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清二楚》

作者: 兴时态_198812 | 来源:发表于2023-08-20 21:08 被阅读0次

《“一”清二楚》

文明的开端始于文字,文字的开端始于数字,数字的开端始于“一”。

哲学家把“一”确定为万有之始,其中蕴含着意味深长的道理。

一、一画开天

伏羲是中国的人文始祖。

他老人家当年想表达他的哲学思想,又没有文字符号,怎么办呢?

于是他就随手在地上画了一个“一”。

太极“一”的画成,是一件大事。就伏羲氏而言,他并非有意于创造哲学思想符号,只是当时未有文字,他随手画下一个最简单的符号来代表他的思想罢了。

然而,惊天动地的事便产生在这无意之间,这才叫作真正的“天真”,人类此前亿万年心智的发展至此已届成熟,借伏羲氏第一次崩现开来。

伏羲氏并不知道他做了“了不起”的事,然而他确实做了“了不起”的事。后来的中国人敬慕于他这伟大的一画打开了人类理智思考之门,称之为“一画开天”。

画太极“一”,是伏羲氏的第一步工作。同时,就在他观察万物变动之际,他也发现到万物之变动,并非乱流冲撞,而是有规律地动。

日升月降,寒往暑来,春荣秋谢,生长老死等天上人间的现象,显然是两种作用在相对交替流行。

有动而升、而往、而进、而生长;有动而降、而来、而退、而衰老。任何变动,均有其反作用的变动。

伏羲氏发现这一正一反两个作用,原是太极“一”周流的表现,整个来说是一,分开来说是二,他为了表示出太极之有反作用,于是就再创造了一个符号“--”。

“--”是两个短横,表示第二个动的作用,即“反动”的作用,这正反二作用“一”与“--”,则被后人称为“两仪”。

“一”之符号被称为阳,“--”之符号被称为阴,宇宙万物一切变动,无非此一阴一阳的流行消长,无不同具此阴阳二性,故《易经·系辞传》说:“一阴一阳之谓道。”

二、万物之始

大哉乾元,起始为“一”,“一”为一切事物的开端。

先有一而后有二,然后有三,则万物化生。

阴阳本一气,一气含天地,一气化为二,天地始分离,轻清上为天,重浊下为地,天地合婚配,万物化生成。这个“一”便是一切事物的开端。小而无极,大而无域。

《道德经》中说:“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

一与零,不是“一”之差,而是“有与无”的质变。

一与其他数字,比如亿万,只是“多与少”的量变。

无数个“一”的叠加,只要有耐心,像愚公移山一样,每前进一步,就靠近目标一步,前赴后继,海枯石烂,总有达到的可能。至少,从理论上,这个可能是存在的。

但无数个“零”,依然是“零”,原地踏步,就像没有种子,哪怕遵循“低头耕耘,不问收获”,即使使出“铁杵磨成针”的不懈努力,依然“落得白茫茫大地一片真干净”。

“一”是基因突变的开始,让人充满恐惧与欢喜的希望。

“一”往往代表珍贵的稀奇。生命只有一次,青春只有一次,只有“一”,才能精确地表达它们“独一无二”的稀缺性,其他字眼,再多的形容词、再高级的比较级,都是“酒后添杯不如无”的累赘、啰嗦。

三、语义家族

《说文解字》中说:“惟初太始,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成万物”。

(1)万物之始。

《列子·天瑞》:“一者,形变之始也。”《淮南子·原道训》:“一立而万物生矣,是故一之理施四海,一之解际天地。”《汉书·董仲舒传》:“一者,万物之所从始也。”

(2)独也。

《方言》十二:“一,蜀也,南楚谓之独。”章太炎《新方言·释言》:“《管子·形势》曰‘抱蜀不言’,谓抱一也。”

(3)专也。

《书·酒诰》:“联听祖考之彝训,越小大德,小子惟一。”《传》:“言子孙皆聪听父祖之常教,于小大之人皆念德,则子孙惟专一。”

(4)常也。

《书·咸有一德》:“始终惟一,时乃日新。”《蔡集传》:“始终有常而无间断,是乃所以日新也。”

(5)均也。

《增韵》:“一,均也。”《诗·曹风》:“淑人君子,其仪一兮。”《正义》:“彼善人君子在民上,其执义均平,用心如壶。既如一兮,其心坚固不变。”

(6)同也。

《广韵》:“一,同也。”《庄子·大宗师》:“故其好之也一,其弗好之也一,其一也一,其不一也一。”

(7)统一也。

《孟子·梁惠王上》:“天下恶乎定?吾对曰:定于一。”

四、“一”之道意

“一”字卦象信息非常丰富,既有外在的形象,又有丰富的内涵。从字来看人,可以解说为:“这个人简单真实,表里如一,有思想,有内涵,有主见,始终如一坚持自己的观点和路线,不屈服,不妥协”。

如果,借助“一”字来说事情,则可以解释为,事情一开始,便无依无靠。经营公司,则为独立撑持,处境艰难。见贵求官,则为不得天时、地利、人和也,见不得见,或者见如不见,皆在于初始阶段,尚需努力经营,奠定基础,以待后续发展有力也。

“一”字包含着变化,“一”为奇数,为阳,五行则为水,以卦象来看,“一”为阳爻,为乾卦,则可以解释为老父,官贵,掌权之人,一家之主等,看似平淡无奇,实则为首领之象。

以“一”字来问疾病,则是为不吉,“一”像一个人横卧在床,直硬僵挺,难有生机之象。

“一”似一横木在地,僵硬不能动,则困苦不已,不得时令,不能成才也。

一不能生,生物必二,“一”字为奇数,为孤阳之象,断问男女则皆为孤身一人、独自生活,孤独终老之象也。

五、“一”之法则

“一”是精神和形体环抱在一起不可分离的整体,就像聚结精气刚出生的婴儿,

他是致柔和温顺的,处于无欲无求无私的纯净状态。这个“一”是和谐统一而平衡的,如物体弯曲一定会保持完整,屈枉的也会伸直;有凹陷的一定会充盈,有陈旧的一定也会有崭新的;少取一定会拥有,贪多便生困惑。

所以心胸怀道的人都是以坚守天地中的事理为己任,不老是想着自己,因而思想开明;也不妄自菲薄,因而能得成功;不骄傲自大,因而有才能就会增长。

我们的天地处在相对独立永恒的周期性循环运动中,天地的本源形成的 “一”是无限 “大” 的,它包括消逝的过去和遥远的将来所要发生的各种物质形态。

如“道”这种自然所遵循的,质中的天地人:天内时空不尽中的有序运行;地孕养出的无数种类的生物矿物;人的思想意识在不断地学习模仿而发展。

因此,人类需要遵循的“一”就是大地为法则,大地需要遵循的“一”就是孕育法则,天需要遵循的“一”就是以道为法则,道需要遵循的“一”就是自然法则。

最后万物归而化为一,这是一个亘古不变的发展规律。

丁俊贵

2023年8月21日

相关文章

  • 清楚是clear,那“一清二楚”要如何表达?

    今天是小E 有急事需要请假,领导同意了,但是特别强调一定要把相关工作安排的“一清二楚”。你们知道“一清二楚”该如何...

  • 《倾城色之红尘劫》第十章 原是吃醋

    自从夜清璃和楚宸弈将心意相互坦诚之后,二人的感情更近一步,楚宸弈更是时时刻刻粘着夜清璃。对此,清璃很是无语。她想不...

  • 袜子

    “冬天的脚步正在走近,尽管它步履缓慢,可我还是听得一清二楚。” ...

  • 慧眼 (三行诗)

    能让真相大白天下 可令假象无所遁形 一清二楚

  • 骗子骗谁 一清二楚

    银行工作,看过的骗子,太多。 生活几十年,活在底层,见过的诚实人! 不少。 骗子能骗谁? 花言巧语,画饼充饥,望梅...

  • 梦回2009(6)

    在楚清的目光落到少年钟杰脸上那一刹那,楚清可以感觉得到整个世界都为此做了短暂的停留。 有时候,楚清都会觉得自己很可...

  • 无题——给表妹做家教老师

    疫情之下无聊赖 反手回首见往事 不明不白可有心 一清二楚做家教

  • 梦回2009(5)

    开学第一天,楚清来的特别早,她挑了一个比较靠后的位置就坐了下来。 同学们接二连三地来了,有一些面孔楚清的印象是很模...

  • 梦回2009(1)

    眼泪弯弯曲曲地从楚清的眼角漫延着,枕头很快被晕上了两片泪渍。 “楚清!起床啦!要迟到了!”楚清猛地坐起身来,被罩印...

  • 清妍楚舞

    夙夙暮暮,隐隐昭昭 清妍漪泮,沉醉伊桥 微阖紫眸,斜洒虹霄 娇水柔荑,翠柳眉梢 习舞三年,去影来悄 云岚无碍,辰时...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一”清二楚》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mqem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