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四知”太守

“四知”太守

作者: 水如天如水 | 来源:发表于2023-08-13 08:36 被阅读0次

杨震是东汉名臣,他的祖先杨喜,因为和别人一起杀了项羽被刘邦封为“赤泉侯”

杨震从小就聪明好学,精通经史子集。但他无意仕途,从20岁开始设立私塾,开始教授学生。

他以孔子为榜样,坚持有教无类,不分贫富,他都一视同仁。从四面八方来求的人络绎不绝。被人称为“关西孔夫子”。

大将军邓骘非常欣赏杨震的才学,征召他为荆州刺史。杨震做官廉洁奉公,他不断向朝廷推荐有真才实学的人。王密就是其中之一。

杨震出任东莱太守时路过昌邑,而昌邑的县令王密就是由他保举上来的。

听说老师路过,王密来到宾馆看望老师,师徒二人相谈甚欢。到了晚上王密二次来访,见四下无人,于是从怀里拿出一个包裹,递给老师。

杨震问是什么东西。王密对杨震耳语道:“三十两银子,不成敬意。权当学生孝敬老师了。”

杨震的脸一下没了笑容,他把银子丢到地上严厉地对王密说:“你是我的爱徒,应该深知我的为人,怎么能做出这种事来侮辱我呢?”

王密红了脸说道:“我知道老师向来清正廉洁,但夜深人静不会有人知道的。”

杨震黑着脸说:“你知,我知,天知,地知,怎么会说没有知道呢?为官一方,可不能有丝毫的松懈,你快把银子拿走,不要污了的眼睛。”

王密惭愧地恨不得找个地缝儿钻进去。但他对杨震更加敬意更加深了一层。

杨震一生,为官清廉,从不以权谋私。他的生活极其简朴,家无余财,有人劝他为自己的子孙后代置办一些家业,杨震却说:“他们被称为‘清廉吏’的后代,难道不是最宝贵的财产吗?”

水如天曰:好一个,你知,我知,天知,地知。有些人之所以不能始终如一地做好事,恐怕都有王密的思想:神不知,鬼不觉。一定会万事大吉,岂不知,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一旦东窗事发,悔之晚矣。

尤其官场,就是一个大染缸,能洁身自好者少之又少,像杨震这样的清官屈指可数。正因为少,才显得弥足珍贵。

不知道现在的所谓的当官的,有几个看了杨震的事迹不脸红的呢?

相关文章

  • 文斋文摘(18)——四知先生扬震

    天知、地知、你知、我知,这个“四知”,应该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但是,“四知”这个典故的来历和“四知先生”——太守杨...

  • 《华阳国志·刘先主志》6

    先主以刘表长子江夏太守琦为荆州刺史。先主南平四郡。武陵太守金旋、长沙太守韩玄、桂阳太守赵范、零陵太守刘度皆降...

  • 第1298期【教师随笔】

    从“独”字看中国古代文人的精神世界 文/程玲燕 自古以来, “四知太守”杨镇...

  • 总督三国498 刘备13:南征四郡,稳据荆州

    击败曹操之后,刘备上表请求封刘琦为荆州刺史,又往南征讨荆州南方四郡。 武陵太守金旋、长沙太守韩玄、桂阳太守赵范、零...

  • 四知先生,隔墙有耳!

    “四知先生”是东汉时弘农华阴人杨震(公元59一124)的别称。 杨震曾出任过山东莱州的太守。上任时...

  •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杨慎说王安石妄评李贺

    前言 前几天看到一个关于李贺的《雁门太守行》的问题:李贺的《雁门太守行》分为哪四个部分,怎么理解? 《雁门太守行》...

  • 太守

    太守 一 碧天巨海千帆动,椽笔利刃百世功。 泠泠春秋五弦赋,萧萧家国一袖风。 二 肃穆江陵恨意浓,残翠花陌故园空。...

  • 古官职与当今官职对照知几何?

    古官职与当今官职对照知几何? 1、太守。战国称郡守,汉改太守,为一郡的行政最高长官。秦分三十六郡,比县大。相当于现...

  • 江汉人物志(十九)

    许公知远,少年得意,以郎官迁太守,有兼济天下之志,慨然曰:东山无人,将奈天下苍生何?吾辈其勉之! 会四方有事,天下...

  • [武侠]将军李四(28)太守

    目录:《将军李四》目录 上一篇:《将军李四》鱼肠(27) 本回目:太守 (1)一路快马加鞭,终于赶到了十里铺,我先...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四知”太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lyfm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