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未解之谜

未解之谜

作者: 乔零 | 来源:发表于2019-08-03 13:34 被阅读0次

    跟朋友去了一趟图书馆,朋友在小说专区借了许多言情小说,我跟着他逛了了一圈,发现他感兴趣的都不是我感兴趣的。

    快要走的时候,我转悠到科学科普专区,不经意间看到了一本《世界未解之谜大全》,书面很大,封面五颜六色的画着埃及金字塔和外星人,书脊很厚,像字典一样,翻开来看,有各种神秘的内容穿插其中。

    色彩斑斓的封面吸引了我,翻开目录,里面用不同的板块对世界未解之谜进行了详细的划分:宇宙未解之谜、文化未解之谜、历史未解之谜、动物未解之谜……板块下的子目录,都是外星人、黑洞、暗物质、巨石阵、麦田怪圈、百慕大三角之类的字眼。正文里图文并茂地写着各种令人费解的神秘现象,读来让人觉得分外神奇,让人产生整个世界都是一个巨大的未解之谜的错觉,钓足了那些好奇心重的小朋友们的胃口。

    而我注意到,书里的每篇文章末尾都无一例外地写明了“真相到底是什么呢?唯有等待未来的人们去发现。”这类字句,以证明它是目前的人类尚未得知答案的未解之谜。

    我小时候是十分喜爱这类科普读物的,好奇心强,便什么都要了解,只是身边的大人都无法解开我的各种疑惑,所以只好从书里找自己答案。

    只是那时家里条件实在是差,都不好意思问父母要钱买书,况且我家在乡下,我的小学是在穷乡僻壤里的学校上的,也没地儿买书。

    父母偶尔会去县城,我那时是知道县城有书店的,父亲曾带我去过一次,那里有琳琅满目的书,当然有我最喜欢的《十万个为什么》,只不过那书只按套卖,但一套要很多钱,我没有跟父亲说要买。

    只是,只能随便看看。

    最后父亲给我买了一本5块钱的《少儿启蒙读物》,里面是《三字经》、《千字文》和《增广贤文》的合集。因为我小时候的课外读物少得可怜,所以无论父母给我买什么书,我都会慢慢看完,即使是我不喜欢的书。

    以致于我现在还能背出很多《三字经》里的句子。

    小孩儿的好奇心是十分浓重的,平平常常的一个问题,他会刨根问底。有时候连大人都佩服那种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和勇气,但自己又苦于无法给他个合理的解释,所以通常会用童话的形式来结束小孩的提问。

    但当我读书认字之后,我就对童话免疫了。

    我分得清大人们讲的话里哪些些是事实哪些是童话。

    我小时候就经常向父母提问,父母通常都会被我问得不知所措。

    据我的爸妈回忆,当我五六岁的时候,我的好奇心非常重,总是会问爸妈许许多多的问题,而且通常爸妈都很难回答。比如我会问爸爸山是什么做的?爸爸会回答:是用泥土和石头做的。然后我会问:石头是什么做的?爸爸回答:石头也是泥土,石头是种坚硬的泥土。我又问了:那泥土是什么做的?如果要用小孩听得懂的语言来解释给我听,爸爸便不能提分子原子质子,但必须给他个回答,所以爸爸只好说:泥土就是泥土嘛!什么做泥土?我也不知道!

    爸爸妈妈们带着我出去玩,我那双好奇的眼睛便游离于世间,冷不丁就会问爸爸妈妈花儿是什么做的?木头是什么做的?太阳是什么做的?星星是什么做的?火是什么做的?人是什么做的?保证问得让爸爸妈妈哑口无言。

    爸妈都是农民,不会深究我的问题,我再怎么刨根问底也无法得到让我满意的答案。

    爸爸不耐烦的时候会直接说不知道,妈妈会利用童话帮我解释,只不过通常会被我识破。

    在我上学后,我总是孤独地思考者各种各样的问题,不爱讲话,性格孤僻,显得比同班的小朋友要更为成熟。当别人在看动画片的时候,我最喜欢看的电视是科教频道的科普节目。电视是个好东西,带给了我许多我从不曾了解的知识。

    有那么一阵子,科教频道正在播关于宇宙的纪录片,纪录片讲述的是宇宙的起源之谜,片名至今我都还记得。

    小小年纪,我已经知道罗斯威尔事件,也知道UFO和USO的区别,知道黑洞和脉冲星,甚至已经开始思考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纠结于时间和空间的关系,但我没有任何可以交流的对象,有许多不解和想法事后都如太阳下的露珠一样被蒸发得无影无踪。

    在我最适合培养天分的年纪里,我无法拥有适合培养我天分的环境,我的好奇心和奇思妙想没有生长的土壤。

    如果那个时候能给我几本我想要的科普书,也许我以后会是一个科学家。

    爸妈其实是知道我喜欢自然科学的,但是不知道怎么为我的兴趣铺路而已。当时家里家徒四壁一穷二白,家里拿的出手的财产恐怕只有牛圈里的两头老牛而已,连电视机都是买的旧货,使用了好几年,被无数次送去电器维修铺修理。在那种条件下,怎么给我买两百多块一套的《十万个为什么》,怎么为我找我想读的《狭义相对论》《宇宙的奥秘》?

    父亲唯有用他那龟裂的双手在箱子里翻出他初中时的课本给我看,父亲初中没读完就因为家里太穷而辍学了,他留下的教材是他曾想重回学校念书的纪念,小小的书本,泛黄的书页,铅印的模糊字体和简略图片寄托着那个遥远的年代父亲对知识的渴望。

    我四年级的时候就把父亲初中的物理课本吃透了,两年后上初中,我的物理老师对我对物理的理解和对物理知识的掌握感到不可思议。别人费尽心思理解的概念我一点就通,父亲的物理课本讲的是电学,由于提前学过,再复杂的电路图我一眼就能看出串联还是并联,很多物理测试我都能得满分,老师说我这是天赋异禀,他不知道,其实只是我在小学就开始自学物理了而已。

    初中我开始攒钱,然后到镇上的两元店和路边摊买书。路边摊和两元店当然找不到我想看的《时间简史》和《果壳里的宇宙》,但我从路边摊和两元店买了许多科普图书和杂志,那些杂志小众得不成样子,以至于日后的我想追溯那段历史时,我都已想不出来我当时看了些什么杂志。

    高中倒是可以很容易地买到《探索发现》和《奥秘》,只是学业负担沉重,怕分心不敢买太多而已。

    我曾很多次在夜里思考,而思考的内容便是我一直在意的未解之谜,想多了便会觉得压抑。有太多事情我们可能永远也不会知道答案,比如宇宙是什么?宇宙之外是什么?很多的未解之谜就像一组无解的方程,就算绞尽脑汁也无法想出答案,就算有些什么头绪你也无从证实是对是错。

    被未解之谜包围的那种压抑的状态,没有认真思考过的人是难以体会的。

    正如刘慈欣的小说《朝闻道》里说的:“生活在一个不可知的宇宙里,我的心脏懒得跳动了。”有时候我觉得,人类的心脏真是强大,这世上有那么多无论我们怎样努力都解不开的迷,却还能那样不依不饶地跳动着。

    在晴朗的夏夜躺在草地上,望着满天繁星,原理上我们的眼睛可以看见无限远的地方,然而星星与星星的虚空之间却是令人费解的透明,什么也没有。我们能一眼可以看穿宇宙,但却不能看穿宇宙。

    人的思想可以一瞬间从宇宙一头跳跃到另一头,跨越人类文明的航天器永远也不可能跨越的距离,想象人类永远也不可能在现实中遇到的画面,然而我们的思想也有无法超越的局限。正如我们无法感知更高维度的样子,无法想象宇宙之外的景象,无法感知死后的世界……我们所想不到的,都是宇宙设置给我们的局限。

    所以可能很多未解之谜,直到整个人类文明都灭绝了那天都不一定能解开。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正是这些让人抓狂的未解之谜一步步地推动者人类文明的进步啊。

    自古以来,那么多哲学家科学家都在努力为人类寻找那些曾经的“未解之谜”的答案,有的找到了,有的没有找到。

    未解之谜像一个又一个灯塔,指引着人类在茫茫宇宙中缓缓前进。我想就算覆灭,也应该覆灭在前往下一个灯塔的路上。

    很多人生当中的大事情假若以终极意义的方式思考便会变得不值一提,比如你就算拯救了整个地球,在宏观角度看你也只是拯救了银河系无数灰尘当中的一粒灰尘而已。

    但是我们当然不会这么想,每一个人作为芸芸众生当中的一员,忙碌在这个忙碌的世界里,为各自的生存各自奔波着,一生都被困在一个名叫“地球”的牢笼里,卑微到为一点点琐事或争端而自相残杀。

    我们需要在这个敏感的世界里生活,所以没时间思考那么多未解之谜。

    既然知道是未解之谜,那么多优秀的科学家都无法得知答案,我一个普通人,又能怎么办呢?

    我思考这些死命题又不会为我挣来一分钱外快,就算我知道了外星人的真相,窥尽了黑洞的秘密,得知火星亿万年前的历史,楼下卖菜阿姨卖给我的菜也不会降价一分钱,也没有人会说我的思想真牛逼,也许会说我的想象力真丰富,但我也绝不可能因此有单独会见国家主席或是世界首富的机会。

    我要工作,赚钱养家糊口;我要学习,为大学一个小小的课题要花上几个月的时间;我还要学吉他和钢琴,为我短暂而渺小的一生增添些浪漫的音符;我还要谈恋爱,牵着我喜欢的姑娘的手去看海;自己不想要孩子,也懒得管什么人类文明的延续;外星人来不来地球又与我何干,什么宇宙秘密人生意义的乱七八糟的就放在了一边。

    当初的热情现在已经被生活消磨得所剩无几。

    比起天上虚无缥缈的东西来,还是明天早上吃什么早点显得更为重要些。

    我放下这本《世界未解之谜大全》,摸了摸封面,希望还有对未解之谜还保持热情与好奇心的人,希望每个人的孩提时代都有一本指引自己认识这个世界的好书,不要像我一样,看得懂相对论现在却在学习汉语言文学。希望每个人都还记得最初的梦想,有时间的话抬头看一看头顶上的这一片天。

    我又想起了那句话:我们都是虫子,但总得有人仰望星空。

    未解之谜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未解之谜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lgdd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