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于“张胜兵中医”(gzh)
病案收集中心
如果您也想分享自己的病案或者曾经的医案,并且想要得到张胜兵老师的解答,可以联系助理,一旦被采用,将会得到张胜兵医生的亲自解答,并获得张胜兵医生亲笔签名书,期待收到您的医案(不用担心,全程隐私)。
应后台留言,今天给大家分享的病案是关于中风。
亲诊中风后遗症
时间回溯到两年前,在10月的某一天,谢某坐在轮椅上被家人推到我的诊所来。据了解,他才35岁,就中风了,这种情况实属少见。
02
据亲人口述,谢某在上月中风,随后半身不遂。究其生活经历,发现谢某在两年前的体检中就检查出血压血脂偏高,且伴随着脂肪肝,颈椎腰椎也退行性改变,但当时治疗费用又高,觉得对自己的身体影响不大,于是没有选择治疗。
一个月前,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经常觉得自己头昏昏沉沉还伴随着健忘,导致工作中经常出现错误,隔三岔五就被领导批评一次。
手也经常麻木,无力,发作时连喝水的杯子都拿不起来。
过了几天,谢某在工作时,突然中风倒地,同事们连忙拨打120,幸好联系及时,经医院抢救诊断为脑栓塞并给予治疗。
治疗后,血压确实是下降到正常程度,但中风所遗留下来的后遗症却始终没有彻底恢复。
正好,谢某的母亲之前也来我这里治过病,觉得效果不错,于是就带着孩子来这里试试效果。
在听谢某家人介绍病情的同时,我也在观察他,发现目前谢某体型偏胖,说话吐字不清,手麻腿无力,口眼㖞斜,流口水,眼睛迎风流泪,半身不遂,无法独立行走,精神差,怕冷,尿频尿急。随后,我给谢某把脉看舌,发现舌淡苔腻滑,颤抖舌,脉弦滑。中风后遗症诊治全过程
01
根据谢某亲人的描述以及谢某的症状表现,最后总结诊断为脑栓塞(西医),中医诊断为中风。
据上述所得,他的证型辨证为气虚血瘀,痰瘀阻络,因此以益气养血,化瘀通窍以治之。拟方为补阳还五汤合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
处方如下:黄芪60克、法半夏10克、当归10克、川芎10克、熟地20克、桂枝10克、鸡血藤15克、地龙10克、巴戟天10克、肉苁蓉10克、茯苓15克、白术20克、牛膝10克、枸杞10克、桃仁10克、红花10克、天麻10克、石菖蒲10克、香附10克、大枣5枚、生姜3片。7剂,水煎服,一日三次分时段服用,每日配合针灸,调整心态,合理安排作息,不适随诊。
另配中药药丸一个疗程(3个月),以治其本。
针灸:足三里,气海,阳陵泉透阴陵泉,风市,地仓透颊车,丰隆,三阴交,手三里,合谷,太冲,水沟,风池,委中,肾俞,肝俞。
02
二诊:第一副药吃完后,谢某前来复诊,表示现在眼睛慢慢能闭上,嘴巴歪斜较之前也有所改善,流口水方面稍微好点。
效不更方,拟原方稍做调整,继续服用7剂,针灸穴位不变,不适随诊。
处方如下:黄芪120克、法半夏10克、当归10克、川芎10克、熟地20克、桂枝10克、鸡血藤15克、地龙10克、巴戟天10克、肉苁蓉10克、茯苓15克、白术20克、牛膝10克、枸杞10克、桃仁10克、红花10克、蜈蚣2条、全蝎10克、石菖蒲10克、香附10克、大枣5枚、生姜3片。
03
三诊:又过了一段时间,谢某再次复诊,这次都已经能正常说几句话了,嘴巴歪斜,流口水已基本正常,腿脚麻木无力也改善了很多,病情有了较大好转,心情也随之愉快起来,说起话来总是笑眯眯的。
经过和患者家属沟通,后期的治疗采取中药膏滋及水剂,并配合针灸,三管齐下,达到最终根治目的。水剂以原方稍作调整,继续服用7剂,不适随诊。
处方如下:黄芪120克、法半夏10克、当归10克、川芎10克、熟地20克、桂枝10克、鸡血藤15克、地龙10克、桑寄生15克、菟丝子10克、杜仲10克、茯苓15克、白术20克、牛膝10克、枸杞10克、桃仁10克、红花10克、蜈蚣2条、全蝎10克、香附10克、大枣5枚、生姜3片。7剂,水煎服。
针灸:足三里,气海,阳陵泉透阴陵泉,风市,丰隆,三阴交,手三里,合谷,太冲,风池,委中,肾俞,肝俞,关元。
后来随访得知,患者已基本痊愈,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中风后遗症的辨证论治
本病以脑脉痹阻或血溢脑脉之外所引起的脑髓神机受损,这是中风病的证候特征。
其主症为神昏、半身不遂、言语謇涩或不语、口舌歪斜、偏身麻木。
次症见头痛、眩晕、呕吐、二便失禁或不通、烦躁、抽搐、痰多、呃逆。
舌象可表现为舌强、舌歪、舌卷,舌质暗红或红绛,舌有瘀点、瘀斑;苔薄白、白腻、黄或黄腻;脉象多弦,或弦滑、弦细,或结或代等。
02
中风病急性期标实症状突出,急则治其标,治疗当以祛邪为主,常用平肝熄风、清化痰热、化痰通腑、活血通络、醒神开窍等治疗方法。
闭、脱二证当分别治以祛邪开窍醒神和扶正固脱、救阴回阳。内闭外脱则醒神开窍与扶正固本可以兼用。
在恢复期及后遗症期,多为虚实夹杂,邪实未清而正虚已现,治宜扶正祛邪,常用育阴熄风、益气活血等法。
03
本例病案为气虚血瘀,痰瘀阻络之中风后遗症,治以益气养血,化瘀通络。
气为血之帅,血随之而运行,气虚运血无力,脉道失于温通而滞涩,血脉不利,形成血瘀。脾失健运,则痰饮水湿内生,久而久之,痰瘀阻络。
方中重用生黄芪,补益元气,意在气旺则血行,瘀去络通;当归活血通络而不伤血;鸡血藤、川芎、桃仁、红花协同当归以活血祛瘀;蜈蚣、蝎子、地龙祛风通经活络,力专善走,周行全身,以行药力;法半夏、茯苓、白术、石菖蒲祛湿通络;巴戟天、肉苁蓉、熟地、枸杞补肾填精;桂枝、香附温通经络;天麻头痛头晕要药。
重用补气药与少量活血药相伍,使气旺血行以治本,祛瘀通络以治标,标本兼顾;且补气而不壅滞,活血又不伤正。合而用之,则气旺、瘀消、络通,诸症向愈。
如果你也想分享自己的医案,可以联系我们的助理,期待收到您的医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