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原本是单独存在的感官体验,现在我们谈到焦虑,更多的是“知识焦虑”,“贩卖焦虑”。焦虑渐渐从一种感官体验转变成一种商业商品,而且焦虑开始升值时,人也开始贬值了。
对于“贩卖焦虑”的讨伐,好像成为一种政治正确。你说,不学习的人会被淘汰。他说你贩卖焦虑。你说,不阅读就不能看见那个最后的自己。他说你贩卖焦虑。你说,越自律越自由。他说你贩卖焦虑。贩卖焦虑的帽子一扣上,所有的解释都没有意义了。
对于那些快速阅读的各种软件,APP,有的人可能都没使用过,甚至都不清楚。有的人觉得它简直太棒了,几分钟就可以了解一本书。有的人则很排斥它们,要么是觉得它在贩卖焦虑,要么就是觉得是对传统书籍阅读的“侮辱”。“存在即合理” 每个东西存在都有它的合理性。也有很多人排斥游戏视频软件,什么timi,douyin,觉得他们浪费我们太多时间。可我们反过来想想,就是它们的存在弥补了我们日常的无聊,当然现在的状况的弥补过头了。一个平常玩手机游戏的人,突然说没有游戏了,没有搞笑短视频了,他们能干嘛?除了发呆就是睡觉。
我并不是鼓励大家说以后玩游戏,刷视频可以不用有顾虑。这肯定不是的!我还是支持少玩,少刷,少听所谓的书籍浓缩。当然我也不会去排斥它们。不是它们选择了我们,而是我们自己选择了它们。一个软件你不去点,它永远不会浪费你时间。现在你浪费了时间,不是去责怪你点击的手,而是那个被点击的软件。这不是很可笑吗!
回到最初的贩卖焦虑。为什么会有贩卖焦虑?就是因为你对消遣娱乐的时间花费和社会对你知识储备的提高之间的矛盾。有些人在发觉这个矛盾后,选择去隐藏,去逃避,先去占据所谓“政治正确”去讨伐贩卖焦虑。如果一个闭上眼睛的人,一直在讨伐欣赏日光的人,我们回觉得他是傻子。可怕的是,大部分人选择闭上眼睛,那些睁开眼睛看世界的人被当成了“傻子”。
一条树林里分出两条路,有些人选择了人烟稀少的那一条路。面对知识储备于娱乐消遣的焦虑,也存在有些人真的会去改变,这也是知识付费软件爆红的原因之一吧。我们花钱买听书的资源,每天听或者读十几分钟,就读完一本书了,然后一种主观迷幻幸福感就会萌生,觉得自己今天看完了一本书,自己每天都在进步。白岩松曾经在《白说》里谈过,“碎片化的阅读不算阅读”。你真正去读一本书和你读别人的概括是不一样的。
我读《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最让我启发的不是主角塔拉,而是他哥哥泰勒。我读《平凡的世界》,我最触动的也孙少平孙少安,而是一个小混混王满银。我读《生死疲劳》,最感动的不是蓝解放,而是默默无闻的农民蓝脸。那些书籍概括可以让你了解主要人物的事迹精神,同时你可能错过一个让你感动,让你启发的小人物。
你会去选择速读方法,原因是可以理解的。读一本书多累啊,几百页,多的上千页,累,读不下去。确实如此,就像我,我有时候也会读不下去,有时候一个月看不完一本书,为什么?累啊!游戏多香啊,短视频多搞笑啊,听书多方便啊,读书多累啊。二则之间的比较差距也太大啦!逼着自己读书“没用”,我们以后还是要靠技术吃饭,读那些“无用之书”有什么用,我们又当不了作家。
虽然现实是这样,我也不会去强烈要求你去读书,阅读。你能坚持,那是最后;你长期坚持不了,偶尔阅读,那也不错;你觉得太累了,还是现在简便的方法,那也随你。当你现在一条路的时候,其他路途的风景便与你无关。如果你逼迫着自己走上那条人迹稀少的路,不用羡慕别人旅途前期的风景,你现在的道路,风景都在等着你的到来。你最终会感谢那个曾经逼迫自己的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