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尔曼.塞黑说,世界上的任何书籍都不能带给你好运,但是它们能让你悄悄成为你自己。
· 一 ·
前几天看《圆桌派》,蒋方舟说到关于读书的看法,觉得特别认同。
她说:一个人如果不看书,那她的价值观就只好由亲朋好友来决定。
一个人不看书,他/她的价值观只能由亲朋好友决定
他们说找男朋友一定要找条件好的,结果因为暂时的物质空缺,你错过了最爱的人;
他们说女孩儿一定要贤惠持家,于是你决定放弃工作做全职太太照顾家庭,没有过问你是不是希望独立,甚至连你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样的生活;
他们今天说这个能赚钱,明天又说那个有发展,于是你不断随波逐流,改变自己的方向,最后往往无法到达终点,迷失在路途中。
当你读过足够多的书,你便会有自己坚定的价值判断。
你读过成百上千的书籍,就如同对话过形形色色的价值观,看的越多,经历的越多时,你便会在万千的价值观中产生出自己的判断、自己的价值观,而这个价值观,就是你自己的价值观。
你会懂得选择怎样的伴侣共度一生;会明白面对诱惑是心存侥幸接受还是坦然拒绝;在别人指手画脚添油加醋的时候,你会坚定信念笃定前行。
你会更加独立,勇敢的穿梭于各种各样的评价,建议,流言之中。
读书,可以让我们看到更大的世界。
三毛说:“许多时候,自己可能以为许多看过的书籍都成了过眼云烟,不复记忆,其实他们仍是潜在的。在气质里,在谈吐上,在胸襟的无涯,当然也可能显露在生活和文字里。”
· 二 ·
大学时,曾有一位被大家誉为女神的老师。
接触之前,只远远看到她的妆容精致,气质温婉。选了她的课之后,我才知道,为什么大家都对她赞不绝口。
老师教的是外国文学,每堂课,她会早早来到教室,对每一个走进教室的同学微笑着点头打招呼。
我和几个同学曾开玩笑地问她:“老师,给个人生建议呗?”
她笑笑:“你们能不能做到,从现在起,每天读书,坚持十年?”
我们觉得老师给的答案未免太“官方”,面面相觑。
她笑了笑说:“三十几年了,每天我都五点半起床,读两小时工作以外的书籍。
如果我只做论文搞科研,那我内里最温柔的部分,可能早就被掏空了。等你们工作,结婚,跌入铅华岁月中,你们才会懂,在日常生活之外,一个人还要有足够强大的内心世界,才能不被世俗吞没。”
对此,杨澜说过一句类似的话:
“有人会问,女孩子上那么久的学、读那么多的书,最终不还是要回一座平凡的城,打一份平凡的工,嫁作人妇,洗衣煮饭,相夫教子,何苦折腾?
我想,我们的坚持是为了,就算最终跌入繁琐,洗尽铅华,同样的工作,却有不一样的心境,同样的家庭,却有不一样的情调,同样的后代,却有不一样的素养。”
一个人,要拿9分去生活,还有一分,他得自己留着。这样,才能在外部世界的风雨中,始终保留一分支持自我的力量。
当一个人真正走进长路漫漫的人生中,读书成为他对抗岁月流逝的最好方式。
· 三 ·
《奇葩说》里,姜思达说:你可以一夜整成范冰冰,却没有办法一夜之间读成林徽因。
外在的美可以千篇一律地复制,而内在的分量只能靠自己一点一点积攒。
然而,太多的书,太多的知识,又让人无从下手——“我也想读书啊,但是到底该读什么呢?”
这世界上,爱阅读的人很多,会读书的人,很少。真正聪明人不止爱阅读,更会阅读。
他们大多人的工作都非常忙,但他们却往往能用很少的时间来通过阅读收获更多的知识、见识、观念、方法……
正是这种高效率的阅读,使他们比其他人更快,也更成功地塑造了自己。
如何走最短的路成为一个会读书的人?
从以下两点做起,读书这件事会事半功倍。
1、尽量多接触好书。
好书,不是平庸的书,真正的好书才会拥有高含金量,才能对得起你的时间和生命。肤浅的阅读只会让你保持在青春期水平。
2、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阅读。
利用好碎片化时间,拿到实实在在的知识,这是现代人必须练成的一个本事。
正如新世相张伟在《碎片化阅读明明就是一件大好事》里说的:
碎片化并不是为了浅薄而是为了提高效率。我自己也怀念长阅读,但碎片化阅读很有用,也更现实。
阅读本身并不是力量的来源,因为阅读所触发的思考和情绪才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