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无阿弥陀佛。同学们好。
《观经疏楷定记》第九十六讲。
问:《大经》愿文,念佛为宗,其义可然。今经何文,亦以此法为宗要耶?
通过上面的解释,理解了《大经》四十八愿的愿文是以念佛为宗,这个道理是不错的。但是,“今此《观经》,即以观佛三昧为宗,亦以念佛三昧为宗”,在《观经》的经文中哪里是说“以念佛三昧为宗”呢?
答:岂前不言,第七观初(玄义玄义);又不言耶,两门意义(玄义文义);又不言耶,散门正因(文义玄义)?皆可思知。
这段话是《楷定记》显意上人给出的答案,答案列了三处:
第一,在第七观初,就是“华座观”一开始“无量寿佛住立空中”,这里是显示念佛为宗。“无量寿佛住立空中”就是“人法并彰”,显示阿弥陀佛本身的存在就是众生的“除苦恼法”,也就是“‘阿弥陀佛’者,即是其行”。
韦提希夫人领悟到了弥陀本愿救度的慈悲,当下至诚归命顶礼,得证无生法忍。韦提希夫人向无量寿佛归命顶礼,这叫作“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的当下、当体就证得无生,所以这里就显示了念佛三昧为宗。因为整个场景的内涵意义就是这一句“南无阿弥陀佛”。而整部《观经》的“得益门”在哪里得到利益?就在第七观初,所以它也是整部《观经》的宗旨。
这重意义叫作“玄义玄义”,是玄义当中的玄义,是最深的,是究竟的玄义。
第二,“又不言耶,两门意义”,“两门”就是定散两门。定散两门总体的意义是标示“念佛三昧为宗”,就像善导大师所说的“定散文中,唯标专念名号得生”。定善门和散善门所指引的方向是归入专念弥陀名号,这称为“玄义文义”。它是玄义,不过是由文义所探明出来的玄义,不像第七观初是玄义之玄义。
所谓“玄义文义”,不是从文面上直接说定善门、散善门,说念佛往生,而是里边有这个意思,所以叫作“两门意义”。这重意义也因此叫作“玄义文义”。
第三,举出“散门正因”,就是在“三辈观”释散门当中的“三心正因文”。
“三心正因”是:
一者至诚心,二者深心,三者回向发愿心。
具三心者,必生彼国。
解释“三心”是通摄九品,也亘于定散,就是定善十三观、散善三福九品都是以“三因”为正因。“三因”其实就是念佛之心,所以又叫作“三心”。“三心”讲的是什么呢?就是念佛之心要至诚,要深信,要回向发愿。“三心”也是以“南无阿弥陀佛”六字为体,所以“三心”就是专修念佛之心。既然“三心”总摄定散二善、三福九品,是往生的共通之因,当然就标示着《观经》的十六观是以念佛为宗。
这重意义的解释角度相当于“文义玄义”。所谓“文义”,是指直接从经文当中就能解释出来的。比如有的人解释《观经》,因为“三心”的经文出在上品上生,所以就把“三心”限定在上品上生,不通于九品,也不摄定善,这样就没有解释出玄义。
另外,如果“三心”不能归到以“南无阿弥陀佛”六字为体,不能像善导大师一样解释以“一心专念”为体,只是站在众生这一边,比如有人用《观经》的“三心”配合大乘戒律的“三心”,或者配合各宗各派所讲的“心”,或者配合其他经典所讲的“深心”等等,这样的解释就离开了阿弥陀佛的本愿,不是以净土的经教、净土的教理来解释净土。
《观经》的“三心”其实就是第十八愿的“至心、信乐、欲生”这三心,所以它纯然是专修念佛之心。如果没有看到这一层,就是连文义也都没有表达清楚,更不要说玄义了。
所以,括号里的“文义文义”,我觉得应该是写错了,应该是“文义玄义”,就是它虽然在文义当中,但是它展开到玄义,再解释出玄义,这样才能跟“宗”相应,因为“宗”不是局部的,是整体的。因为整部经是以念佛为宗,如果仅仅是在文句上解释,这个力量就弱了,是不够的,所以这里是“文义玄义”。
我们看下面举的几个例子,也能感受出来。下面举了三种义,这三种义都是“有人”的解释。
我想前面的玄义可能大家听起来觉得隔得很远,后面的三句,大家觉得讲的不错,其实后面所讲的比较浅。我们来看:
又一义云“第九观文”(云云)。彼文念佛虽似观念,望佛愿意,唯标称念,故云“亦以”(云云)。
前面问“今经何文,亦以此法为宗要”,“此法”指念佛。他就用“第九观文”回答。
“彼文”就是第九“真身观”之文,里面说到念佛——“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这个“念佛”表面看起来讲的是观念的念佛,但是以善导大师的解释是“望佛愿意,唯标称念”,所以讲“亦以”。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从第九观的经文来看,叫作“即以观佛三昧为宗”。因为第九观是整个十六观里面的最高峰,佛观的“真身观”,所以这里讲的念佛就叫作“即以观佛三昧为宗”,这里的念佛从经文来看讲的就是观佛。但是它的意义,“望佛愿意”是“唯标称念”。所以,从第九观就解释出第二种三昧:“亦以念佛三昧为宗”。
斯乃诸师诵文,未关其理。今开文义,深入意义,故彼开显此意义已,言结“广显念佛三昧竟”也。
诸师的解释只是依文面,对它内在深刻的道理没有关注到;善导大师的解释不仅从文意上解释,而且把文面的意义彻底深入地展开,深入到内在的根本意义。所以就“念佛”的意义展开之后,最后总结一句“广显念佛三昧竟也”,这就是把“观佛”解释为广泛地显示念佛三昧的意思。
他举出善导大师解释的“真身观”,说明这里文字上是观佛三昧为宗,但实际的意义是念佛三昧为宗。为什么?因为善导大师说了“广显念佛三昧竟”。大家看《观经疏》的原文,在《圣教集》613页,我们先从经文开始看:
无量寿佛,有八万四千相;一一相中,各有八万四千随形好;一一好中,复有八万四千光明;一一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
这里讲的“念佛”到底是什么样的念佛呢?诸师认为这里的念佛就是“观念”的念佛,因为第九“真身观”就是观阿弥陀佛的真身,所以就依文句、文面解释为观念的念佛。但是,善导大师是“望佛愿意”,也不否定就没有“观念”,完全不讲“观念”,而是说“观念”的念佛是表面的,内在“望佛愿意”是指向称念的。所以下面特别设了问答:
问曰:备修众行,但能回向,皆得往生;何以佛光普照,唯摄念佛者,有何意也?
答曰:此有三义。
一明亲缘。众生起行,口常称佛,佛即闻之;身常礼敬佛,佛即见之;心常念佛,佛即知之。众生忆念佛者,佛亦忆念众生,彼此三业不相舍离,故名亲缘也。
这当中讲的念佛就包括身、口、意三业,口业是称佛名,身业是礼敬佛,心业是忆念佛,这都不讲“观念”的念佛,讲的是称念。
二明近缘。众生愿见佛,佛即应念现在目前,故名近缘也。
三明增上缘。众生称念,即除多劫罪;命欲终时,佛与圣众自来迎接,诸邪业系无能碍者,故名增上缘也。
这也是讲称念。所以,这里的念佛,善导大师都解释为“称念”的念佛。
自余众行,虽名是善,若比念佛者,全非比较也。
是故诸经中,处处广赞念佛功能。
那么这里的念佛又指什么呢?下面举了三部经,就是净土三经:
如《无量寿经》四十八愿中,唯明专念弥陀名号得生。
这里的“念佛”就是专念弥陀名号。
又如《弥陀经》中,一日七日专念弥陀名号得生;又,十方恒沙诸佛证诚不虚也。
又,此经定散文中,唯标专念名号得生。此例非一也。
引用了三部经,都是专念弥陀名号。
最后总结:
广显念佛三昧竟。
所谓“广显”,不仅在《观经》的“真身观”这一处讲念佛三昧,说“念佛众生摄取不舍”;在整部《观经》,乃至诸经《无量寿经》《阿弥陀经》等,“处处广赞念佛功能”。
他举出这一段,标示念佛三昧为宗,应该说这个解释也是不错的,下面会有评论。
又一义云“下辈观文”(云云)。
“下辈观文”是指下品上生、下品中生、下品下生,这三品往生都直接说到了称念南无阿弥陀佛,闻南无阿弥陀佛名号,所以“下辈观文”是说念佛三昧为宗。
下辈观是十六观的总结,在十六观最后,应该显露真章了。
又一义云“流通分文”(云云)。
“流通分文”就是:“佛告阿难:‘汝好持是语,持是语者,即是持无量寿佛名。’”
我们可以翻到《圣教集》180页,看流通分文:
尔时阿难即从座起,白佛言:“世尊,当何名此经?此法之要,当云何受持?”
整部《观经》十六观讲完之后,阿难代替我们向佛提了两个问题,这两个问题都很重要。第一个问这部经的名称叫什么。因为有了“名”,就可以总摄一部经的全体。第二个问这部经的宗要是什么,关键、要点、最重要的在哪,怎么受持这部经。因为闻到经之后就是要依教奉行。说得这么广泛,三福九品、十六观,最重要的在哪里呢?所以这两个问题跟我们密切相关。
佛先答“当何名此经”:
佛告阿难:“此经名《观极乐国土无量寿佛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亦名《净除业障生诸佛前》。汝当受持,无令忘失。
这两个经名,一个是就观佛三昧来说的,一个是就念佛三昧来说的。
下面这一科叫“念观比较”。虽然讲了两种,到底哪一个更殊胜呢?先比较:
行此三昧者,现身得见无量寿佛及二大士。
这是观佛三昧。
下面是念佛三昧:
若善男子及善女人,但闻佛名、二菩萨名,除无量劫生死之罪,何况忆念!
所以,比较显胜,显示念佛三昧更殊胜。这是回答要如何受持。
下面是“绝赞念佛”,前面的“念观”还是可以比较的,下面就不能比了:
若念佛者,当知此人,则是人中芬陀利华;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为其胜友;当坐道场,生诸佛家。
接下来这一科是“唯嘱持名”。前面问如何受持,“此法之要,当云何受持?”此法之要虽然有观佛和念佛,但是要中之要是念佛。何以知?“但闻佛名、二菩萨名,除无量劫生死之罪,何况忆念!若念佛者,当知此人,则是人中芬陀利华;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为其胜友;当坐道场,生诸佛家。”这样“比较显胜”“绝赞念佛”之后,把要中之要付嘱给阿难,说:
佛告阿难:“汝好持是语,持是语者,即是持无量寿佛名。”
这句话是整部《观经》最后的结尾,释迦牟尼佛最后一锤定音,后面佛就没有再说话了。佛说完了,这后面的内容都是描述的话:
佛说此语时,尊者目犍连、尊者阿难及韦提希等,闻佛所说,皆大欢喜。
所以,整部《观经》最后的总结论就是“持无量寿佛名”。有人举出这段文,作为念佛三昧为宗的证明,这也说得过去,也挺好。
下面《楷定记》加以评语:
此皆一义,无容是非,但未知有玄义分耳,思之。
前面的三种解释都有合理性,都说得通,不能说它是错误的,叫作“无容是非”。不过略有不足,因为这三种解释都是在文义上、具体的文句来说的,还没有站在玄义的高度,所以还是比较局部,比较琐碎的。
接下来继续问:
问:有云“今言念佛为宗,不取称念。称名浅行,不足为宗。深论宗致,必趣极果,称名成佛不应理故,故取心念佛智为宗。口称三昧,且论方便,不即以彼为真宗体”。此义云何?
“念佛为宗”祖师说得很清楚,当然不会反对,而且在前面这些问答中也已经解释多重了。不过他另出歧义,认为这里的念佛不是简简单单的口称佛名。为什么这样想呢?他认为口称佛名是浅行,很浅,没有什么深刻的道理,也不需要有悟境,很容易,谁都能念,所以口称不足为宗。为什么不足为宗呢?因为“宗”一定要能达到极果。通论的“宗”就是因果为宗,“因”一定要达到极果,极果就是成佛。作为净土大乘的经典,最终趋向的果就是成佛。如果以称名解释念佛,以称名作为因,作为念佛三昧,以念佛为宗,那是不是说称名就要成佛呢?称名成佛不符合道理,因为称名是浅行。
所以他说“是的,是念佛三昧为宗。但这里的念佛三昧可不是称名,是什么呢?是‘心念佛智为宗’,不是口称的称念,是心里的心念;不是念佛名,是念佛智。心念对应口称,佛智对应佛名”。
善导大师讲的念佛三昧,就是口称佛名为宗。他说念佛三昧是念佛为宗,但称名是浅行,应该是“心念佛智为宗”,心念佛智,当然成佛为果,这是讲得通的。
为什么文字上说到口称三昧呢?“且论方便”,暂且是一种方便说,并不是以口称三昧当即、当体作为真宗之体。什么叫真宗?就是得真实成佛利益的宗。他的意思是说,仅仅是口称三昧浅行达不到成佛的效果,所以口称怎么能成为真宗之体呢?首页
顶部
03:11 / 49:29
播放列表
课程资料
南无阿弥陀佛。同学们好。
《观经疏楷定记》第九十六讲。书请翻到94页。
我们看最下面的问答:
问:《大经》愿文,念佛为宗,其义可然。今经何文,亦以此法为宗要耶?
通过上面的解释,理解了《大经》四十八愿的愿文是以念佛为宗,这个道理是不错的。但是,“今此《观经》,即以观佛三昧为宗,亦以念佛三昧为宗”,在《观经》的经文中哪里是说“以念佛三昧为宗”呢?
答:岂前不言,第七观初(玄义玄义);又不言耶,两门意义(玄义文义);又不言耶,散门正因(文义玄义)?皆可思知。
这段话是《楷定记》显意上人给出的答案,答案列了三处:
第一,在第七观初,就是“华座观”一开始“无量寿佛住立空中”,这里是显示念佛为宗。“无量寿佛住立空中”就是“人法并彰”,显示阿弥陀佛本身的存在就是众生的“除苦恼法”,也就是“‘阿弥陀佛’者,即是其行”。
韦提希夫人领悟到了弥陀本愿救度的慈悲,当下至诚归命顶礼,得证无生法忍。韦提希夫人向无量寿佛归命顶礼,这叫作“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的当下、当体就证得无生,所以这里就显示了念佛三昧为宗。因为整个场景的内涵意义就是这一句“南无阿弥陀佛”。而整部《观经》的“得益门”在哪里得到利益?就在第七观初,所以它也是整部《观经》的宗旨。
这重意义叫作“玄义玄义”,是玄义当中的玄义,是最深的,是究竟的玄义。
第二,“又不言耶,两门意义”,“两门”就是定散两门。定散两门总体的意义是标示“念佛三昧为宗”,就像善导大师所说的“定散文中,唯标专念名号得生”。定善门和散善门所指引的方向是归入专念弥陀名号,这称为“玄义文义”。它是玄义,不过是由文义所探明出来的玄义,不像第七观初是玄义之玄义。
所谓“玄义文义”,不是从文面上直接说定善门、散善门,说念佛往生,而是里边有这个意思,所以叫作“两门意义”。这重意义也因此叫作“玄义文义”。
第三,举出“散门正因”,就是在“三辈观”释散门当中的“三心正因文”。
“三心正因”是:
一者至诚心,二者深心,三者回向发愿心。
具三心者,必生彼国。
解释“三心”是通摄九品,也亘于定散,就是定善十三观、散善三福九品都是以“三因”为正因。“三因”其实就是念佛之心,所以又叫作“三心”。“三心”讲的是什么呢?就是念佛之心要至诚,要深信,要回向发愿。“三心”也是以“南无阿弥陀佛”六字为体,所以“三心”就是专修念佛之心。既然“三心”总摄定散二善、三福九品,是往生的共通之因,当然就标示着《观经》的十六观是以念佛为宗。
这重意义的解释角度相当于“文义玄义”。所谓“文义”,是指直接从经文当中就能解释出来的。比如有的人解释《观经》,因为“三心”的经文出在上品上生,所以就把“三心”限定在上品上生,不通于九品,也不摄定善,这样就没有解释出玄义。
另外,如果“三心”不能归到以“南无阿弥陀佛”六字为体,不能像善导大师一样解释以“一心专念”为体,只是站在众生这一边,比如有人用《观经》的“三心”配合大乘戒律的“三心”,或者配合各宗各派所讲的“心”,或者配合其他经典所讲的“深心”等等,这样的解释就离开了阿弥陀佛的本愿,不是以净土的经教、净土的教理来解释净土。
《观经》的“三心”其实就是第十八愿的“至心、信乐、欲生”这三心,所以它纯然是专修念佛之心。如果没有看到这一层,就是连文义也都没有表达清楚,更不要说玄义了。
所以,括号里的“文义文义”,我觉得应该是写错了,应该是“文义玄义”,就是它虽然在文义当中,但是它展开到玄义,再解释出玄义,这样才能跟“宗”相应,因为“宗”不是局部的,是整体的。因为整部经是以念佛为宗,如果仅仅是在文句上解释,这个力量就弱了,是不够的,所以这里是“文义玄义”。
我们看下面举的几个例子,也能感受出来。下面举了三种义,这三种义都是“有人”的解释。
我想前面的玄义可能大家听起来觉得隔得很远,后面的三句,大家觉得讲的不错,其实后面所讲的比较浅。我们来看:
又一义云“第九观文”(云云)。彼文念佛虽似观念,望佛愿意,唯标称念,故云“亦以”(云云)。
前面问“今经何文,亦以此法为宗要”,“此法”指念佛。他就用“第九观文”回答。
“彼文”就是第九“真身观”之文,里面说到念佛——“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这个“念佛”表面看起来讲的是观念的念佛,但是以善导大师的解释是“望佛愿意,唯标称念”,所以讲“亦以”。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从第九观的经文来看,叫作“即以观佛三昧为宗”。因为第九观是整个十六观里面的最高峰,佛观的“真身观”,所以这里讲的念佛就叫作“即以观佛三昧为宗”,这里的念佛从经文来看讲的就是观佛。但是它的意义,“望佛愿意”是“唯标称念”。所以,从第九观就解释出第二种三昧:“亦以念佛三昧为宗”。
斯乃诸师诵文,未关其理。今开文义,深入意义,故彼开显此意义已,言结“广显念佛三昧竟”也。
诸师的解释只是依文面,对它内在深刻的道理没有关注到;善导大师的解释不仅从文意上解释,而且把文面的意义彻底深入地展开,深入到内在的根本意义。所以就“念佛”的意义展开之后,最后总结一句“广显念佛三昧竟也”,这就是把“观佛”解释为广泛地显示念佛三昧的意思。
他举出善导大师解释的“真身观”,说明这里文字上是观佛三昧为宗,但实际的意义是念佛三昧为宗。为什么?因为善导大师说了“广显念佛三昧竟”。大家看《观经疏》的原文,在《圣教集》613页,我们先从经文开始看:
无量寿佛,有八万四千相;一一相中,各有八万四千随形好;一一好中,复有八万四千光明;一一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
这里讲的“念佛”到底是什么样的念佛呢?诸师认为这里的念佛就是“观念”的念佛,因为第九“真身观”就是观阿弥陀佛的真身,所以就依文句、文面解释为观念的念佛。但是,善导大师是“望佛愿意”,也不否定就没有“观念”,完全不讲“观念”,而是说“观念”的念佛是表面的,内在“望佛愿意”是指向称念的。所以下面特别设了问答:
问曰:备修众行,但能回向,皆得往生;何以佛光普照,唯摄念佛者,有何意也?
答曰:此有三义。
一明亲缘。众生起行,口常称佛,佛即闻之;身常礼敬佛,佛即见之;心常念佛,佛即知之。众生忆念佛者,佛亦忆念众生,彼此三业不相舍离,故名亲缘也。
这当中讲的念佛就包括身、口、意三业,口业是称佛名,身业是礼敬佛,心业是忆念佛,这都不讲“观念”的念佛,讲的是称念。
二明近缘。众生愿见佛,佛即应念现在目前,故名近缘也。
三明增上缘。众生称念,即除多劫罪;命欲终时,佛与圣众自来迎接,诸邪业系无能碍者,故名增上缘也。
这也是讲称念。所以,这里的念佛,善导大师都解释为“称念”的念佛。
自余众行,虽名是善,若比念佛者,全非比较也。
是故诸经中,处处广赞念佛功能。
那么这里的念佛又指什么呢?下面举了三部经,就是净土三经:
如《无量寿经》四十八愿中,唯明专念弥陀名号得生。
这里的“念佛”就是专念弥陀名号。
又如《弥陀经》中,一日七日专念弥陀名号得生;又,十方恒沙诸佛证诚不虚也。
又,此经定散文中,唯标专念名号得生。此例非一也。
引用了三部经,都是专念弥陀名号。
最后总结:
广显念佛三昧竟。
所谓“广显”,不仅在《观经》的“真身观”这一处讲念佛三昧,说“念佛众生摄取不舍”;在整部《观经》,乃至诸经《无量寿经》《阿弥陀经》等,“处处广赞念佛功能”。
他举出这一段,标示念佛三昧为宗,应该说这个解释也是不错的,下面会有评论。
又一义云“下辈观文”(云云)。
“下辈观文”是指下品上生、下品中生、下品下生,这三品往生都直接说到了称念南无阿弥陀佛,闻南无阿弥陀佛名号,所以“下辈观文”是说念佛三昧为宗。
下辈观是十六观的总结,在十六观最后,应该显露真章了。
又一义云“流通分文”(云云)。
“流通分文”就是:“佛告阿难:‘汝好持是语,持是语者,即是持无量寿佛名。’”
我们可以翻到《圣教集》180页,看流通分文:
尔时阿难即从座起,白佛言:“世尊,当何名此经?此法之要,当云何受持?”
整部《观经》十六观讲完之后,阿难代替我们向佛提了两个问题,这两个问题都很重要。第一个问这部经的名称叫什么。因为有了“名”,就可以总摄一部经的全体。第二个问这部经的宗要是什么,关键、要点、最重要的在哪,怎么受持这部经。因为闻到经之后就是要依教奉行。说得这么广泛,三福九品、十六观,最重要的在哪里呢?所以这两个问题跟我们密切相关。
佛先答“当何名此经”:
佛告阿难:“此经名《观极乐国土无量寿佛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亦名《净除业障生诸佛前》。汝当受持,无令忘失。
这两个经名,一个是就观佛三昧来说的,一个是就念佛三昧来说的。
下面这一科叫“念观比较”。虽然讲了两种,到底哪一个更殊胜呢?先比较:
行此三昧者,现身得见无量寿佛及二大士。
这是观佛三昧。
下面是念佛三昧:
若善男子及善女人,但闻佛名、二菩萨名,除无量劫生死之罪,何况忆念!
所以,比较显胜,显示念佛三昧更殊胜。这是回答要如何受持。
下面是“绝赞念佛”,前面的“念观”还是可以比较的,下面就不能比了:
若念佛者,当知此人,则是人中芬陀利华;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为其胜友;当坐道场,生诸佛家。
接下来这一科是“唯嘱持名”。前面问如何受持,“此法之要,当云何受持?”此法之要虽然有观佛和念佛,但是要中之要是念佛。何以知?“但闻佛名、二菩萨名,除无量劫生死之罪,何况忆念!若念佛者,当知此人,则是人中芬陀利华;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为其胜友;当坐道场,生诸佛家。”这样“比较显胜”“绝赞念佛”之后,把要中之要付嘱给阿难,说:
佛告阿难:“汝好持是语,持是语者,即是持无量寿佛名。”
这句话是整部《观经》最后的结尾,释迦牟尼佛最后一锤定音,后面佛就没有再说话了。佛说完了,这后面的内容都是描述的话:
佛说此语时,尊者目犍连、尊者阿难及韦提希等,闻佛所说,皆大欢喜。
所以,整部《观经》最后的总结论就是“持无量寿佛名”。有人举出这段文,作为念佛三昧为宗的证明,这也说得过去,也挺好。
下面《楷定记》加以评语:
此皆一义,无容是非,但未知有玄义分耳,思之。
前面的三种解释都有合理性,都说得通,不能说它是错误的,叫作“无容是非”。不过略有不足,因为这三种解释都是在文义上、具体的文句来说的,还没有站在玄义的高度,所以还是比较局部,比较琐碎的。
接下来继续问:
问:有云“今言念佛为宗,不取称念。称名浅行,不足为宗。深论宗致,必趣极果,称名成佛不应理故,故取心念佛智为宗。口称三昧,且论方便,不即以彼为真宗体”。此义云何?
“念佛为宗”祖师说得很清楚,当然不会反对,而且在前面这些问答中也已经解释多重了。不过他另出歧义,认为这里的念佛不是简简单单的口称佛名。为什么这样想呢?他认为口称佛名是浅行,很浅,没有什么深刻的道理,也不需要有悟境,很容易,谁都能念,所以口称不足为宗。为什么不足为宗呢?因为“宗”一定要能达到极果。通论的“宗”就是因果为宗,“因”一定要达到极果,极果就是成佛。作为净土大乘的经典,最终趋向的果就是成佛。如果以称名解释念佛,以称名作为因,作为念佛三昧,以念佛为宗,那是不是说称名就要成佛呢?称名成佛不符合道理,因为称名是浅行。
所以他说“是的,是念佛三昧为宗。但这里的念佛三昧可不是称名,是什么呢?是‘心念佛智为宗’,不是口称的称念,是心里的心念;不是念佛名,是念佛智。心念对应口称,佛智对应佛名”。
善导大师讲的念佛三昧,就是口称佛名为宗。他说念佛三昧是念佛为宗,但称名是浅行,应该是“心念佛智为宗”,心念佛智,当然成佛为果,这是讲得通的。
为什么文字上说到口称三昧呢?“且论方便”,暂且是一种方便说,并不是以口称三昧当即、当体作为真宗之体。什么叫真宗?就是得真实成佛利益的宗。他的意思是说,仅仅是口称三昧浅行达不到成佛的效果,所以口称怎么能成为真宗之体呢?
观、念二宗问答摘自《楷定记》96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