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6755753/e1260eaa021640a4.jpg)
著名投资人徐小平曾说过一个观点:在人生大事上,要学会运用经济学思考模型。
人生大事是个很泛的概念,让人摸不着头脑,但用了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后,我们看问题的角度就豁然开朗了。 by 小春姐
1. 领导做得比你好的事情,为什么依然还要你做
相信大家在职场中,都会有这样的疑问:
为什么明明这件事情,领导比你做得更好,用的时间更快,那为什么他还是宁愿让你多花一倍甚至是更多的时间来做?
我曾经在银行工作了三个月,负责过账目核算的工作,一份常规的账目表,刚工作不久的我需要2个工作日才能完成,而我的领导只需要2个小时。显然,领导在账目核算这件事情上,工作效率比我高10倍。
那么,如果这么看,是不是所有的账目核算都应该由领导来做呢?
其实不对,我的领导如果花2个小时来做账目核算,那就意味着他要放弃其他的工作。而领导的工作岗位,2个小时能给我们支行带来100万元的存款业绩。但我无论如何也不能在2天内完成100万元的存款业绩。
所以,即使领导做得比我好,但这些工作还是得我来做,事情应该交给机会成本更低的人,这就是比较优势。
2. 比较优势是个什么优势?
那,其实这个比较优势是个什么优势?
我给大家举个例子:
当你的家人在准备年夜饭的时候,会让家里做饭最好吃的人来做每一道菜吗?
如果你的家庭规模很小,也许一个人可以完成整个晚餐;但是如果你有一个大家庭,就需要好几个人来完成晚餐。
比如,我奶奶是家里最有经验的厨师,但洗青菜、剥蒜头等等这些简单的任务总是会由我们小孩子来完成。
这是因为我们在这件事上比奶奶做得更好吗?并不是这样的。
虽然奶奶在年夜饭的每一项准备工作上都特别拿手,但,因为我们在洗青菜、剥蒜头等等这些简单的任务上有比较优势(因为我们做年夜饭更加不拿手),这样就能让奶奶有时间去做炒菜、煲汤这些更重要的事情了。
说到这里,我们会发现,“比较优势”能够让你在纠结创业还是打工,去健身还是看电影的选择上更有科学性,让我们达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3. 为什么说“穷”是职场新人的比较优势?
假设你是一个刚进入职场的新人,应聘一个叫“市场分析专员”的职位,你会在简历上写个人优势是学历、擅长找资料、了解行业、细心等等。
其实,这些根本不是你的优势,一个职场新人,对这个行业上下游、对客户一无所知,凭什么觉得收集资料的能力就比有经验的人强?
但最后能够得到这份工作,其实凭借的是你的“比较优势”——即一穷二白,没有钱,没有经验。
因为没有经验,你的时间价值就低;因为缺钱,你才愿意接受低薪的工作。
公司就是一群人之间的合作组织,大部分职场新人只有凭借这个“比较优势”,才有机会进入职场,参与到合作中来。
所以,这段低成本的新人期是一个短暂而重要的时间窗口,这段时间,穷是资本。
不过,这个“比较优势”随着你升职、加薪,就不复存在了。所以,在职场前3年,你必须完成两项任务:
通过与他人的合作与交换,补充你现在最稀缺的能力;
以此形成你下一个“比较优势”。
最后问大家一个问题,如果人永远不会死,那会怎样?
我的答案是——这个世界将永远停止前进。
因为人如果永远不会死,就意味着每个人都拥有无限的时间,那么,今天工作不如明天工作,明天工作不如永远不工作。
在这个社会上,学历、财富、权力、名誉、颜值、才华等等所有的资源都可以从比较优势变成没有优势,只有时间不会,它永远是比较优势,而且越来越“稀缺”。
所以,其实为了业绩和升职的机会而加班熬夜、为了与同事的矛盾而暗自生闷气、为了玩游戏而放弃了学习……一边努力提高时间利用效率,一边拼命刷生命值,这恐怕是我们这辈子做过的,最不划算的事。
作者介绍:小春姐,50万人关注的生涯规划师,曾任职上市公司,某知识付费平台千万级变现项目负责人,新晋创业者,马拉松边缘选手。
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进击的小春姐」,查看更多文章。
回复「书单」,获取每周两次实体书赠送活动抽奖入口。
回复「课程」,给你赠送直播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