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我之前的散漫个性,面对这个问题就会说,“什么计划?能有什么计划,真的没有什么计划,一个升斗小民而已,随遇而安啦!”
但现在真的不行,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上了年纪,还是活久见,记忆力越来越差,一年下来,好像什么都不记得,或者只记得几件特别的事,搞得自己都怀疑自己是不是白活了一年,跟白痴似的。
关于这种症状,我之前在网上也有看到一个比较有趣的说法,“五岁的时候人的记忆有五年,这时候过一年,到六岁时,记忆增加了五分之一。六岁到七岁,记忆增加了六分之一。七岁到八岁记忆就只增加了七分之一。 以此类推,到了二十岁的时候,过多一年,记忆便只增加二十分之一。这一年的时光虽然没变,但是参照物变了。 所以大家就感觉时间过得快了。 可能等你六十岁的的时候,过一年记忆只增加六十分之一,那时时间就过得更快了。”真的很恐怖吧!
平时能够清晰记得的很多连贯的事情,到了年终写小结回顾的时候,就剩零散的几个特别的时间点了。
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自己每天爱胡思乱想,想得多了,注意力就被扩散掉了。
还是因为现在的日常生活,只是在同一片天空下不断地重复着进行,无论工作单位、居住环境,还是周围的人事物,基本是大同小异。所以完全处在一个相对的舒适区里,没有太大压力,会承受什么,要失去什么,都在意料之中。也很难再遇到很喜欢的会让自己为之疯狂的人事物。
所以日子过的很是囫囵吞枣耶!为了让光阴流逝使我心安一点,也为了向未来的另一半证明自己没有花天酒地的灯红酒绿的鬼混啊!所以,还是要有点计划的。
第一,读书。
我推荐的APP是《网易蜗牛读书》,真心不错哦。
每天可以领到1小时免费阅读体验。虽然充会员会更方便,但是对于我来说,每天有1小时的电子书阅读足够了,而且我也有买纸质书。
另外,免费一小时耶,让我这种平民百姓感觉到自己有赚大发了。
第二,听音频。
我推荐的APP是《喜马拉雅》,之前有关注十个左右的阅读号,但现在还在听的是海潮明月主播的《林清玄散文》。
现在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想学的想懂的东西太多了,但是贪多嚼不烂,尤其是像我这种并不很会学习的人,学的太多只会让自己焦躁,所以要删繁就简。每天睡前都只听林清玄的散文,林清玄真的很厉害,无论是他出书量的多,还是他观察入微的细腻笔触,都让人吃惊,定个时间,不光增长学识,还很助于睡眠。不是故事本事催眠,而是林清玄的文章内容很写实和主播的声线质感很丝滑,让人平静。
第三,听音乐。
可以听新歌,也可以听老歌。每天选择一首,试着去记它的歌词,你会有收获的,我说不清具体的为什么。就是喜欢。
个人推荐田馥甄的《日常》专辑,很文艺的歌词却极富有人生哲理,写歌词的人真的就是潜藏在人海的诗人。我的《日常》专辑实在虾米音乐买的,现在已经免费了。
第四、日更。
我并不能保证每天日更,无论写文章,还是做笔记。
我喜欢有所触动以后,再去写点感悟。
但我会尽量多写点东西,用来记录我这一去不复返的青春年华。
这不前几天还买了一套写作素材大全。翻阅了一下,真的是很学生风格的应试指南啦。但是还不错,虽然里面是高中生的文章。

读书,听音频,听音乐,日更,以后我每天会督促自己去完成这四件事,但不强己所难,争做一个丰富有内涵的人,拥抱一个充实而自得的生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