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二班 頔頔妈妈
有些事,发生在别人身上,是故事;发生在自己身上,就是事故。
有些事,发生在别人身上,我们习惯去计算概率,千分之一,万分之一,去侥幸,去不以为然;发生在自己身上,就是百分之百,留给我们的唯有去感伤,去追悔莫及。
从事故的预防角度看,我们常认为自己有防范意识且做了防患工作,小警钟长敲着,知行合一之下,且不说有备无患,至少是少患小患。
从今天的故事演绎事实讲,作为体验式参与,身兼行骗的参与者和被骗孩子的家长,深思极恐,触目惊心。
不夸张,请进实录。
幼儿园进行一次“防骗防拐演习”,参与人员如下:
1、可爱的孩子。大班的孩子已毕业,参与的孩子为即将升中班的小班孩子和升大班的中班孩子。幼儿园课程教育模式和家庭安全教育的双重重视环境下,所有参与的孩子均接受过不同程度的“防拐防骗”知识教育。
2、敬业的老师。按平时教学计划,地点或教室,或户外,不提前告知孩子演习内容,“坏人”出现时不干涉或暂避,只有在有孩子报告或求救时才可以现身,此时“坏人”离开。部分老师驻守幼儿园大门口,对“坏人”即将带走的孩子进行最后教育。
3、“行骗”的家长。八名,七女一男,日常穿着打扮,皆备有糖果玩具。要求,不可去自己孩子所在班级,剔除熟人作案易度。
故事开始前夜。
作为妈妈,我八分以上认为孩子不会被骗。
我问自己三岁一个月的孩子,提前假设提问,如果有人给你好吃的零食好玩的玩具要你跟她走,或者有妈妈的朋友要带你去找妈妈,等等,你会怎样?孩子有模有样十分坚定地说,不会跟着走,这是坏人,跟走以后就再也见不到妈妈了,坏人还会打她的。这样的回答听起来很放心是吗?这一定是大多数家长老师常听到的。孩子有警惕性,有畏惧心,可能轻易骗走吗?我们会不会心生些许轻松?!安全教育方面我们时时警醒着孩子,难道骗子几句话抵不上我们的警鞭长敲吗?!全园孩子皆小康及以上经济状况,平时孩子玩具多多零食不差,区区一点诱惑可能让孩子这么抵抗不住把所有安全意识尽弃吗?!
作为坏人扮演者,行动前极度不自信。
综上所述家长角度分析结论,这坏人绝不是轻易就可得手。家人讨论,共认难骗,即使能骗到孩子也是寥寥。并共识,这角色难度系数高,得演的自然,得好好准备行骗道具。选玩具,声光色三位一体,得有点震撼冲击效果的;选零食,拿的全是孩子平时想吃家长不让吃的。如此之下,我仍并不抱太大希望。
故事正式开始。
上午九点,孩子们此时处于一天之中最清醒状态。
我分到对户外中班大孩子下手。暗想,这难度系数又高一级,希望能保底骗走一个就好,希望孩子们不要太快识破我拙劣的伎俩,不要让我这“坏人”立即现行且光天化日之下无所遁形。同时,默默呼唤戏精得来一点,大孩子怎能只靠玩具零食骗,得有故事情节增加带入感。心中编导着,走到一群户外游戏的孩子之间,此刻内心仍是怯怯的。
如此之多的累述铺陈,但愿反衬之后如此之易的得手。
五六个孩子在游戏,我走到之中弱弱地问了一句,阿姨现在遇到困难了,有没有勇敢地小朋友帮帮阿姨。只有一个男孩回问怎么了,其他孩子沉醉游戏中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我拿出玩具枪说,学校门口有坏人,我需要最勇敢的小朋友跟我走,我有枪,我们一起打败坏人。打枪响,几乎所有的孩子立即围了上来,争先恐后,个个绘声绘色描述自己是最勇敢的奥特曼超人等等之卡通英雄人物。我说要枪的小朋友不可以中途害怕退出,要跟我走去学校外面打败怪兽,保护小班的弟弟妹妹。个个举手保证,唯恐不选他。枪抢光,车抢光。转向女生。我说要选几个最聪明最漂亮的女生,要把怪兽用画板画下来,要弹琴吓跑怪兽,小女生个个眼睛发亮,小手高高。画板抢光,吉他抢光。场面一度失控,分分钟内几乎所有的孩子一哄而来参与玩具争夺,没有抢到的孩子满脸沮丧。拿出零食拿出糖,继续哄骗游说,这个中班的孩子们几乎全班沦陷。
整个过程中,只有二三个孩子表示不能拿陌生人的东西,在旁边观望;有一个孩子交还了玩具说不能跟陌生人走,在其他孩子立即抢了之后又立马反悔还要玩具要跟我走;还有几个没抢的依然沮丧着不离开。就这样,几分钟时间,轻易带走了十几名孩子。期间,没有一个孩子有意识去询问老师和寻求帮助。
带着孩子走到大门口,驻守老师和保安师傅拦下,严肃问孩子们,你们认识这个阿姨吗,怎么就跟人家走呢,不怕阿姨是坏人吗,不怕......
老师如此明确提醒之下,孩子们反应不一。部分孩子反应过来,部分孩子仍“执迷不悟”。有说阿姨不是坏人替我向老师辩解的,有我说认识她妈妈就主动告诉我她家地址的,有勇气满满正义感附身不打怪兽不罢休的......半数孩子教育后仍犹豫不舍,场面热闹非凡。老师更严肃的进行又一轮教育,大部分孩子慢慢交还玩具食物,返回校园。最后,仍有二名小朋友执意跟我走,保安打开大门又一次提醒劝说我是坏人不能出去,很无奈,无效。
如此轻易,实在出乎意料。暗自庆幸着并自我“归功于”准备工作充分,演技五毛五。回头,一个阿姨带着一个大队伍往大门口走来,个个手里握着一个棒棒糖,队伍里看见了我的孩子,脸上写着欣喜兴奋,全然没有了昨晚的畏惧。环视一下队伍,基本全班。
据闻,陌生阿姨进班只说要去广场开一个棒棒糖派对,去的有糖。只有二名孩子表示不要糖不去,一名领了糖想了想没去,一名因没领到糖回去了,其他十几个孩子就这样为了一颗棒棒糖忘了一切跟着陌生阿姨就走。大门口,老师和保安叔叔再教育,仍有二个跟着要走;再教育,还有一个跟出大门外;老师带这个孩子回班路上,孩子仍嚷嚷着不回去,要去找阿姨去广场。
别的“骗子”故事仍在继续,幼儿园门口,一个个阿姨带着孩子队伍出来,仅有的一名想象中得手率不会太高的叔叔也带出来五六个大孩子。
有小班有中班,都是队伍,人人手中紧握一颗棒棒糖。
八个“坏人”没有一个失手。
......
轻松行骗成功,自己孩子被骗。矛盾并统一的复杂沉重心理。之前心中即有的理念颠覆性推翻,思维分崩离析瓦解。
是演习,又如此真实。严肃的故事?虚拟的事故?兼而有之,故事出了事故,事故只是故事。
出了问题,反思。谁之责与过?
孩子太萌太小太天真?如果怪一颗棒棒糖一把玩具枪一句赞美之于孩子们诱惑太大,坏人手中难道没有更因人而异更投其所好的诱惑?如果怪孩子太善良被利用,坏人心中会被善良打动良心发现停止行为吗?如果怪孩子太小是容易上当的年龄,坏人脑中对大孩子没有升级版骗术吗?
人之初的天性,且不是个例,大部分孩子面对诱惑失控,孩子没有太大错。
家长和学校教育不到位?承担一部分责任,承担一部分委屈。安全故事常讲,安全道理常说,安全儿歌常哼,防骗防拐N条常识常背.....安全教育没缺失,孩子依然跟着说走就走不回头!
时常教育下仍如此,我们该怎么做?
大部分孩子们远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防范意识,在几乎所有孩子面对问题完全没有求救意识与自救能力,我们的日常看护是不是需要更认真严谨?
小时候家长寸步不离守护,孩子长大呢?我们能跟得一时能跟得一世吗?中学生大学生成年人老年人受骗案例比比皆是,加强安全教育学习仍是各项教育工作之重,我们不要十万分冷静下来反思吗?
这“骗子”工作显然比我们想象中容易的多,无需培训无需经验不分男女老幼,针对一点人性的弱点去入手,任何人上岗皆成功。
我们该如何提升安全教育力度、改变安全教育模式,帮助孩子面对各种“坏人”?延伸,我们成人自己能否识别并抵抗战胜各种“坏人”?
面对问题,作为教育者的家长和老师不能说“这事情很难”、“我做不到”,我们担负的是孩子的一辈子,必须保持永不停止安全学习和带领孩子成长的人生态度。人最可贵的,是永远不为各种人生各种故事设限,好的坏的,一切都有更多可能。
......
前部分累牍连篇,不得已而蛇尾。过程可以陈述,总结实难定论。抛出严肃残酷事实之砖,引你深思反省警醒之玉。
“故事”遭遇“事故”,故事好听,听多也让人烦,事故揪心,多听能令人醒。
祝福所有人一生中都只有美好的故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