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我的痛苦都是你的错—记一位深度偏执者的自我救赎

我的痛苦都是你的错—记一位深度偏执者的自我救赎

作者: 刹那感动 | 来源:发表于2018-12-26 23:00 被阅读0次

                                     

                                              01

前几天有幸读到一位心理咨询师写的好文,文章有理有据的阐述了受害者心理严重阻碍了人们的幸福这一观点。

读完后我的心灵被震撼了。因为我发现自己自从生完孩子之后,习惯了把自己的痛苦归结为他人。

我现在之所以这么辛苦,都是因为老公不求上进,不去挣钱,也从不去想着改变家里的经济状况……

我每天累得像一只狗,上班,带孩子,完全没有自己,都是因为嫁错了人,公婆不给力,老公既不挣钱也没空……

我过得如此糟糕,都是怪到自己当初瞎了眼,选择对象的时候没考虑清楚……

这些就是典型的中年妇女常有的受害者心理。无论遇见什么样不顺的事,都能够怪罪到他人身上,经常对着亲人喊:都是你的错。

有受害者心理的人,总是觉得自己是最可怜的,整个世界都抛弃了自己,所有人都对我不好。我之所以现在过成这样,都是别人错。

可惜的是,无论我们怎么呐喊,不仅没有获得相应的安慰、同情和帮助,反而让自己更加痛苦。

心理学家把这种归结为不健康的心理防御机制。受害者们会一直认为自己处在不公平的地位,实际上是一种自我匮乏和对人生的无力感。


                                            02

有人说“施恨者永远比被恨者痛苦。”

我的痛苦都是你的错,不仅不能使对方来疼惜自己,反而让对方逃得更快。如此一来,有受害者心理的人情绪就会更加不稳定,然后追上去攻击别人,祈求以此来得到自己渴望的东西。

长期如此,这种偏执的行为还会引发一系列的心理疾病。比如:这个世界没有人会爱我,别人都是邪恶的。

实际上, 偏执者特别渴望得到爱,渴望有一个人能宽容自己所有的攻击,能够无条件的爱自己,能够把自己从这种痛苦中拯救出来。

我从小到大没有得到过父母特别的爱,哥哥和弟弟也是没有爱的。我们全家都脾气暴躁,甚至毫不客气地说有狂躁症。

家庭氛围极为惨淡,我的爸爸简单粗暴地打小孩,我的妈妈一辈子都在抱怨她的痛苦,我的哥哥一向冷血,我的弟弟自私又任性,我敏感又自卑。

现在已经40岁的我,在有一定的条件后,不停的讨好我的父母,竭尽全力地为他们提供更好的经济条件。然而结果并不满意。因为我自己的经济条件只够自己家的开销,即便我已经使出浑身的解数,父母仍然觉得养我没用,回报他们的实在太少。

我讨好我的哥哥,为他担心、为他谋划,尽自己的能力帮助他。遗憾的是,他觉得我的好是在伤害他,他觉得我一直看不起他,用一种更加偏激的方式来逃离我。

我曾经讨好过我的弟弟,我自己舍不得给自己买东西,给他的女儿、儿子买衣服、玩具却毫不吝啬。可悲的是,他觉得这是理所当然,不觉得我做的有多好。更为可怕的是,他一言不合就会拉黑我全家。

我们家从来没有让我饿肚子,但却给予了我比饥饿更可怕的伤害。

                                              03

可能就是因为出生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我发现自己有些偏执。

我讨好我的家人,希望他们也能给予我爱,哪怕一点点也好。结果却是没有得到我想要的样子,反而让我更加失落。

按照一般人的逻辑,如果觉得伤害很大,远离他们就好了。而我却像个小丑一样,不停的追着他们跑。跑的累了,痛了,不敢去怨恨这些人。

因为从内心深处,我深知他们是我的亲人。从道理上讲,我们是必须相爱的。一旦我冷了,亲戚朋友就会更加的指责我。我实际上是害怕了。

一位留美的女博士和老公回家探亲,结果双双被父亲砍死,只因为无力给家里买第三套房。女博士的父亲在法庭上表示不后悔,死也要怨恨这个女儿。这个父亲坚定的认为,女儿就应该是无条件的满足自己一切需要的神,否则就应该去死。

我仿佛看到了我自己。无论我怎么努力,怎么付出,我的亲人们都觉得我该死。因为我应该付出的远远不止这些。

从我毕业有一定的经济能力开始,我就成为这个家庭里面的仇恨对象。包括我那十岁的小侄女, 我曾经无条件的给她买各种各样的衣服、书和玩具,可以说我给予她的,远远超过她妈妈。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小侄女,在她四五岁的时候,就开始无缘无故的怨恨我,怨恨我对她不够好。没有人告诉她我没有义务必须对她好,没有人告诉她应该感恩,只有人告诉她索取的不够。

如果我没有读大学,如果我不是个女孩,也许这一切就远离我了。在我们家庭里,我也不明白是什么导致他们产生这样子的意识:我必须为家里无条件的付出,甚至是献上我的生命都不足以弥补他们对我的恨。

                                             04

我经历的挣扎,绝望,痛苦,却拯救不了自己。

我惊讶的发现自己是如此的偏执。

对待自己的原生家庭,我是无力反击,不敢渴望有爱。

但是对自己新建的家庭,却表现出淋漓尽致的偏执和痛恨。尽管他们对我的包容和关爱远远超过我的原生家庭几千万倍。但是我遗传了原生家庭的偏执,将所有的痛恨转移到新的家庭。

我没有停止过对自己老公的批判、责骂和苛刻,每天不停的指责他。其实是源于我对爱的绝望。

因为我的童年乃至现在,家的模样都是废墟,没有一丝阳光。

今天通过这样的心理反思,我看到了我所爱过的一切都是自己,所伤害过的一切人也都是自己。

对于未来,关于和家人如何相处,我没有办法做任何预期。只能走自我救赎这条路,不停地向内察觉,给予自己阳光,让自己温暖。

相关文章

  • 我的痛苦都是你的错—记一位深度偏执者的自我救赎

    01 前几天有幸读到一位心理咨...

  • 偏执的救赎

    - I 偏执的痛苦 - 借用网友的留言:施恨者永远比被恨者痛苦。这句话用来理解偏执型人格非常确切。偏执型的人可...

  • 都是我的错(深度好文!)

    村子里有两户人家,东边的王家经常吵架,互相敌视,生活得十分痛苦;西边的李家,却一团和气,个个笑容满面,生活得快乐无...

  • 痛苦的偏执

    痛苦的偏执 “偏执”性格的人,在大多数人的眼里,可能是一根筋。听不进劝。可能只是带着强烈的主观,在迎接生活里的一切...

  • / 你所有痛苦都是你荒废时间的报应

    / 你所有痛苦都是你荒废时间的报应 我很怕“弱者”跟我抱怨,这类人擅长以被害者自居,什么都是别人的错,就算我看...

  • “都是你的错”VS“都是我的错”

    记得有本书上写的,心理学家阿德勒的办公桌上有一个三楞柱。三面分别写着:怨自己、怨别人、怎么办? 每当有来访者来,他...

  • “都是我的错”和“都是你的错”

    “都是我的错”和“都是你的错” 文/阳光 现实生活中如果出现错误或者失误,人们比较常见的第一反应模式有两种:“都是...

  • 陷入自我偏执的逻辑中,该修正吗?

    这个问题的难点在于你在自我偏执的逻辑体系中,却要修正自己自我偏执的逻辑。 像过去说的“当局者迷”。 但意识到自己陷...

  • 任何形式的救赎都是自我救赎

    本文转自 天津圣安米悦 在东野圭吾的小说《解忧杂货店》里,有这样一个地方。只要你把自己的烦恼写成信件,投进杂货店卷...

  • 孤独者的自我救赎

    6月23日 昨天是罪恶的巴巴罗萨纪念日,人总要干些荒唐事儿的。 “我没朋友,你也没有。我的磨难是你的取笑对象,你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的痛苦都是你的错—记一位深度偏执者的自我救赎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mqll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