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沉默的大多数》有感

读《沉默的大多数》有感

作者: 王青松_1297 | 来源:发表于2018-03-14 19:29 被阅读0次
最近在看王小波写的一些文章,看到《沉默的大多数》这篇杂文时,产生了些许共鸣,或许我就属于沉默的大多数中的一个罢了。

我确实有些不肯长大,这个和我的年龄并没有直接的关系,实际年龄的增长远远超过我心理年龄增长的速度,所以在我看现在的成人世界,时不时就会有不理解的地方存在。我要永远做小孩子显然是办不到的,但是要保存沉默却是可以办到的。以前我以为只有我才是这样的——在公众场合什么都不说话,到了私底下则巴拉巴拉说个不停,也就是对信得过的人什么都说,对信不过的人什么都不说。

比如我对待上司就是这样,总觉得我们之间只是劳务关系,没必要什么都说,尤其是有关我的生活。微信我有两个号,一个只发和工作相关的文章,另一个只有我的生活点滴,我分的很清。记得有次我们公司人中午一起吃饭,他们在谈论一部电影,其实那部电影我才刚刚看过,而且也深有感触,但是我却什么都没说,总感觉说了也没必要。但是相反,我把在电影院发生的事以及观影感受跟我朋友说了半天。一开始我以为我沉默,这是由于我幼年的经历、家教和天性谨慎,后来才发现,这是中国人的通病。

沉默的大多数其实也算是古往今来最大的一个弱势群体,之所以是弱势群体,就是有些话没有说出来的人,就是因为没有说出来,所以很多人才以为他们不存在或者很遥远。而保存沉默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有些人是没能力或者没机会说话,还有些人是有隐情不便说话,当然还有人因为种种原因对于话语的世界有某些厌恶之情。我是属于最后一种。一些需要说话的场合在我看来都是无意义的存在,或者充斥着交易,并非真心想要诉说给你听,说着一些有的没的,通常情况下,我就是沉默不语,用微笑来代替。

或许以后我会发生改变,变得不再沉默,但我也希望那时的自己是因为责任感才行使话语权,而并非成为一个大的废话篓子。

相关文章

  • 读《沉默的大多数》有感

    我确实有些不肯长大,这个和我的年龄并没有直接的关系,实际年龄的增长远远超过我心理年龄增长的速度,所以在我看现在的成...

  • 读《沉默的大多数》有感

    刚看见这本书就情不自禁喜欢上了,封面设计就已经十分戏谑,透着一股浓浓的漫画风,而我合上书后才知道,这样的设计是一点...

  • 读《沉默的大多数》有感

    本来想起一个高大上的名字,奈何自身文化素养实在不高,只能按照小学生的标准规规矩矩的叫读某某有感,也是因为名字这种东...

  • 读《沉默的大多数》有感

    最近同学间流行韩寒的书,他的书透露着一股很尖锐的批判气息,然我不由得想起了王小波先生的《沉默的大多数》。 《沉默的...

  • 读《沉默的大多数》有感

    沉默的大多数 沉默的我们是否因为体制、利益、权力等而失去说出口的能力呢。 当知青时,看到的世界,只能说在平凡的生活...

  • 读《沉默的大多数》有感

    也许在这个问题上可以提出一个骡子式的折衷方案:你只有变得更聪明,才能看到人间的至善。但我不喜欢这样的答案。我更喜欢...

  • 读《沉默的大多数》有感

    作者的陈述:只有那些知道自己智慧一文不值的人,才是最有智慧的人。 作者的态度:也不肯做个“智慧满盈”的儒士,忍受这...

  • 读《沉默的大多数》有感

    王小波说:我活在世上,无非想要明白些道理,遇见些有趣的事。倘能如我所愿,我的一生就算成功。 一直...

  • 读《沉默的大多数》有感

    现实生活中,你的沉默可能会让你沉寂一辈子,也可能只会让你沉默一阵子,当然,这是针对不同的人而言,像王小波前半生的沉...

  • 沉默的成长—读《沉默的大多数》有感

    我愿在此引用王小波生命的最后一天致友人的信中说过的一段话: 自我辈成人以来,所见的一切全是颠倒的。在一个喧嚣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沉默的大多数》有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kzxq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