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什么时候出了个“父亲节”?挺别扭。
没“母亲节”通顺,说实话,太惭愧!
母亲节是因为母亲十月怀胎,生养儿女。男人凭什么?
战争年代,崇尚英雄,男人凭胆量,体魄,引以为豪。
农牧社会,凭借体力,获得尊重。
工商社会,除非受过良好教育,成为精英。
对于父亲,小时候崇拜,那是因为:他能扛百多斤大米,母亲不能扛;他能一天挖半亩地,母亲挖不了;他能下河逮魚,母亲不敢下河。……
后来,长大了,在我眼里,那不算什么,虽然心里仍尊重父亲,但出于孝心。
但有一点,严父慈母,父亲重视教育,提倡读书“书读三代雅人多。……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学而优则仕。……代家祖上只出贵人(读书人),没出过商人。……富贵富贵,富而不贵,只有贵才有‘富贵’。……沈万三贵吗?不贵,富不长久。
财主贵吗?不贵,富不过三。只有读书(贵)才能富贵永昌,一代比一代昌盛!……”
对于我,特殊环境,书没读好。
但我小孩,从识字起,我们就在家中制造学习氛围,节假带他到书店、图书馆体验。
特别是初升高,关健时刻,他险些落榜。
人在关键时刻,必须咬紧牙关,冲上(过)去,实现阶层跨跃,它关乎后面的路。
我四处找人,找到个镇中自费名额,三年两万四,要求当天报名。
老婆磨磨唧唧,心疼两万四。我当即银行取钱,取好钱,她又说坐公交得了,省点钱。我说打车,火速带着孩子赶往学校。
到了学校,差20分钟校财务即将下班。
假如孩子那年没上高中,当时不允许复读,只能读大专。
大专什么情况?全是些差生,抽烟喝酒,早恋打架,你影响我,我影响你,一个十五六岁孩子,绝对堕落,终身深陷社会底层。
我算是贫三代,一个家庭的复兴,在没有特别关系的眷顾下,别想一步登天(富贵),能过日子都不错了。
爷爷那代如此,父亲那代如此,我也如此。
只有到小孩,稍稍改观。但路还长,我还要帮他们把好子女教育关,争取得到更加良好的教育,这也是我的责任。
通常情况(特殊个例除外),一个家庭的复兴,要有称职的父母,需要几代人的吃苦,艰难支撑,不断努力,或财富积累(富二代),或家学才艺传承(星二代),或人格基因遗传(名人后代),由量变到质变。
我们喜欢抛开必要条件谈努力。谁不努力?找个神奇案例,以偏概全,编点曲折路径,给老百姓膜拜,好好干活,加班,勤劳是美德,“天道酬勤”。
旧时佃户比东家勤,没东家富。起早贪黑,省吃俭用,买田置地,成了小地主。东家花天酒地,懒得要死,有管家运作,又成大地主了,还是没东家富。
张爱玲是谁的曾外孙女?顾城父亲是作家顾工。残雪父母是知识分子,她哥是哲学家。名人敏感,就不说了。
一个家庭最大的成功,除富贵功名之外,在于后继有人,有超过自己的子女。父亲节,写点与父亲相关的问题。
2024年6月13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