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读书笔记
物种和个体的生存之道——读《人类简史》

物种和个体的生存之道——读《人类简史》

作者: LukeInside | 来源:发表于2017-03-25 23:31 被阅读99次

    最近尤瓦尔·赫拉利的《人类简史》变得非常流行。我对畅销书通常敬而远之,但经过身边人的推荐和介绍,这本书的宏观历史和独到角度开始引起我的兴趣。这礼拜读完《黄金时代》,于是随手翻起《人类简史》,从此欲罢不能。

    书中有个观点很有意思,说农业时代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骗局。智人从流动性的采集社会逐渐转变到定居性的农业社会,看似是让物质条件更有保障了,但却造成了人类生存质量的大幅下降。与其说是人类学会了种植小麦,不如说是小麦“驯化”了人类。

    何出此言?

    过去在采集社会,人类的进食范围很广,营养摄取丰富,并且因为长期迁移和多来源的进食习惯,对旱灾、虫灾等自然灾害有更强的抵御能力。

    到了农业社会,大面积的土地用来种植小麦等农作物,而人们为了照料它们不得不长期定居,这打破了几百万年来智人的生活习惯。

    首先,机械繁重的农活导致脊椎病的普及;集体定居导致传染病蔓延。其次,人类的饮食习惯从多种营养摄取源变成了高度依赖少数几种主食。

    而农业社会也导致智人的工作量急剧攀升。采集时代的智人很多时候是相当清闲的,研究估算他们每天最多花费5个小时的时间来采摘,剩下的时间就可以休息。而在农业社会里,人们每天要忙活至少5、6个小时来除草、灌溉,圈养家禽。

    除此之外,定居的部落更容易招致抢劫,所以人们还要花费更多时间来建立防御措施。

    作者的核心思想是农业社会的到来其实降低了人类的生活水平。

    这似乎有悖于常理。历史事实是,人类自从进入了农业社会,人口就加速增长,同时文化、社会、制度也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完善起来。人类的活动范围变得更广阔也更稳定。换句话说,进入农业社会之后,人类赢得更多生存的空间。

    但作者敏锐地指出,物种的生存态势不等于物种中每个个体的生活状态。很显然的例子是,家鸡、猪、羊、牛等少数几个物种由于满足了人类社会的需要,而慢慢遍布全球。从基因拷贝数量的角度来说,它们无一不是繁衍成功的典范。但实际上这些动物个体的生活却是最悲惨的,或失去自由,或被迫从事违背天性的劳动,或被杂交出奇奇怪怪的种群。这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物种的繁衍无比成功,同时个体的生存却异常凄惨。

    人类何尝不是如此。不仅是农业社会,之后的工业社会、信息社会,每一次技术进步看似可以解放人们的工作时间,减少劳动时间,创造更多闲暇,但最终却还是让人们更加劳累。

    比如,机器替代了人的劳动,助长了资本主义的兴盛,把人们领入娱乐和消费主义时代。最后我们却被娱乐和消费绑架,更拼命地赚钱,沦为纯粹的“劳动社会”。再比如,社交网络省去了写信和寄信的繁琐过程,也省去了大量时间成本,最后却让我们掉进令人窒息的社交圈。遑论互联网带来的信息爆炸,让资讯唾手可得,又让多少人变得无所适从。

    之所以从古至今一直有人在怀念古代社会的田园诗歌,就是因为从某种程度上说,人类个体的生存状态的确没比过去好到哪儿去,有时甚至更糟。而崇古思想之所以显得矫情,也是因为人类作为一个物种的生存态势,的确比过去的时代要进步太多。只是物种的昌盛不等于个体生活状态的改善。

    我知道自己一直在唱技术进步和未来社会的颂歌。但也须时时留意,这些光鲜亮丽的进步最后能否真的惠及每个活生生的个体。谨记任何进步都应当最终服务于人,而不是相反。


    后记:最近决定开始随手记录一些思考和心得,哪怕篇幅短小也没关系。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物种和个体的生存之道——读《人类简史》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lkho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