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饭时分,周老师对我说,她去邮政局,里面的工作人员问她认不认识他,周老师说,你戴着口罩,我怎么认识。
我听到这里,就说,是不是蔡司令?他接下来就是要问你,你们学校的wyj老师现在怎么样了,身体好吗,是不是?
周老师说,是的,是这样的。
我说,他上次已经去问过胡老师同样的问题了。胡老师直接对他说,你这么想w老师,为什么不直接自己去看她?
蔡司令说,我混得不好,不好意思去见她。
其实疫情期间,他想见我,也进不了校园。
不过,蔡司令的样子却再次浮现出来。
七八年前,蔡司令和我儿子同班。我要求学生每天写日记,然后每次都把他们日记中的金句找出来,输入电脑打印出来,张贴交流。
蔡司令的成绩是班上倒数的,但这并不影响我欣赏他。他的日记有一种天然的幽默,我称其为蔡氏幽默。每次改作业都十分期待读他的日记,每次都看得我忍俊不禁。我在班上表扬他,他也非常享受,也很得意。我们之间似乎有一种默契,我期待看他的日记,他也期待着我的表扬。后来,因为我的“过分”宣传,惹得同学们为了先睹为快而竞相抢夺他的日记本,可怜的本子竟然“尸首分离”!
其实,我只教了他一年,他后来转学了。这仅仅的一年,却能让学生惦记牵挂这么多年,也是值得欣慰的事了。
我想,人的天性应该是希望自己被认可被肯定的。每个人都希望得到来自身边人的真诚的赞美。
我是个喜欢在刺上寻花的人,我寻找着学生身上一切可以赞美的优点,哪怕它微小得不值一提抑或是连学生本人都没有意识到。
想起第一届学生cyj,当年,他的班主任指着他的鼻子说,你这样的人,一无是处,有谁会表扬你?他轻轻地嘀咕了一句,语文老师表扬过我。
这个场景是班里学生后来和我说的。我深深意识到赞美一个人的重要性。联想自己小时候,母亲从来都没有表扬过自己,哪怕自己事事拿第一。这让我很困惑,也很失落,似乎我所有的努力,在她眼里就像是空气一样。我的不够自信有一半原因是母亲的沉默与冷漠造成的。
想起自己以前的日记《被骂的米饭先烂》。米饭尚且如此,更何况人呢。谁都渴望被肯定被认可被赞美,大人尚且喜欢听溢美之词,更何况小孩呢。在真诚的赞美中成长起来的孩子,真的一生都会有自信。
家长,老师,改变我们那擅长的花下寻刺的本领吧。不要吝啬你们的赞美!你的一句暖人心扉的话可能会改变他一天的心情,也有可能是一生的心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