我久久不能释怀,老一辈甘肃麦客的影像在我的脑海中回放。

      1990年前的陕西大地三夏龙口抢食,全凭人力割麦,当年麦客中就有我的外公、父亲和舅舅的身影。为了挣钱养家,每到麦黄的时候,他们便背起行囊、挎着镰刀,走遍陕西关中的每一个地方,由离家最远的东边,一路向西割麦,等陕西麦子割完了,也就快到家门口了,回家后再收甘肃自家的麦子。甘肃麦客为陕西割麦抢收付出了不少汗水,陕西主家对甘肃麦客的厚待也是佳话连绵,陕甘自古是一家。想起当年风尘仆仆而归的父辈们,想起他们所受的苦,真是辛酸泪目。可是,每回从陕西割麦子回家,父亲从来没提过做麦客的苦,好像是去旅行了一趟凯旋,回家好长一段时间还给我们讲述关中的风土民俗,所见所闻,山川风景,讲老陕的好,感觉全是开心有趣的事。

       

      麦客不是轻描淡写的风景,是实实在在的苦难,是甘肃上几辈人吃苦耐劳精神的见证,是那个年代农民生活的缩影,是那个时代的艰难伤痛的记忆,是共和国的伤痕。父辈们当年正年轻,他们用坚强的身躯,抗起生活的重担,他们节衣缩食、辛劳付出,吃尽了苦,受尽了累,亦然乐观坚定,把最好的给子女,不求回报。

      可怜了上辈人,辛苦了一生,没来得及享福,就已经渐渐老去了。正是像我的父辈这样的千千万万个上普通人,他们没有豪言壮语,却在最艰难的岁月养活了千千万万个家庭,撑起了整个国家的天。

      做麦客的父辈们,如今富强了的国家亏欠他们,我们这辈衣食无忧的后人愧对他们。他们倾其一生、含辛茹苦养大的60、70后群体,以及这些60、70的后人们,如今这帮孙子或高官位重、锦衣玉食,或功成名就、自得意满。虽然生活富足,人模人样,可是精神空虚,自私狭隘,污秽萎靡,完全失却了上辈人的骨气和勇气。这些上辈人如果还在世,一定失望至极。

      做为子孙后代不应该忘记上辈人吃过的苦,不应该忘记那个缺衣少食的时代,更不应该活得心安理得。不要忘了我们从哪里来,人若是忘了,麦子全都知道,流过汗水的黄土地记得……

相关文章

  • 白鹿原故事之《麦客》

    最近在播电视剧《白鹿原》,再加上是麦收季节,想起关于麦客的事情了,黑娃就是一个好麦客。 麦客,就是帮别人收麦子换取...

  • 麦客

    夏收已过去有一个月,突然就想起麦客,想起夏收。 老公说,你一定要写写麦客。 我在想我怎么写?就我这幼稚园的水平? ...

  • 麦客

    一等麦客吃干的,2等麦客吃和喝 3等麦客仅喝

  • 麦客

    麦客是关中平原的一道风景,他们像一群候鸟,嗅着麦熟的香味而来,又顺着成熟的麦浪走下去。 小时候,乡下的种植...

  • 麦客

    麦子黄了的时候,外面公路上不时有三五成群的农民走过,全是男的,穿着手工缝制略显陈旧的衣服、布鞋,黝黑的脸上落满风...

  • 麦客

    每年到了五六月的麦时,麦浪黄灿灿一片子从南滚到北,席卷整个关中大地。“盼黄盼割”、“盼黄盼割”的布谷鸟天天天在人耳...

  • 麦客

    根生家祖祖辈辈都是麦客。 麦客,是陕北高原上的候鸟。每年秋季,这群古铜色脸庞的汉子操起镰刀融入金色的麦田,不久之后...

  • 麦客

    一卷铺盖 一个镰刀 就是麦客的全部。 又到一年农忙时,九十年代前,这个时候正是关中平原热闹的时候。 庄稼汉们看着沉...

  • 麦客

    在盛夏的时节,田地里四处都传来收割机轰隆隆的响声,每一方小小的方块田,就是这家人一年的希望。 树上...

  • 麦客

    听到王建房《麦客》又勾起一些回忆。 以小麦种植为主业的关中农村。也就是我的家乡陕西咸阳一带的农村为其中之一 90年...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想起麦客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kvmq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