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国人的宗教/作者:邵明

国人的宗教/作者:邵明

作者: 房作者_0970 | 来源:发表于2022-08-29 02:02 被阅读0次

    ——张爱玲《中国人的宗教》

    (网上截图)

    微友老法师叫张爱玲为姨婆,也是大户人家,父母都是高级知识分子,他也是八部半的朋友,昨天又发了一段微文:

    ——姨婆的《中国人的宗教》,有这么段话,她说中国人的想象里不存在世界末日和末日审判,“中国人觉得历史走的是竹节运,一截太平日子间着一劫,直到永远”…又说,“中国人虽然考究怎样死,有些地方却又很随便,棺材头上刻着生动美丽的“吕布戏貂婵”,大出丧的音乐队吹打着“苏三不要哭。”,比如神庙观人均比例全球第一的台湾就有出殡请脱衣舞女对着棺材大跳艳舞的风俗。绝大部分时间里,信仰这事就是利己之道而已…。

    张爱玲《中国人的宗教》我没读过,现在我从不主动读书也算是文蛤后遗症,被动读书也不错,至少我还有那么一点点好奇心。张爱玲的《中国人的宗教》——中国人是没有宗教可言的。中国智识阶级这许多年来一直是无神论者。佛教对于中国哲学的影响又是一个问题,可是佛教在普通人的教育上似乎留下很少的痕迹。就因为对一切都怀疑,中国文学里弥漫着大的悲哀。只有在物质的细节上,它得到欢悦——因此《金瓶梅》、《红楼梦》仔仔细细开出整桌的菜单,毫无倦意,不为什么,就因为喜欢——细节往往是和美畅快,引人入胜的,而主题永远悲观。一切对于人生的笼统观察都指向虚无。

    注批:《中国人的宗教》一书,是上个世纪四十年代写的,不说一语成谶,至少是言中了。现在不光是菜单上的虚无,拿《金瓶梅》、《红楼梦》的整桌菜单与二月河的满汉全席、与五环皇宴相比真是小巫见大巫。从舌尖上美食的虚无正在向外延伸,尤其是文字上的虚无。我们现在还有一种说法,叫内卷,这与宗教肯定无关。

    作品简介——受过教育的中国人认为人一年年地活下去,并不走到哪里去;人类一代一代下去,也并不走到哪里去。那么,活着有什么意义呢?不管有意义没有,反正是活着的。我们怎样处置自己,并没多大关系,但是活得好一点是快乐的,所以为了自己的享受,还是守规矩的好。在那之外,就小心地留下了空白——并非懵腾地骚动着神秘的可能性的白雾,而是一切思想悬崖勒马的绝对停止,有如中国画上部严厉的空白——不可少的空白,没有它,图画便失去了均衡。不论在艺术里还是人生里,最难得的就是知道什么时候应当歇手。中国人最引以自傲的就是这种约束的美。 当然,下等人在这种缺少兴趣的,稀薄的空气里是活不下去的。他们的宗教是许多不相联系的小小迷信组合而成的——星相,狐鬼,吃素。上等人与下等人所共有的观念似乎只有一个祖先崇拜,而这对于智识阶级不过是纯粹的感情作用,对亡人尽孝而已,没有任何宗教上的意义。

    我扫描了全文,确实有微友老法师的这段描述,脱衣舞女我漏了没扫到,不过意思大之相同。“中国人觉得历史走的是竹节运,一截太平日子间着一劫,直到永远”,张爱玲的这句话,也说准了,与数秦皇汉武的伟人,七、八年就要搞一次,异曲同工。这与经济学上的周期无关,与国人的宗教有关。

    贾平凹说:“与张爱玲同活在一个世上,也是幸运,有她的书读,这就够了。”许子东说,“‘细读张爱玲’,乍一听,像‘吸毒张爱玲’。有时候我也觉得真是‘吸毒’,读张爱玲会上瘾”。我目前还没有这种感觉,希望以后也不会有,因为我们不是生活在同一个世界,只是她的文字还有一点现实意义。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国人的宗教/作者:邵明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lxtw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