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震是东汉名臣,他的祖先杨喜,因为和别人一起杀了项羽被刘邦封为“赤泉侯”
。
杨震从小就聪明好学,精通经史子集。但他无意仕途,从20岁开始设立私塾,开始教授学生。
他以孔子为榜样,坚持有教无类,不分贫富,他都一视同仁。从四面八方来求的人络绎不绝。被人称为“关西孔夫子”。
大将军邓骘非常欣赏杨震的才学,征召他为荆州刺史。杨震做官廉洁奉公,他不断向朝廷推荐有真才实学的人。王密就是其中之一。
杨震出任东莱太守时路过昌邑,而昌邑的县令王密就是由他保举上来的。
听说老师路过,王密来到宾馆看望老师,师徒二人相谈甚欢。到了晚上王密二次来访,见四下无人,于是从怀里拿出一个包裹,递给老师。
杨震问是什么东西。王密对杨震耳语道:“三十两银子,不成敬意。权当学生孝敬老师了。”
杨震的脸一下没了笑容,他把银子丢到地上严厉地对王密说:“你是我的爱徒,应该深知我的为人,怎么能做出这种事来侮辱我呢?”
王密红了脸说道:“我知道老师向来清正廉洁,但夜深人静不会有人知道的。”
杨震黑着脸说:“你知,我知,天知,地知,怎么会说没有知道呢?为官一方,可不能有丝毫的松懈,你快把银子拿走,不要污了的眼睛。”
王密惭愧地恨不得找个地缝儿钻进去。但他对杨震更加敬意更加深了一层。
杨震一生,为官清廉,从不以权谋私。他的生活极其简朴,家无余财,有人劝他为自己的子孙后代置办一些家业,杨震却说:“他们被称为‘清廉吏’的后代,难道不是最宝贵的财产吗?”
水如天曰:好一个,你知,我知,天知,地知。有些人之所以不能始终如一地做好事,恐怕都有王密的思想:神不知,鬼不觉。一定会万事大吉,岂不知,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一旦东窗事发,悔之晚矣。
尤其官场,就是一个大染缸,能洁身自好者少之又少,像杨震这样的清官屈指可数。正因为少,才显得弥足珍贵。
不知道现在的所谓的当官的,有几个看了杨震的事迹不脸红的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