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很多人强调人脉的重要性,我不否认人脉的作用很大。我只是很怀疑人脉真的能靠短时间就能积累起来吗?据我所知,关于人脉比较有名的言论是美国钢铁大王卡耐基说的:“专业知识在一个人成功中的作用只占15%,而其余的85%则取决于人际关系。无论你从事什么职业,学会处理人际关系,能够掌握并拥有丰厚的人脉资源,你就在成功路上走了85%的路程,在个人幸福的路上走了99%的路程了”。至于在中国,我认为发展人脉的本质是一种利用。好听点叫借光。日本有一本书《穷,也要站在富人堆里》,本质还是讲,人脉圈子的重要性。还有一个有名的收入实验,你的收入是你认为5个好朋友的平均数。种种数据表明,人脉对个人有很深远的影响。对于这个结论我是很认同的。可笑之处在于,大部分宣讲这个结论的演讲或者书籍,并没有给出一种方法,或者说没有给出可以实际操作的步骤。我个人认为这就和童话故事书中所讲的王子和公主历经艰难结婚之后却没了下文。为什么没了下文,婚后的生活没有童话性。人脉可以快速发展,同样是个童话!注意,我强调的是快速两个字。
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身边的朋友大多和自己差不多,都处在一个差不多的水平线上,又怎么去发展人脉呢? 虽说普通人和总统之间,只相隔5个人。这种话,听听就好,本身具有特殊性。考量一个人理智与不理智的分界线就在于,是不是把偶然性的事件当做常态。例如很多人买彩票,确实有人中了500万。如果因此认为买彩票可以发家致富那就不可取了。买彩票中500万就和守株待兔一样,偶然性的事件,不能当做普遍规律来使用。偶然性的事件总会给人极大的兴奋感和鼓动性。我之前因工作原因,每个月都要听几场所谓的成功学讲座。演讲者常用手法就是,先讲自己当初是如何如何贫穷,生活如何潦倒,甚至比大部分听众都悲惨。最常听的是,美国的安东尼 罗宾 在浴盆里刷碗。中国的陈安之换18份工作存款是0的故事。讲过之后就会话锋一转,自己现在是如何成功,再接着就是分享方法,推销接下来的课程。他们业务员推销课程有一个话术:上课的有很多的大老板,可以扩展你的人脉。我真见过有学乔 吉拉德疯狂发名片的人,课间休息时大把大把撒名片,让大家认识他。当时很多人给他鼓掌,我相信很多人在充血的脑袋冷却后,默默地说这人真TM是个SB.门口宣传10分钟打印名片的业务员,和演讲者是一家策划公司请来的。制作费用是正常的3倍。我不知道那个家伙会不会有一天觉得自己当时真像一只猴子。事实真相是什么,听演讲的不是小老板就是业务员,老板级别的课程是不会收那么低廉的费用的。人脉,也不是靠撒名片就能撒出来的。很多人都认识王局长,只是王局长未必记得那个是小王。也不要祈求一桌饭局下来就成兄弟了。酒桌上的话,听听笑笑就好,当真那就真的输了!
人脉本质是一种价值互换,如果你在别人眼里没有价值,是不会有人愿意和你结交的。天桥下的乞丐,接触的人比一般要多许多,态度也比一般人好,那他的人脉又怎么样呢?例子是有点极端,道理是一样的。就像装阔和真阔是有本质的区别,从小锦衣玉食的行为习惯,也不是暴发户靠一辆宝马,点一桌名贵的菜肴就能掩盖住爆发的气味。我相信每个人都有几个,看见他的电话就不想接的熟人。在他的眼里我们是他的人脉,可在我们眼里,这是一种负担,避之不及。人脉,是武学中的内功,不是朝夕就能练就!是一个漫长的积累过程。若是想快速扩展人脉,最快速的方法,就是提升自己的价值,慢慢来。
一个矛盾的事实是,若想提升自己,势必要把自己变成一少部分人。一直人云亦云随波逐流,也只能过着和大部分一样的生活。人脉很重要,但人脉不可以速成。要想扩展人脉就要把自己变成有价值的人,要想成为有价值人势必要放弃一些东西,很可能要和以前无谓的消耗说拜拜,耐得住寂寞和辛劳 ,开展人脉比较好的方法就是换一个环境,换一种活法。就和减肥最好的办法一样,找几个瘦子朋友,学习他们的生活作息。世上大部分的事,都存在做的比较好的人,我们要做的就是学习他们的方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