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遇到牛人时,我们都非常羡慕他的才华,以“仰视”的目光看待他,也许你想过要有一个这样的朋友该多好啊,但是看看自己又会信心全无,我和人家差距这么大,人家肯定看不上我,还是算了吧。
美国杰出的商业哲学家金罗姆( Jim Rohn )曾经提出著名的“密友五次元理论”——与你亲密交往的5个朋友,你的财富和智慧就是他们的平均值。
雅虎的创始人提姆·桑德( Tim Sanders )也说过:“你的社交圈就是你的净值。”能交往到比自己厉害的人,肯定会让你升值。
关键是我们怎样才能和牛人成为朋友呢?
《影响力》一书里谈到一个“互惠原则”,人类有一种古老的行为习惯,总是倾向于用别人对待自己的方式对待别人。互惠原则在人类社会化的过程中变成一种深深植根于我们心目中的价值观,在社会中几乎无所不在。
古典老师给我们提供了三个法则,供大家参考:
第一个法则:品•性•能•值
古典老师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在我被邀成为ACCA(全球著名的会计师团体)的智库成员时,刚一入群就发现里面都是深交所、上交所领导、上市公司协会、商学院等的各种高管和投资人。但这个群的运营者Nicky确实一个看上去非常普通的,很爱笑的女孩子,而且她在群里有很高的威信——她和所有这些厉害的人都不仅仅是工作关系,而是很好的朋友。
古典老师把这种能力总结为:品•性•能•值。
品: 品格,一个自律,不给人添麻烦,尽量与人方便的人,即便无趣也不会让人拒绝,这才有交往的基础。有品还意味着不唯利是图,牛人的眼睛都是雪亮的,自私自利的话二三次交往就露陷了,被人利用的感觉对“关系”是致命伤。
性: 个性和爱好,让自己有一个骨灰级的爱好,有趣的人最吸引人。Nicky的爱好是听音乐会,她每年会保持听30-50场音乐会,在古典音乐领域是骨灰级票友。人有一个骨灰级的爱好,会在最专业的人面前也有一份怡然自得的气场,天然就散发着吸引力。
能•值:能是指能力和能量,值是指创造价值。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只通过自己的能力创造价值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要懂得通过链接他人,创造更多的价值。有时候你可以做一个价值链接的节点,定期举办小聚会,邀请不同的人擦出火花,创造出更大的价值。
Nicky 一次偶尔听到发改委的首席经济学家范剑平老师的分享,觉得非常好,她会一直留意范老师的发言,去听范老师在广州讲学的课,主动联系合适的出版社和分享的企业。范老师是美食家——每次到广州讲学,都会带他去品尝当地美食。
做骨灰级兴趣拥有者,做小圈子的组织者,做资源的整合者、跟高手过招、与伟大同行。
第二个交往法则:主动“麻烦”别人
这有点反常识,不是应该“没事不要麻烦别人”吗?在东方这种耻感文化强烈的国家,麻烦别人是很不道德事。但反过来想,比你厉害的人需要你的机会比较少,主动麻烦他反而是建立互惠关系的第一步。
本杰明·富兰克林说,“如果你想交一个朋友,那就请他帮你一个忙”。他自己就是这样做的——在他的自传里,他提到:为了结识一个顽固的众议员,他主动问那个人借家里珍藏的一本书。结果再次见面的时候,那个顽固的议员对他态度好了很多。
和牛人来往也是。主动“麻烦”之余,也让你获得了一个回报他的机会,让你们之间有可能成为互惠关系。
当然,做这种事要注意三点:
不要帮太大的忙,毕竟不熟。
不要谈钱,很容易搞成交换。
最重要的——让帮忙成为快乐的体验。邀请别人在他自己擅长的领域帮忙——运用优势是件快乐的事。
好的关系是从聪明地麻烦中产生的。
第三个法则:照亮法则
想象一下,如果你是一盏不算亮的灯,你的灯光并不会强烈到有人专门走来拜访,但是当他想去你要去的地方,他就会想起你来。
在电影《肖申克的救赎》中,有一个这样的场景:
安迪在狱中每周持续写一份信给州长要求建一个图书馆,他明知州长不会马上拨款给他,但他还是坚持写下去,一写就是六年,最后他的诚心打动了州长,如愿以偿得到了一笔资金。
古典老师还谈到自己的一段亲身经历:
在我的邮箱里就有一位老师,他每过一段时间就会写邮件跟我汇报他的现状,把他听课的笔记发给我。我很少回他的邮件,但是心里面一直都有他的一个位置,一旦有需求,就会对接给他。用定位的话来说,他占据了我的心智。
在沟通训练营中,有一个怎样的问题:当遇到很厉害的人帮了自己的忙时,自己应该怎么做?
得到APP CEO脱不花讲到一个亲测非常管用的方法就是,每个半年跟对方汇报一下你的进步。
持续地用你的专业照亮大牛。
此外,还有一个最基本的原则——做一个尊敬自己的人。
如果你连自己都不尊重,那就别指望别人对你尊重。
面对牛人,让自己成为值得帮助的人。面对别人,你一定会是某个人某方面的贵人,多帮助他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