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作中就找一个程式化的活就行,这样可以最大程度上不牵扯心力。这一点是建立在心力有限(时常觉到)的条件下。
我了解过有一些人能够在几方面同时发力,而且还能在几方面取得斐然成绩。排除掉那些名人牛人,常见的、能想起的真是寥寥无几,大多都是一方面突出,然后可能由这一方面引带出其他相关的枝条。但重点仍是这一个方面。
所以当自己想要选择投资这条道路时,而且在这条道上走了一段时间发现并非那么简单之时,那么,多点开花的可能性就变得很小。而且随着身体机能的各种不好反馈,与两种道路的继续保持之下心力的憔悴,都展现出了不能“共生”的局面。
在投资之路上,往细小了去说,单纯观察一个公司,把它想成是自己开的,除了了解公司的架构框架以外,各种外部环境的关注,政策的下发,市场的情绪,供需的平衡,国际的动态等等各种因素都是要保持一定关注,进而里外结合,能使的有一个大概率的判断胜算。而在这个过程中,还要忍受各种情绪的波动起伏——要有足够的理性去抵抗住。
在这样的前提下,工作投入心力,那就是分散力量。
而要继续保持工作的想法也是迫于当下的现状,每月的支出近几年都是月均过万,而且随着子女的长大,教育支出还要进一步增加,近在眼前的就是王骞升小学,如果改变学区,则租房的费用就要每月额外增加3000块,王骞的兴趣培训也是额外要增加的一项。如此的话,我们的主动收入就显得紧迫。而我要是离职,专心走在投资的道路上,那就不是明智的举措。
两难的境地从来都有,问题总是伴随一生,如何去解决?如何有信心的去解决则是制胜的关键。
刚才提完主动收入紧迫,但保持当下以及未来子女长大受教育增加支出的状况,其实相对还是宽松的生活环境。所以工作上也能够创建选择一份程式化(无脑)工作的决定。这在当下看来,已经是自身发展(投资)的最优化选择。而要是想在工作上更近一步,那就有可能是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关于被动收入,则提上一句,这几年随银行利率下降,收益率自然也是下降,华尔兹不作为,坑蒙拐骗,自己活该上当受骗。现在依然保持不错收益的就是千禧龙租金——这房产从买来几乎没有停租过,即便换了很多届租客。
但被动收入总体还是大幅下降的。这让自己少很多底气。
另外妻子今年也处于不稳定工作上,这让我也是忧心忡忡。
综合自家资产,对工作的需求还是必要的、必备的。
希望以上自己的这些话语没有作秀的成分,做出的判断也是符合事物正向发展的线路。
不知道这样能否让自己的思绪收敛一些,内定一些,然后蓄力向外,走出自己的道路。
另外,今日完成看日出,两个孩子早起表现优秀,尤其王骞,四点叫她,一骨碌爬起来,不带一点起床气。
附今日图片:
![](https://img.haomeiwen.com/i19937668/4826338031ad4f64.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9937668/5cd0ab7ad4c18340.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