盾牌之后的愤怒

作者: 三麦_蜗牛壳里的梦想家 | 来源:发表于2017-04-19 11:34 被阅读0次

    前天晚上刷微博,看到新财富杂志发了一条关于中国病人海外求医的新闻,封面内容是国外药物进入国内市场需要食药监总局的审批和重新做临床试验,所以国内现在临床所用的药物往往比欧美市场滞后好几年。

    原新闻如下:

    盾牌之后的愤怒

    这篇新闻本身并没有特别的指向性,只是陈述了一个现状。有意思的是下面的评论,一眼望过去,几乎全是负面评论。

    下面这条评论批评了现行制度,指出我们改革开放不到位,不应该“愚昧禁关”。

    盾牌之后的愤怒

    这种滞后显然和人口有关,是因为对生命的不尊重。

    盾牌之后的愤怒

    “临床试验应该和国外同步。”这条意见很有建设性。

    盾牌之后的愤怒

    下面几条评论直指问题根源,一切都是官僚腐败惹的祸。而且这个理论放之四海而皆准。无论任何新闻都可以得出同样的结论。

    盾牌之后的愤怒 盾牌之后的愤怒 盾牌之后的愤怒 盾牌之后的愤怒

    我思索好久,实在想不出输在起跑线和这篇新闻有什么联系。

    盾牌之后的愤怒

    有人发了一条和大部分意见相左的评论,立刻受到反击。

    盾牌之后的愤怒

    其实这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我在刷新闻的时候喜欢翻一翻下面的评论,几乎毫无例外,任何新闻下面,都有一群愤慨激昂的网民表达他们的不满,而且这些评论往往偏激,有失客观。

    这些人在网络上的身份仅仅是一个网名,我常常疑惑,这一个又一个的网名背后是一张怎样的面孔?他们在现实生活中是否也是这样张牙舞爪?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一个研究小组的一项研究表明,愤怒更容易在网路上传播。他们对新浪微博上7000万条微博进行分析,跟踪了愤怒、厌烦、高兴和沮丧这四种情绪在社交网络上的传播状况。得住的结论是,厌烦、高兴和沮丧这三种情绪的传播速度和影响力远不及愤怒。

    网络世界是一个战场,这些人隔着屏幕犹如躲在盾牌之后,肆意发射情绪炮弹。有人说是现实压力太大,网络就成了情绪的发泄口,这貌似有些道理。一本心理学书上说,在工作中不得志的人,往往是家里的暴君。这些人或许在现实中不得志,于是选择做网络的暴君。

    但究其根本原因,是缺少情绪把控能力和对人对事正确的判断力,片面的看问题,只能得出消极的结论。


    如果对我的文章感兴趣,可以关注我的公众号:蜗牛壳里的梦想家,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盾牌之后的愤怒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lbcz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