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那一年,她二十六,他十九。促成两人结合的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在五十年代初期的农村,像她这么大的姑娘还未嫁出去,是很容易遭人议论的。倒不是她有什么先天的缺陷,或是挑花了眼,而是她有一个固执又迷信的外公。
她的母亲是当时少有的独生女,出嫁以后,放心不下自己的双亲,于是就把三岁的二女儿(也就是她)留在娘家,一来可以让外公外婆不那么寂寞,二来今后也好有个照应。
在那个困难时期,大山里的条件不好,生活极其艰难,但外公外婆尽自己的所能宠着她,她反而比其他留在父母身旁的兄弟姐妹过得更好。别人家的孩子多,常常吃不饱饭,而外公外婆从不舍得让她挨饿。
十四五岁的时候,她就出落成一个楚楚动人的大姑娘,适龄的小伙千方百计去接近她,媒人也踏破了她家的门槛,但都是无功而返。久而久之,就有一些吃不到葡萄的人,说出一些酸溜溜的话。
随着年纪一天天长大,曾经的玩伴都已经是三四个孩子的母亲,而她八字还没有一撇,自然是有些着急和难为情的。但那时候的人,自己一般做不了主,只能老老实实等待着家长的安排。
她的外公和父亲都相当迷信,凡是到她家提亲的人,务必要与她的生辰八字相符,否则一切免谈。
就这样挑挑拣拣,一晃就过去了十多年,她变成了一个老姑娘。周围什么难听的话都有人讲,她的外公就是不为所动,坚持要找到令他满意为止。
这时,正巧另一个小山村的他长到了十九岁,父母也开始为他张罗起了婚事,托了不少的媒人。已经在她家碰了几次钉子的媒人不甘心,又拿着他的生辰八字来到她家。她外公也不敢怠慢,及时放下手中的活,立即又捧起那几本他不知翻了几百遍的书。
媒人时刻关注着她外公的表情,见他紧锁的眉头慢慢舒展开来,脸上还有了一丝不易觉察的笑,心想这次大概是要成了,不由地就有些得意,开始在吹嘘做媒的成功之道。
外公不理会媒人,又专心致志地翻了好半天的书,最后是两眼放光,脸上笑成了一朵花。待合上书的时候,禁不住猛拍大腿,朝媒人高声喊道:“好姻缘!好姻缘呐!”
-2-
就这样,二十六岁的她和十九岁的他走到了一起,组成了当时并不多见的男小女大家庭。
虽然是先结婚后恋爱,但她贤惠温顺,做事有分寸,深得他和他的家人喜爱;他斯斯文文,看着一脸稚气,却也对她体贴,令她满意。这么多年的等待,终究还是值得。
同那个时期的大多数家庭一样,婚后的生活极其艰难,每天在生产队里起早贪黑地干活,却始终在温饱线上挣扎。但两人齐心协力,苦中便也能感觉到快乐。很快她们就有了自己的孩子。
因为从一开始,她就肩负了照顾外公外婆的责任,所以,嫁给他之后,他们就积极与生产队协商,试图把外公外婆的户口迁过来,再把老人家接来养老。生产队始终没有松口,事情便一直拖延着。
后来,她外公外婆年岁已高,身边不能没有人照顾。而他负责供养的他的老父亲已去世,她与他商量后,决定举家搬回她家生活,他从此便成了一个上门女婿。
外公外婆在她们的精心照料下,开开心心的活到了九十多岁,他和她也前后生下了四个孩子。白天,两人一起去生产队干活;收工回来,她操持家务,他则利用自己的打铁手艺,帮乡邻加工一些农具以补贴家用。日子虽清贫,却也不乏甜蜜。
-3-
然而,如同门前那曲曲弯弯的山路,有逐级而上的山顶,也有行至沟壑处的低谷,一路艰难而曲折 。
先是一手将她抚养长大,疼她爱她的外公外婆去世,让她觉得再没有了依靠,同时还欠下了一些债务。孩子们还小,再没有人帮她照看;挣钱的机会少得可怜,他们还得一点点从牙缝里省。
好不容易大女儿长到了十岁,可以帮着照看一下弟弟妹妹,也可以帮着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可是,她那一直未嫁的大姐却在这时向她开口,请求她将大女儿过继给自己。
说来她的大姐也挺苦,活到了四十岁,父亲始终没有帮她找到一个八字相合的人,村里同龄的那些姐妹都快当奶奶了。要强的大姐干脆就不打算嫁人,想着从妹妹这过继一个孩子来,自家的血脉,日后也不会有什么纷争。
这就给她出了难题,自己身上掉下来的肉,谁又会舍得?而那边也是自己的亲姐,要不是长辈迷信,大姐也不会人到中年还嫁不出去,有了孩子,大姐老了也好有个依靠。想着大姐从未带过孩子,给小的自己也不放心,于是,她便与他商量,忍痛将大女儿过继给了大姐。
为了减轻对大女儿的思恋,她晚上还去参加扫盲班的学习,从而知道了知识的重要性,她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也能做个文化人。
那时,山寨里的人还比较封建,很少有人舍得花钱送女孩去读书。她即使再苦,也要把孩子们送进学堂。学校在很远的山下,她每天天不亮就起来给孩子们做饭,然后一个个把他们从睡梦中叫醒。自己则从没睡过一个囫囵觉。
她和他都是寨子里出了名的好人,谁家有困难,她俩随叫随到。她们也是出了名的模范夫妻,从未红过眼。她们只需一个眼神,一个细微的动作就能看懂对方,并给予对方全身心的支持,年轻人都以他们为榜样。
终于,二女儿也长到十七八岁,已经出落成一漂亮的大姑娘,做事干净利落,在生产队挣到的工分都快赶上她这个当妈的了,她很是欣慰。
经人介绍,二女儿有了对象。男孩高大英俊,更重要的是愿意来她们家落户。之后,二女儿很快就有了身孕。正当一家人满怀喜悦地等待着新生命的到来,二女儿却因为难产大出血,让她白发送黑发,痛不欲生。
抱着二女儿冰冷的身子,望着满地的鲜血,还有那呱呱坠地就要了亲娘生命的小外孙,她肝肠寸断,难以接受。在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她都不能从悲痛中走出来。
但是,每当看见嗷嗷待哺的小外孙和手忙脚乱的女婿,她又不得不振作起来,家里家外不停地忙活。这样,时间反而会过得快一些。
小外孙一天比一天可爱,她的脸上刚开始有了一丝的笑容,小外孙却又突发疾病,随母而去。没有了妻儿,女婿便也走了。遭受一连串的打击,她一夜苍老了许多。为了两个还未成年的子女,她还不能倒下。
-3-
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她和他在承包地里辛勤耕耘,终于是温饱不成问题,日子一天天好起来。在她俩的操持下,小女儿结了婚,儿子也娶了妻,她在憧憬着幸福的未来。
然而,她的人生路上满是荆棘和坎坷,那个与她同甘共苦了四十多载的他,再也无力陪她一起走下去,先她一步去了天国。这时候的她,对悲伤和痛苦已经麻木,就像一棵小草,任凭风雨来袭,选择默默承受。
接下来的日子,年轻人都外出务工,留下几个孙子外孙给年近七旬的她来照顾,地里的活她也不舍得完全放弃,于是便又开始了新一轮的打拼。
慢慢的,几个孙子外孙都先后结婚了,她也年近九十,不需要像从前那样的操劳了。每天,她习惯性地到菜园溜达一圈,然后坐在门口的长凳上,专心地侍弄起她年轻时喜爱的刺绣。
时常有人来模仿学习,她便热心指导。在她看来,被人需要也是挺快乐的。而更多来到她家的年轻人,纯粹就是喜欢跟她待在一起,说是听到她爽朗的笑声,就能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这几年,她的孙子试着推销山里的古树茶叶,经常有外地客商前来考察。有些客人还未见到茶叶,首先就被她这个老奶奶迷住,先跟她聊开了。
前几天,一个广东来的老板非要塞给她一个红包,说是一见到她,就想起了自己的母亲,就感受到了一种家的温暖。
你若问她,这九十年是如何走过来的?她就会告诉你,像春天的小草那样,不管头一年经受了怎样的风霜雨雪,只要来年的一缕春风吹拂,便又生机勃勃。
无戒90天写作训练营第三期
2018年7月12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