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幅员辽阔,光说肉丸子这道菜各地风俗就不尽相同。
故乡的云(6) 故乡的云(6) 故乡的云(6) 故乡的云(6)扬州狮子头算是风光占尽了,就两枚三四两左右的丸子,在羊城的白T鹅酒店可是要600多元一份的。
肉多多+糖+酒+姜末,讲究的会放蟹膏或添沧州小枣——真有狮子头的样子。
广东韶关南雄的全用油豆腐里塞芋头,外黄内紫,颜色看上去很不错。但吃起来总觉得不劲道。第一次吃的时候有种被欺骗的感觉。
我问过从小吃过山珍海味的祖母,她说喜欢我母亲做的“Zan肉”(扬州话,遗憾至今都未知是哪个Zan)
其实桂林人在过年过节都会摆上一道金黄金黄的豆腐丸子。每只丸子圆咕隆咚的,小肉球。
最讲究的豆腐丸子是春节开油锅的时候。炸了米花。米花是半黄半红,经过油锅出来酥脆浓香。将其剁碎。这就是春节豆腐丸特别香糯的基础材料之一。
主料当然是猪前夹肉,瘦多肥少,肉质细腻。辅料根据每家的口味略有不同,但大致都有大蒜头、(蒜叶不要的)、泡发的香菇、马蹄、冬笋,这些材料在春节会突然供不应求,有时价格一直走高。
这些准备好就一种一种剁碎,手工剁的口感要好很多,细腻不柴。
调味也很讲究的,猪肉要先用料酒腌一下先,去掉肉腥气。要加酱油、花生油、蚝油、胡椒粉,香油,极少许的玉米淀粉和一两枚蛋清。
调好后,准备好油炸的豆腐。在豆腐的其中一面捏出一个口子,把口子处的油豆腐皮藏到油豆腐里面,将馅料塞得紧紧的。圆咕隆咚圆咕隆咚,扎实厚重。
过年图个团圆,这个油豆腐丸子在桂林人眼里很多的意味。
象征团团圆,也寄寓这财源滚滚来,全家大小人人顺顺溜溜。
所以大家都爱吃。地道桂林人称豆腐丸子为“圆子”。大年三十家家户户剁肉要备好半个月的用量 ,因为初一到十五过年不轻易在动刀的。
母亲是要做两个大汤钵。分三种做法,当餐吃的黄焖,放一阵子的一般会用油酥一下,刚好的程度,家里有老人和较小孩子的还要准备一部分清蒸。
我最爱清蒸的,清甜回甘。因为有马蹄,微微泛自然的甜意。米花融入馅料里软糯中略显嚼劲,色彩鲜红和微黄,很有冬天里一点雪中梅开之意境。香菇的赭石色和冬笋的微显乳白,像似一对久经考验的情侣,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桂林喜爱戏谑中说“称不离砣”的关系。
咬一口桂林豆腐丸,细细品品每一种食材带来的舌尖美味。
如果锅底的是鸡汤,通常蒸好的肉丸只放在锅里的边缘,不能让它浓烈的香气冲淡了鸡汤。
豆腐丸子有一个最好的品质是它可以跟谁都搭,素菜+肉丸,搭吧,肉丸+粉条,更搭吧,肉丸你想咋搭就咋搭。它很和善,很友好。
和它在一起,有一种融通八方的玲珑精致之感。在美食的俘虏下,是不是想过年了。冬天到了,春天自然就不远了。
你会觉得过年真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