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曾与一友人辩论世事。友言:世事自有其命,守命而自通。我言:世事维艰,知之而改命。
之所以有此言论,皆是因为我向来认为,人的一生,不应该是虚耗的,也不应该是平庸的,无论如何至少是应该寻求精彩的。而在经历了社会的现实之后,我才终于又进一步认识到,人世间之诸般事情,幻想容易,决断也容易,要真正的行动起来,却是极难极难。
毕竟世事维艰这四个字,绝不是我于无聊之时虚打嘴炮胡诌出来的,而完全是千千万万先贤,对真实的人生经验的凝练总结。
窃以为,世事维艰。首先便是难在大势所趋。社会需要的是庸俗的凡人,你却偏要逆势而为,那么,你的最终结局,自是不言而喻的。顺之者昌,开网店,搞直播,顺势使自己金钱无竭,而终成只谈酒肉的庸人;而你却偏要追求一杯清茶掩卷的苦修,又未必真是君子,你不逆之者亡,又该谁去亡呢?
其次是难在个人局限。人之所以成或者败,不处乎古人云,天时、地利、人和,这三事协调与否。要想不受前之所言之时代所局限,个人必须有超凡能力。否则,三者只要缺少一个维度,便是有败无成。惜乎,当下中国之教育体制,实无半点真作用,倒像是八股复兴,使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有此环境,欲成事者便极难伸展,君不见今日中国之富有者,青年几无上榜?上榜者宁无种乎?而我国中之所谓专家学者政治家,又何有济世利民之区区情怀,不过体制内酒囊饭袋罢了。如此世道,岂不让人呜呼?如此世道,民所能习者无非末业,民所能欲者无非酒肉,岂是共产主义之理想国。
再者,兴趣爱好之所从也。以我为例,先前尝数次务工,没有一次可谓完美,若依某些人言,则必定是废物无疑。然而我之欲辩言者,诚不闻古话有所云,术业有专攻。使吾之所惑者政史,吾之所以解者地理与文学。依常理而言,此中之各种研究,于国家民族之作用,又岂是区区俗技生计而能比拟,然而现实是,生计之不存,又如何使研究精进。况今人重名实利,不讲究文化,虽然也是术业有专攻,然而此业现今俨然已沦为末流,试问今同有此好,走应试考试之路而不通如我者,将欲何往?能向何栖?而我堂堂中华,人虽众多无匹,论才皆庸,论德皆伪,论学皆哂,长此以往,以历史之眼光,则我辈眼前之区区繁华,又如何能够长久,一切不过是因果循环,终究又是重蹈覆辙……
诚如今日之结论,世事维艰,其无解乎?其躺平乎?其恶婚乎?以为无外乎仍荀子劝学篇言,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古训亦有一言,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则如今之事,道理已明。尽人事,知天命,努力而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