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从陆游的“小炷留灯”悟养生

从陆游的“小炷留灯”悟养生

作者: 付春磊 | 来源:发表于2018-12-29 14:38 被阅读31次

     

      宋 陆游 《独学》诗:“秋风弃扇知安命,小炷留灯悟养生。”

      南宋爱国诗人陆游写有“小炷留灯悟养生”的诗句,现代的青少年很少能理解它的含义,因为他们没有见过菜油灯。中老年人都知道,过去所用的菜油灯,所能容纳的油是有限的。如果灯内留三根灯心草,则灯炷大而光线亮;如果留两根,则灯炷较大光线亦较亮;如果留一根,则灯炷小而光线昏暗,很难辨别灯前人之面目。然而,留三根灯心草,亮则亮矣,却只能照明一个夜晚;留一根灯心草,暗则暗矣,却能照明三个夜晚。

      陆游就从这个现象中,悟出了养生之道:每个人的生命历程都有个极限,就像菜油灯内的油量有个燃烧时间极限一样。如果大喜大悲,酗酒纵欲,则如大炷留灯,很快就油尽灯干;如果情绪稳定,清心节欲,则犹如小炷留灯,虽不太亮,却可节油。这个比喻,很形象地阐明了养生之道。

   古人在“小炷留灯”的养生观方面,有许多类似的比喻。

      出版于雍正年间、流传颇广的《槐轩名家诗选》(也有人称之为“千家诗”)中,就选有唐代的《题壁诗》:“一团芳草乱蓬蓬,蓦地烧天蓦地空。争似渴炉煨烤火,慢腾腾地暖烘烘。”作者显然把安禄山、史思明、杨国忠等比作大起大落、速热速冷的着火茅草,而把那些生活俭朴、安分随时的修道者比作能给人较长时间温暖的短木头火炉。

      这个比喻也说明生活上的豪侈与俭朴,类似菜油灯内灯炷的大小,决定着家的兴衰与寿命的长短。比较起来,生活最豪侈的历代帝王,珠宝耀金殿,粉黛充后宫。他们的光辉岂是“大炷留灯”所能比喻!他们的声势又岂是“着火茅草”所能形容!然而他们的寿命并不比平民百姓长,甚至逊于常人。

   笔者曾把清朝从顺治到溥仪10代皇旁的寿命加以统计,发现他们的平均寿命仅为52.1岁。康熙是一位明智的君主,他改变历代帝王生前立太子的规矩,而以遗诏形式,在死后公布继承人选,故后继者生活作风都有所收敛,因而平均寿命还相对地比较长。作为对立面,笔者又把明朝从洪武到崇祯16代皇帝的寿命加以统计,其平均寿命仅为41.1岁。看来《题壁诗》所反映的生活现实是具有普遍意义的。

   许多医学专家认为,不但大喜大悲、纵欲无度,会使肌体加速衰老;而且一切过度的活动,都会不合理地耗费“生命之油”。不是为了追求健康,而是为了追求荣誉的激烈运动,就不符合养生之道。又如“打夜战”、搞突击之类活动,只可偶尔为之,如果经常如此,就会损害健康,得不偿失。

   陆游“小炷留灯”的养生原则,至今天仍具有普遍意义。

                              本文转载自网络

相关文章

  • 从陆游的“小炷留灯”悟养生

    宋 陆游 《独学》诗:“秋风弃扇知安命,小炷留灯悟养生。” 南宋爱国诗人陆游写有“小炷留灯悟...

  • 2019-01-10

    从“张悟本”到“权健”,中国保健养生行业该何去何从 ...

  • 美到窒息的传统团扇, 寻找失落的中国美

    昼永蝉声庭院。人倦懒摇团扇。小景写潇湘。自生凉。 帘外蹴花双燕。帘下有人同见。宝篆拆官黄。炷熏香。 ——陆游《昭君...

  • 《樊楼梦》

    《樊楼梦》 作词: 耳洞先生 炷灯前 樊楼一梦似千...

  • 陆游也好粥茶酒

    粥:陆游深得饮食之精髓,一生视食粥为养生之妙品,有《食粥》诗云:“世人个个学长年,不悟长年在眼前,我得宛丘平易法,...

  • 元宵节

    烟花满天,思念弥漫,灯炷颗颗红心现,元宵比蜜甜,爱在天上人间!

  • 《莫之仙体》之古隶.夏日杂诗

    陆游(宋) 午梦初回理旧琴,竹炉重炷海南沉。 茅檐三日萧萧雨,又展芭蕉数尺阴。

  • 留灯

    我有一个弟弟 但大家都说,爸爸比较偏心我 每次爸爸锁门后,弟弟还在玩游戏,爸爸会留一个他头顶的灯 今晚,爸爸锁门后...

  • 留灯

    月色点燃灯光 家常小菜冷却又飘香 风吹开了玻璃窗 牵一双眼迷茫张望 望尽路头 望断星光 在这城区郊外,夜色像下了...

  • 留灯

    留灯 空心大才子段子小说 陈是个手头拮据的打工仔,一个人住在偏僻的小区里,小区里面晚上连个路灯都没有,而小陈每天都...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从陆游的“小炷留灯”悟养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laul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