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沉默的大多数》有感

读《沉默的大多数》有感

作者: _Beryl | 来源:发表于2015-05-11 23:41 被阅读0次

本来想起一个高大上的名字,奈何自身文化素养实在不高,只能按照小学生的标准规规矩矩的叫读某某有感,也是因为名字这种东西没办法强求,也不算重点,就懒得去仔细的思考。

说起来我一直都是一个非常懒的人,懒这个字是贬义的,我很赞成,但是却也是人的天性,只是有些人有着坚韧的意志力,能够很大程度克服它,但是我确实不行,但是懒人并不代表他心里也是懒的或者说心里也很消极,笔者认为多数人心里还应该是积极向上的,所以那些心里积极向上的懒人发明了拖延症这个奇怪的名词,说它奇怪,是因为拖延症这词表面上看是一种病,但是实际上它不算是,首先作为病症总该有个确切是病因和明确的定义,但是拖延症并没有,它很像我最近学的一门课里面的一个概念——模糊集,就是说这个没有绝对的是或不是,而是每个人对于这个集合有着不同大小的隶属度,也就是说我们都有拖延的毛病,但是我没有他严重,那么我的隶属于这个集合的程度就比他低。我以为这样的一个模糊概念定义的名词不能算病症,所以我觉得它奇怪,但是你也可以认为我是理科学多了的死理性派,我绝不否认我是个非常较真的人。

说了半天还没说正题,其实前面不都是废话,我说这些是想说,我这样一个懒人+拖延症是很少看书的,或者说是很少能完整的看一本书,对于《沉默的大多数》其实我也并没有完全看完,但是这感觉和其他书是不同的,看其他书要不就是我听说这书写的很好,所以要把它看完,但是我并不喜欢;还有一种是专业性的书,这种书完全是因为我在学这门课才看,通常很难懂(或者和我专业有关,数学专业的书逻辑性很强,一环扣一环,而国内大部分教材都省略了不少细节,所以你要自己找出那些暗环,所以是需要下功夫硬着头皮死磕的)。读这本书完全是偶然,偶然的在曾经所在学生组织办公室的书架上看到,随便打开一看,就被小波先生所打动,也许都是理科出身,所以看他的文字不会感到压力,虽然知道他读的书绝不比文科生少,但是他的文笔我很喜欢,他说的道理我更喜欢,他的观念与主流有些格格不入,但是我却感觉他看的通透,说出了许多人(包括我)没有看明白的理。

这本书我并不是连续的读,而是通常在自习的开始或者最后看,开始的时候注意力不够集中往往很难静下心来学习,看看《沉默的大多数》就会很快集中注意力 了,而且感到心情非常愉快,自习最后往往没心情学习,也喜欢看看《沉默的大多数》,同样让我放松心情。但是小波先生的书绝不只是让人放松心情,他带给我的往往是启发和思考,心情愉快完全是因为感到自己对这个世界又多了一分了解的喜悦。

小波先生的观点并不见得都对,但是起码我能感受到他有认真的探索思考过,这给我很大启发,盲目的跟风真的非常糟,但是人的潜意识常常习惯于跟风,人们往往懒于思考选择跟风,这样下去这世界只会越变越糟,世界之所以在向前发展,主要是因为有那么一部分人很清醒,他们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我这样糊涂的活了20多年,好像刚刚清醒了一点点,就这么一点点我也感到很激动。

一个人因为成长环境的不同,会有着不同的性格特点,但是一个人内心是善是恶却是取决于自身。一念成魔,一念成佛。我不相信短暂的相处能完全了解一个人,所以我很少给人下绝对性的定论,或者说永远也不会下,毕竟圣人都有过去,恶人都有未来。这种想法是我从小就有的,但是却是成型于看了小波先生的文章之后,他好像没有直接给出这样的建议,但是却不知不觉给了我力量。其实我认为小波先生是少数被这世界并不友好的对待过却仍对世界怀着满腔热爱与责任的温柔的人,他以他的方式来爱着这个世界。他爱历史,希望过去的教训不再重演,也爱科学,希望未来的生活能更美好,他不局限于现世,是一位真正的善人!

小时候一直不明白为什么要读书,有些书实在是无聊,还不如出去疯玩,但是现在才明白读书是心的修炼,是必不可少的每个人都该有的修炼,我虽然遗憾明白的太晚但我也不后悔小时候的经历,毕竟人与人都是不同的,每个人的每份经验都是难得的,知道自己现在在做什么和该做什么,远比后悔过去和空想未来重要的多。

写这些话也是因为今天又翻了翻此书,感觉想写些东西就写了,有点任性,明明明天就要期末考试,deadline就在眼前,但是有些话一直不说,总觉得不舒服,现在写出来,虽然不知道会有几个人看到,但是心里总算过得去,原谅我也是有私心的。其实不曾期待有人完全明白我在说什么,毕竟笔者的文笔实在不怎么样,但是还是感谢每个花时间看它的人。

                                             第一次用心写的读后感

相关文章

  • 读《沉默的大多数》有感

    我确实有些不肯长大,这个和我的年龄并没有直接的关系,实际年龄的增长远远超过我心理年龄增长的速度,所以在我看现在的成...

  • 读《沉默的大多数》有感

    刚看见这本书就情不自禁喜欢上了,封面设计就已经十分戏谑,透着一股浓浓的漫画风,而我合上书后才知道,这样的设计是一点...

  • 读《沉默的大多数》有感

    本来想起一个高大上的名字,奈何自身文化素养实在不高,只能按照小学生的标准规规矩矩的叫读某某有感,也是因为名字这种东...

  • 读《沉默的大多数》有感

    最近同学间流行韩寒的书,他的书透露着一股很尖锐的批判气息,然我不由得想起了王小波先生的《沉默的大多数》。 《沉默的...

  • 读《沉默的大多数》有感

    沉默的大多数 沉默的我们是否因为体制、利益、权力等而失去说出口的能力呢。 当知青时,看到的世界,只能说在平凡的生活...

  • 读《沉默的大多数》有感

    也许在这个问题上可以提出一个骡子式的折衷方案:你只有变得更聪明,才能看到人间的至善。但我不喜欢这样的答案。我更喜欢...

  • 读《沉默的大多数》有感

    作者的陈述:只有那些知道自己智慧一文不值的人,才是最有智慧的人。 作者的态度:也不肯做个“智慧满盈”的儒士,忍受这...

  • 读《沉默的大多数》有感

    王小波说:我活在世上,无非想要明白些道理,遇见些有趣的事。倘能如我所愿,我的一生就算成功。 一直...

  • 读《沉默的大多数》有感

    现实生活中,你的沉默可能会让你沉寂一辈子,也可能只会让你沉默一阵子,当然,这是针对不同的人而言,像王小波前半生的沉...

  • 沉默的成长—读《沉默的大多数》有感

    我愿在此引用王小波生命的最后一天致友人的信中说过的一段话: 自我辈成人以来,所见的一切全是颠倒的。在一个喧嚣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沉默的大多数》有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kjfq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