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视角学实践论(29):【训练视角】他山之玉(16)

视角学实践论(29):【训练视角】他山之玉(16)

作者: 明空如月 | 来源:发表于2023-08-30 18:58 被阅读0次

    7)撄宁

    撄宁,撄者,干扰也,宁者,安宁也。撄宁,即让所有的干扰都不成其为干扰,而转变为安宁,如此即再也没有什么能够形成干扰了,生命始终处在安宁和谐的境界,此即撄宁之意。

    关于“撄宁”,《庄子》中有较为详细的阐述——

    南伯子葵问乎女偊曰:“子之年长矣,而色若孺子,何也?”曰:“吾闻道矣。”南伯子葵曰:“道可得学邪?”曰:“恶!恶可!子非其人也。夫卜梁倚有圣人之才而无圣人之道,我有圣人之道而无圣人之才。吾欲以教之,庶几其果为圣人乎?不然,以圣人之道告圣人之才,亦易矣。吾犹守而告之,三日而后能外天下;已外天下矣,吾又守之,七日而后能外物;已外物矣,吾又守之,九日而后能外生;已外生矣,而后能朝彻;朝彻而后能见独;见独而后能无古今;无古今而后能入于不死不生。杀生者不死,生生者不生。其为物无不将也,无不迎也,无不毁也,无不成也。其名为撄宁。撄宁也者,撄而后成者也。”

    南伯子葵曰:“子独恶乎闻之?”曰:“闻诸副墨之子,副墨之子闻诸洛诵之孙,洛诵之孙闻之瞻明,瞻明闻之聂许,聂许闻之需役,需役闻之于讴,于讴闻之玄冥,玄冥闻之参寥,参寥闻之疑始。

    这两段话中,藏了太多的修道的秘密,下面慢慢地进行解析。

    南伯子葵问乎女偊曰:“子之年长矣,而色若孺子,何也?”

    有一个人名叫南伯子葵,问另一个名叫女偊的人说,你的年龄已经那么大了,而面容依然像孩子那样青春年少,是什么原因呢?

    曰:“吾闻道矣。”

    女偊回答说,我得“道”了。

    这里的闻道,不仅仅是对“道”有所听闻,而且已经在自己的生命之中见到了“道”,并通过修道逐渐达到了与道合一的境界。正是因为能够长期处在“道”中,才能以“道”滋养生命、转变生命、转化生命、升华生命,才能“长生不老”,所以看起来才会一直那么年轻——不仅心态年轻,身体也非常健康和谐,且气脉也得到了转化,生命充满了生机力,脏腑与皮肤都得到了“道光德能”的滋养,所以面容才会像孩子一样青春年少。

    南伯子葵曰:“道可得学邪?”

    南伯子葵接着问,“道可得学邪?”这句话有几层含义:

    “道”可以通过学习获得吗?

    我能向你学习你所说的“道”吗?

    你愿意把你获得的“道”传授给我吗?

    曰:“恶!恶可!子非其人也。

    女偊的回答,同样有多重含义。

    不,不可,道不是通过学习就可以获得的,你想通过学习来获得,只能说明你不是“闻道”的材料。

    不,不可,道不可轻传,如果你没有坚定的求道之心,即使传给你,你也修不成——你不是合格的可以传道的对象。

    不,不可,“道心惟微,人心惟危”,以人心而学道,道不可得也。汝人心未尽,就算我教给你,你也修不成——你看我的时候,只看我的浅表之象(年轻的面容),说明你关注的点仍是世俗层面的东西,比如身体健康、容颜不老等等,以这样的出发点学道、修道,正是“因地不正,果招迂曲”,是修不成的。所以,你不是学道、修道的材料。

    夫卜梁倚有圣人之才而无圣人之道,我有圣人之道而无圣人之才。吾欲以教之,庶几其果为圣人乎?

    女偊接着说,你应该知道卜梁倚(不亮伊?——怎么就点不亮你的心呢)这个人吧,卜梁倚这个人有“圣人”的聪明才智(世俗机心),却没有圣人的智慧与德行,而我却始终谨守圣人的智慧与德行,没有“圣人”的聪明才智(世俗机心)。所以,即使我愿意教他,难道他就能成为真正的圣人了吗?但假如他能够从内心深处清除掉世俗机心,能够发心发愿精进修道,深入学习和实践大道的智慧与德行,或许应该可以修成真正的与道合一的圣人。

    不然,以圣人之道告圣人之才,亦易矣。

    如果不是这样的话,那最多也只能将“圣人之道”的道理告诉“圣人之才”,这是很容易的事。但,那有什么用呢?

    吾犹守而告之

    虽然如此,但我却依然一边守护着心中的“道”一边告诉他——其实是告诉你,既然你问了,那我就说说吧,至于你能不能践行,还是仅仅听个新鲜,那就是你自己的事了。

    “道”是需要“守”的,具体如何守呢?这里庄子并没有明说,但其实在“心斋”和“坐忘”里,庄子都已经说过了。

    可以说,由“心斋”而“坐忘”,由“坐忘”而“撄宁”,构成了非常完整的独具特色的道家心性智慧训练体系。而这整个过程,即是“观复”的过程。即“观复”为总论,“心斋”“坐忘”“撄宁”为具体展开,“守中”“冲和”为核心要诀,“致虚极,守静笃”为前行、基础,“有欲观徼,无欲观妙”为贯彻始终的基本方法,共同构成了博大而精深的“老庄之道”。

    所以,虽然看似在解析道家修行的诸多方法,但其实始终处在一个完整的体系中,每个章节的内容都可以在这个体系中找到属于其非常合适的位置。而通过这种解析,使整个体系的真面目渐渐地显露出来,也是一种意外的惊喜吧!——似在意料之外,亦属情理之中。

    当我们上接“坐忘”来说“撄宁”的时候,一切就顺理成章了。

    “撄宁”与“坐忘”,有衔接,有深化。

    “吾犹守而告之”,于是我将“坐忘”中“守道”的体会告诉了他——而且我告诉他的时候,我依然在守着于“坐忘”中得到的“道”,须臾不离此“道”。

    三日而后能外天下;

    当能够在“坐忘”中“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的时候,就安住在这样的状态里,一直守着这样的状态。一直不间断地这样守着,三天之后就可以超越天下——外部世界的所有一切。

    天下,代表了天下间所有的一切,主要指代外部红尘世界的各种纷纷扰扰——功名利禄、爱恨情仇、悲欢离合。这里说的超越是指,外部世界的一切已于心中远离,没有任何牵挂,同时还是指,在实际修行的体验中,整个外部世界都已经在“坐忘”中消失了、忘记了,此时此刻的心中已经没有了外部世界的存在。

    已外天下矣,吾又守之,七日而后能外物;

    当外部世界在心中消失了之后,继续守在这种状态中,随着这种状态的不断深入,七天之后一切“物”就在心中消失了——即此时的心,已经超越了一切“物”。

    “物”,代表所有身心内外的所有一切现象。这里主要指的是内心的各种现象——可以归纳为“念头”。同时也包括了在“坐忘”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内景”。各种“内景”同样是“物”,同样需要超越。如果不能超越,就会变成“干扰”,无法实现“撄宁”。

    一切“物”于虚极静笃的心中消失了,此时就会进入无边无际的静寂的“虚空”。

    接下来就要进一步超越这个静寂的“虚空相”。

    已外物矣,吾又守之,九日而后能外生;

    当一切“物”都消失了之后,从现象上而言就再也没有需要超越的现象了。

    但仅仅如此还不够,还需要超越“心”本身。

    这时,继续守住此虚极静笃的“虚空”之心,来深入观照和体悟心的“本体”、“本性”。关于这部分内容,在“坐忘”中已经阐述过了,这里不再重复。

    为什么这里再次会出现对虚空之心的本体、本性的观照呢?

    其实不是再次出现,而是“撄宁”与“坐忘”属于既相互联系、相互承接又相互独立的“方法”。比如我们把从开始修行到“得道”比喻为从0开始到100的过程,《坐忘论》中提到的信敬、断缘、收心、简事、真观、泰定、得道这七个阶段,则涵盖了从0到100的全过程,“心斋”则大体上相当于从30到60这个阶段,“坐忘”大体上相当于50-80这个阶段,“撄宁”大体上相当于60-100。但即使这样表述,也并不准确,比如“坐忘”的最后阶段“同于大通”的时候,既可以视为“见道”,也可以视为包括了“见道”“修道”“得道”。因为其表述过于简略,而涵盖性又比较强,所以难以定论。但其表述的重点并不在于“同于大通”本身,而是如何一步步达到“同于大通”,所以将“坐忘”大体上视为50-80这个阶段是相对合理的,虽然其最终的境界已经指向了100。“撄宁”则对从80到100这个阶段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但并不仅限于此,而是从承接“坐忘”——甚至是从承接“心斋”开始,阐述了相对完整的过程。从“心斋”的“唯道集虚”为起点,进入“撄宁”的“守道”——即守此“集虚”之心,总体上而言也是可以衔接上的。只不过,直接这样衔接的话,“唯道集虚”就不够深刻,“坐忘”其实正是对“唯道集虚”的展开和深化。由“心斋”而“坐忘”,然后再进入“撄宁”阶段,就完全可以顺畅起来了。而在阐述“撄宁”时,对于“坐忘”也有非常好的衔接,其前半部分内容刚好就是对“坐忘”核心要点的阐述。

    所以这里说的对“虚空之心”的本体、本性的观照,就是“坐忘”中对“虚空之心”的本体、本性的观照,说的是一回事。

    通过这种观照之后会怎样呢?“九日而后能外生”,这样观修训练九天之后就能超越“生”。用佛家的话来说,即是悟到了“无生”的智慧境界。

    在解析“坐忘”时,关于如何体悟本心“无生”的真相、真性,已经阐释过了,而在“撄宁”阶段,对“无生”的体悟则需要更进一步深化之。以下结合笔者观心实践体会,谈一点自己的看法,仅供参考——

    ●深入观照并体悟,此本心本自“无生”;

    ●深入观照并体悟,此本心之觉性本自“无生”;

    ●深入观照并体悟,心中一切“物”,在本心的“虚空”里生起,在本心的“虚空”里消散,虽有现象之呈现,但本自无常、本自无实、本自性空。其生为幻生,其灭为幻灭,其更深的真相为无生而幻生,幻生而无生,无灭而幻灭,幻灭而无灭。其生灭只是幻相,真相为无生无灭。此即一切“物”之无生真相。

    ●深入观照并体悟,一切心之现象,即可归于心,一切事、物之现象,皆可归于物。于本心而言,身心内外一切现象,皆可归于“境”。此境即是心之对境,亦是呈现在心中的“境像”。此“境像”存在于何处?正是存在于本心的“虚空”之中,其生在“虚空”中生,其灭在“虚空”中灭。虽有“境像”之显现,却了无实质,究竟无常,究竟无实,究竟性空。如心中之“物”一样,此“境像”之生灭,同样为幻生、幻灭,真相为无生无灭。此即一切“境像”之无生真相。

    ●深入观照并体悟,一切“世界”,皆是心中之“境像”,本自无生。

    ●深入观照并体悟,一切“生命”,其本心皆与己无别,本心无生,呈现在本心中的一切皆无生。所有生灭相,皆如梦幻泡影,了无实质,了不可得,毕竟无常,毕竟无实,毕竟无生。

    如此观照并深入体悟一切世界、一切生命之无生真相、无生真性之后,于“虚极静笃”中安住在“坐忘”的境界中,久而久之,即可实证“无生”的境界——一切本自无生。

    已外生矣,而后能朝彻;

    实证“无生”——佛家言“得无生法忍”,不仅是理上的彻悟,同时也是生命境界的实证;不仅是生命境界的实证,而且能够持续地安住在此境界中,使“无生”变成一种生命自然状态的呈现。达到此境界后,即能进入新的生命境界——朝彻。

    朝彻,朝即清晨,这里有清晨的阳光之意,同时含有生机之意;彻,即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通达一切,无一丝一毫的障碍、疑惑、盲区。

    朝彻,即如清晨的阳光一样普照大地,所有的黑暗全部都被驱散了,一切都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并且充满着无穷的生机。

    这真是一个全新的生命境界!

    生命本有的道性智慧、德性智慧终于觉醒了!

    它像喷薄而出的朝日一样照亮了整个生命宇宙,整个生命时空!

    一切本自无生,一切亦本自光明!时时光明,处处光明,永远光明!

    这是生命之光,这是自性之光,这是大道之光!

    朝彻而后能见独;

    生命中的“道”醒来了之后,就会清楚地看到,整个宇宙所有的一切,只有独一的“道”是唯一之“真”,其余所有的一切都是“道”的显化,都是“道”的作用,都是“道”的妙用,都是“道”的妙显!

    一切的一切,唯是此“道”,别无其他。

    见独而后能无古今;

    一切唯是此“道”,而此“道”本自无形,本自无相,本自无生,本自无灭,本自无来,本自无去,本自无增,本自无减,本自无动,本自无摇,超越一切时间,超越一切空间。“道”不在时间之中,“时间”仅仅是“道”所呈现出的一种“幻化相”。“道”不在空间之中,“空间”同样是“道”所呈现出的一种“幻化相”。“道”贯古今,“道”无古今,无始无终,永恒如是!

    无古今而后能入于不死不生。

    时间相是“道”的幻化相,古今相是“道”的幻化相,生死相同样是“道”的幻化相。

    “道”之本体,本自无生,本自无灭,本无生死。所有的生死相,皆是映现在“道”之本体中的“物”之幻相、“心”之幻相、“境”之幻相、“相”之幻相!

    当这一切都清清楚楚地呈现在已经觉醒的“道”之本心中时,尚有何言?尚需何言?

    无言,无事,无忧。

    清静,清新,清明。

    自然,自在,自由。

    杀生者不死,生生者不生。

    以“道”的慧眼观之,即可清楚地照见,一切生死之相皆是幻相。

    道杀万物,万物虽死而“道”未曾死。

    道生万物,万物虽生而“道”未曾生。

    万物,“道”之幻化相也,其生亦幻,其死亦幻,幻灭灭已,非幻不灭。

    其为物无不将也,无不迎也,无不毁也,无不成也。

    “道”运化万物,万物无不顺从于道,无不迎合于道,无不毁灭于道,无不成就于道。道令其生,万物则生,道令其灭,万物则灭,一切皆顺道而为,道行天下,无不顺矣。

    人能合道,以道为心,以道为命,安道,守道,行道,乐道,则与物无逆,与事无违,一切无忧。

    其名为撄宁。撄宁也者,撄而后成者也。

    此道无名,此智无言,假文字以告汝,名曰“撄宁”。

    撄者,动也,万物运动变化之象也;宁者,静也,道之如如不动之本心也。

    于万事万物纷繁运动变化之象中,而静守道之如如不动之本心,安住之,禅定之,“静亦禅,动亦禅,语默动静体安然”,即可成就“撄宁”之心、“撄宁”之智、“撄宁”之道。

    说到这里,女偊已经把自己“闻道”的过程和体会全部都告诉了南伯子葵。

    (未完待续)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视角学实践论(29):【训练视角】他山之玉(16)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mjam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