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量投喂的赚钱信息会让你头晕目眩吗?
你是不是也和我一样,打开手机的各种APP,上面就充斥着“三天教你学会……技巧”,“怎样靠……年入……万”? 不管他们怎么绕最后都会需要你对某些事情付费。甚至还看到有专门的有教别人0基础实现卖课赚钱的课程。
每天都有人在展示自己的不可验证的收入,妄图以此来制造焦虑吸引眼球。似乎这已经成为了一种公认合法的敛财手段。我且不讨论这里面的所谓含金量和真实性。因为这样可能触犯到某些人群的利益。
如果人人都能捞一笔,那这个事情他还赚钱吗?
就像补课,全民补课的时代,假如大家都补了,凭什么你要比其他人优越呢,无非是压缩知识提前进行囫囵吞枣式的学习。所以就不难理解为啥国家要对教培行业下手了。你耗费了更多的时间,让别人赚的盆满钵满有意义吗?
为啥还有人愿意去被收割呢?我想主要还是畏惧自己摸索的艰辛,懒惰贪婪罢了。花钱买个教训也无可厚非。
我自己就买了这样一个教训,我在培训机构买了一套商务英语课程,两万元整,分期两年付,本来就是穷学生出来的,这两年为了还贷我都没存下来几个铜板。
至于买课原因,我记得当初我在一家外贸企业工作,我很喜欢那一份工作,但我的英语相对薄弱一点,通过六级考试积累的英语底子还是不够用。于是我就,想着要继续学习。这个想法被培训机构的课程顾问死死抓住,他暗示我可能很大概率会过不了试用期,我有多需要那些课程,并且又鼓励我希望成为我的朋友,为了打消我的顾虑还给我了试听,限时免费退课的权限。
我终究还是太年轻了,沉浸在被一群人鼓励的氛围中,英语能力却没有实际精进多少,等我恍然大悟的时候,我发现已经超过了协议退课时间。按照合同我不能退课了。现在我依然在还贷款,几个月之后就能清账了。我很无奈,只能转变心态好好把课上完,牢记记这次教训。
最近,我总在不断的问自己,假如不奉行投机主义,踏踏实实的做自己热爱的事情,真的没有机会实现自己的价值吗?我总不自觉的想到邓小平同志的那句话“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办法。”
怎样开始实践呢?我是一个思绪天马行空,绵绵不断的人,还算喜欢码字,和分享我的思考感悟,于是,我决定开始在简书上写文章,选这个APP主要还是因为设计简约,是我喜欢的风格。这是发布的第一篇。各位陌生的朋友,如果这一篇能够对你有所帮助,或者你能给我提一些建议,那将是我的荣幸。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假如你能看到这篇文章,那我想告诉你一句话“如果你也在努力追求,脚踏实地,在简书的时光里,你并不孤独。因为,我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