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老子著有《老子》一書,春秋戰國時期一面世便在全社會廣泛傳播,成為諸子之源。到了西漢時期,老子思想更為盛行。
《老子》一書有《道德經》或《老子五千文》之稱。眾多研究者認為,《老子》一書最早並不分章節,亦無《道德經》之稱。西漢司馬遷說到:“著書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餘言”,開始有上、下篇和“道德”之說,但並沒有稱書名為《道德經》。漢代開始有人將《老子》一書分做道、德二經,唐代始有《道德經》之稱。從《老子》原書來看,道篇並非以道為主題,德篇也並非以德為主旨,章節的排列並不系統,甚至有點雜亂無章。所以,稱作《道德經》是有問題的,只是後世缺少分析而一味地以訛傳訛,才出現了今天的誤區。著名國學大師南懷瑾先生在《老子他說》的前言中寫到:“現代一般人對《老子》一書,名之為《道德經》或《老子道德經》,因為這部書,前面部分論‘道’,後半部談‘德’,所以又有此別名,而且遠自漢、唐,就有此分法。據唐中宗景龍二年(西元708年)易州龍興觀建立的《道德經碑》,內容即是《老子》這部書,碑的正面刻的是《道經》三十七章,背面刻的《德經》四十四章。另外在《弘明集》所載牟子《理惑論》中,有‘所理正於三十七條,兼法老氏道經三十七篇’的話。由此可知,遠在漢代,已有人將《老子》一書分作道、德二經了。不過以《道德經》三字統稱《老子》一書的,可能自沿用唐代開始的習慣。”史學家呂思勉先生也曾說過:“《老子》原書,本無《道經》、《德經》之分,分章更系諸家隨意所為;讀者但當涵詠本文,自求條理,若一拘泥前人章句,則又滋紛糾矣。”雖不能斷定分章是否諸家“隨意”所為,但“涵詠本文,自求條理”,不拘泥於前人章句的確是閱讀《老子》一書的最佳方法。
關於《老子》一書,歷史上有諸多版本。
一是廣為流傳的傳世本(或叫“今本”、“通行本”等)。自《老子》問世以來,歷朝歷代比較著名的版本有:
1.西漢文帝時河上公的《老子章句》(亦稱《河上公章句》),初載於《隋志》。該書開始將全書分為《道經》(37篇)和《德經》(44篇)兩部分,合計為81篇,約5500字,並為各章命名。這大概是最早分章的版本。其解通俗簡要,流行甚廣,解讀多為修身養性、隱遁人世、求仙論道的方術之路。
2.三國曹魏正始(西元240—西元249)年間王弼的《老子道德經注》,初載於《隋志》。今傳底本為明萬歷年間張子象刻本。其文字文筆曉暢,解讀重在發現哲理、玄學思想的闡發義理之路。
3.其他具有一定影響的版本如漢代嚴遵本、唐代傅奕《古本老子》、唐代碑文和敦煌寫本等等,各有特點。據建國初期北京圖書館副館長、北京大學圖書館系主任王重民先生1927年著《老子考》一書所載,歷代各種校勘本、注疏本等多達450多種版本。
二是1973年湖南長沙馬王堆(西漢文帝時期的墓葬)出土的帛書《老子》。分有帛書甲本、帛書乙本兩個版本,均有上下篇之分,但均未分章節。大致為秦末漢初的抄本,抄寫於西元前206—西元前180年間,距今均兩千多年。其中甲本為篆書抄寫,因無忌諱應為秦末版本;乙本為隸書抄寫,諱“邦”不諱“恒”字,故應在漢高祖劉邦之後、漢孝文帝劉恒之前。兩個版本經文句型、虛詞用字等有一定區別。說明來源不同,代表漢初不同古本。乙本殘缺約649字,可用甲本補約384字。
三是1993年10月湖北荊門郭店楚墓(約西元前316—西元前278年間的楚墓)出土的竹簡《老子》。郭店墓葬時間距離老子在世約有300年左右,故竹簡本是歷史上所見《老子》的最早版本,總計有2190個字,文字十分古奧,亦不分章節,不分上下篇,順序編排稍微清晰一些,一起的章節往往有共同的主題,可見原貌一斑。根據簡本竹簡型制以及用字差異,該版本由各自獨立的甲、乙、丙三冊組成,抄寫年代也不相同。甲本年代最早,丙本晚出。三個本子內容幾乎沒有重複,章序、語序與今本大為不同。研究推斷,竹簡本可能是《老子》文本結構尚未固定的古逸書或節選本。各種版本的不同,說明極有可能在當時就有人在刻錄傳播過程中有所修改。
《老子》竹簡本和帛書的出土,在某種意義上改寫了《老子》的研究歷史。除去許多詞句不同之外,謀篇佈局就有許多需要重新探討之處。例如在流行的今本中,“道可道”作為第一章似乎是一個嚴密的體系。但是帛書的出土告訴我們,這個體系完全是後人設計的,並非原本。所以,不能人云亦云地把“道可道”作為全書第一章。再如今本分為八十一章,表面上看應九九之數。事實上,從帛書和竹簡來看,全書並無分章之作,所謂分章也都是後人的佈局,亦非原本。所以,分章的理解僅僅是為了閱讀方便,並非是邏輯順序。還有帛書甲乙兩個版本上、下篇排列順序也與今本完全不同,今本先道篇後德篇,帛書先德篇後道篇。帛書為何德經在前,道經在後?被譽為“現代玄奘”的著名精神哲學家徐梵澄先生在《老子臆解》中解釋到:“道大於德,明德易而知道難。”因此有學者認為《老子》一書不應稱作《道德經》,而應讀作《德道經》,如熊春錦先生所校注的《老子德道經》一書即用此名。根據全書宗旨,筆者認為還是直讀《老子》為好。
綜合比較三類版本,今本傳世本雖流傳最廣,版本眾多,但因後人改動較多而有失原文本義。故自河上公、王弼之下,至帛書、竹簡出土之前,歷朝歷代所有研究皆因版本問題有所偏頗,雖各有其價值也僅供參考。竹簡本雖歷史最早,大概最接近老子本義,但因殘缺太多而無法反映全書全貌,非專業人員無從研究。唯有帛書既距離老子時代較近,且版本內容較全,加上甲本與乙本的相互印證,應該是最接近《老子》的原書面貌。雖有錯章錯句錯字和散失的可能,也難免其中個別章句順序不清、缺乏內在邏輯的情況,但帛書已是最為近古的版本。“近古必存真”,越是近古的版本,其學術價值越高。所以目前學者研習《老子》,多以帛書為底本。這也是今人之榮幸。當然,如果再有新的考古發現,比如未來秦始皇陵的發掘,也許又將重寫《老子》的研究歷史。
綜上所述,《老子》一書大概非一人一時之作。但原創第一作者應為老子是毋庸置疑的。之後在一個相當長的時間裏,經由不同的人不斷積累、不斷修訂、不斷加工改造而成不同版本。既有合理的發揮,也有亂改的問題,再加上錯簡、漏簡等可能存在的情況,所以,後人所見很難是最早的原始版本。相比之下,還是帛書具有著明顯的研習價值。
(本文未完待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