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7831970/81fe03d2eea2c598.jpg)
早晨打开微信,看到榕桑发来的截图,是高考成绩。今年的数学应该可以划为地狱等级的难度了。
2020年网课时候我俩在timing上认识(某学习软件现已变成社交软件),我高三,她高一,后来我们加上好友,经常会分享日常,吐槽心事,一起学习打卡,有时候我会教她数学题。她曾写过一篇日记让我看,用一些很浮夸的诗歌语言,把他的学长夸成一束光……
我并没有她想象的那么励志,现在想想那篇日记甚至感到有几分心虚——两年前的网课我同样在摸鱼。那时候只是没有“摸鱼”“划水”这些名词。胡乱刷题和无脑背书,我费的力气只是无用功而已。而我的高考分数在却我预料之外,模拟考不过四百分的学生,高考时接近五百分,我竟然超常发挥了。不知道为什么,今早看到她的成绩单后心里会有一丝丝后悔:当初我改变一下方法,提升提升认知,或许……
我真的好奇怪,高考超常发挥依然会后悔。
后悔不止高考,这种反刍似乎已经成了习惯——当初背单词应该坚持下来,当初高一高二一定要多看书提升认知,当初就不应该放狠话……似乎只有我们用上“当初”这个词,就会获得对整个事件的全貌,却忘了,所有的“当初”都曾是“现在”或者“将来”,换句话说,完美只存在于理想,在现实中泛滥的永远是遗憾。
“完美”不可能是一种存在,它和“现实”中不断被压缩的空间,留给了我们后悔的机会。
我后悔很多事情,但我会为它们买单。我知道,如果我和过去的自己穿同一双鞋,听同一种声音,我依然会作出和他一样的决定。我无法批判过去任何一刻的自己。
当然,我会再次回到现实,我得面对这七零八落的生活,而当我的思绪回到过去开始幻想时说明,我后悔了——我那时候选择放纵自己,如今追悔莫及。
假如,世界上出现了一台机器,我们可以给十年前的自己发送三条短信,你会打算和ta说些什么?
问我的话,我会等,等来自十年后的自己的短信。
我的意思是,至少我们不能失去锐气和热度。后悔大概会带来两种结果,要么我会被它禁锢在过去,要么它会成为我的动力。
共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