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性格决定命运,但性格也不是一成不变的。-END-
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曾说:“你的心若改变,态度会跟着改变;如果态度改变,你的习惯会跟着改变;当习惯发生改变,你的性格也会跟着改变;性格改变,你的人生就会跟着改变。”
改变性格一定程度上来说就是改变自己的人生格局,想要人生风生水起,改掉这三种性格很重要。
![](https://img.haomeiwen.com/i28851013/b763aed60e85cc11.jpg)
01
说话没分寸
我们在生活里总会遇见这样的人:明明还不熟,却假装很熟悉,借着“关心”的由头肆意打听隐私。
她们好像察觉不到我们的不耐烦,不管你理还是不理,依旧不停嘴的开些不合时宜的玩笑,问些我们不愿说的话题。
这种人就是嘴上不把门,说话没分寸的人,常常会把自己陷入众人远离的境地。
朱自清在《说话》中有这么一句话:说话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有的人天天都在说话,但不见得就会说话;很多人说了一辈子的话,可能也没有说过几句好话。
新来的同事小李上班还没多久,刚把同事认识全,就开始迫不及待的想去打听大家的情况:XXX结婚没有呀、XX老公/老婆做什么工作呀、家里条件怎么样呀、孩子在哪读书呀……
同事不愿意说,她却好像感觉不到别人的不高兴,嘻嘻哈哈的继续说:“这有什么不好意思说的呀,诶呀,你们又不是什么大领导,还怕别人知道呀。”
说话毫无分寸的后果,就是大家自动选择了远离。
《纲到你身边》节目中,郭德纲说过:“什么时候说什么话,心中一定要有一条线,这就是分寸。”
把握好说话的分寸感非常重要,没有谁是天生就会说话的,但“如何说好话”是我们要用一生去学习的课题。
一语天堂还是一语地狱,往往就在我们开口的一瞬间。
![](https://img.haomeiwen.com/i28851013/440c3dfb918ca943.jpg)
02
心里不容人
杨绛和钱钟书幸福婚姻的秘诀之一,不在于他们之间有多么的默契合拍,而是他们能够互相包容。
杨绛在坐月子的时候,钱钟书本想自己做些日常琐事,结果不是把墨水瓶打翻了,把桌布弄脏了,就是不小心把台灯给砸了,或者把门轴又给弄坏了。
可即使如此,杨绛却从来没生过气,怪过钱钟书,反而说:“没事,不要紧,我来弄。”
容人是一种非常要紧的本事,有些人总喜欢斤斤计较,抓着别人的错不放,殊不知这样既为难了别人,也挡了自己人生的气运。
景甜在节目采访中曾说:“30岁以后我有一个特别特别大的感受,就是这个世界可能有太多的错误和不完美,有太多的东西都需要我们去包容。但是当你包容了后你就会发现,也许很多事情都会从一个不好的状态变成好的。”
《圣经》里告诉我们:爱是恒久的忍耐,又有恩慈;爱是不去求自己的益处,不随意发怒,不去计算人的恶;凡事都要包容,凡事都要相信,凡事都要盼望,凡事都要忍耐。
人生难免会遇见各种各样的磕磕绊绊,想要过得幸福,容人是一场必不可少的自我修行。
03
遇事怪别人
《人性的弱点》一书中写到:100次中有99次,没有人会责怪自己任何事,不管他错得多么离谱。
我们常常在一遇到问题的时候,就习惯性的将错归结于他人。
“自己是不会错的,错的永远都是别人”,这种逃避的思维往往让我们一时间很难看到问题的根本所在。
只有善于从自身找问题的人,才能不断的修正自己的人生方向。
稻盛和夫先生多年来始终坚持“自省”的生活哲学。他在每晚临睡前都会回顾当天的行为举止:“有没有让别人感到不悦?对人是否亲切?有没有言语傲慢的地方?是否有自私自利的言行?”
稻盛和夫认为,我们必须每天都反省自己,用行动践行正确的为人之道,只有这样,才可以通过努力一点点的磨炼自己灵魂,提升自己的人格。
王阳明曾言:“学须反己,若徒责人,只见得人不是,不见自己非。若能反己,方见自己有许多未尽处,奚暇责人?”
![](https://img.haomeiwen.com/i28851013/f77685e7c87f9060.jpg)
这就要求我们要学会反省自己,如果一味的责备别人,那就只看得到别人的不是,而看不到自己的问题。如果我们反省自己,就能看到自己还有很多做得不够的地方, 哪还有时间去责备别人呢。
遇事怪别人,只会给自己带来更多的麻烦,人生的复杂性要求我们要学会自省。
自省是一种勇气,更是一种智慧。
戴尔·卡耐基在《人性的弱点》一书中写到:“人格成熟的重要标志是宽容、忍让、和善。”
我们或许无法减少生命中注定的磨难,但我们可以改变自己能改变的部分,给自己的性格中注入更多成熟、包容、向上的力量,从而将看似普通的日子也过出不一样的诗意人生。
改掉不好的性格,收获的是更好的人生,从今日起,行动起来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