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腹泻是仅次于发烧的儿童常见病,孩子痛苦,家长着急,尤其是反复腹泻,严重脱水,更有生命危险。
什么是腹泻?每个孩子因为年龄、体质和饮食不一样,每天大便都不一样,只要排便的次数和量明显增多,或者大便的水分增多,变为稀便或者水便,就可以诊断为腹泻。
腹泻可以分为轻、重两种类型,一般大便次数超过十次,量比较多,引起全身脱水,可能同时伴有精神不振,这都属于重度腹泻,比如说宝宝的皮肤苍白干燥,并且没有什么弹性,像干瘪的水果一样,眼窝都凹下去,嘴唇很干,哭起来都没有什么累,精神很差,总是想睡,怎么动都没有反应,如果出现了这些症状,不要再犹豫,立刻去医院进行输液,这种输液的目的不是针对病因治疗,而是为了补充孩子丢失的水分和各种电解质,是救急用的。输液要去大一点的医院,因为孩子的血管都比较细,在脱水状态下血管都扎不进去,很困难,没有一定经验的护士根本扎不进去。
稳住孩子的生命体质之后,维持住能量、水和各种电解质的平衡后。配合医生,仔细查找病因,进行进一步的针对性治疗。
引起腹泻一般分为感染性原因和非感染性原因。感染性原因包括细菌、病毒、寄生虫、真菌感染。非感染性原因包括饮食性喂养不当,食物过敏或不耐受、环境因素等等,由于寄生虫和真菌感染引起的腹泻特别常见。
细菌性腹泻
其实细菌性腹泻很简单,也很常见,其实就是吃了存在变质的东西,这个在气温比较高的时候比较常见,尤其是夏季,最常见的情况就是吃了变质的牛奶。
另外越小的孩子就越不容易得细菌腹泻,尤其是五岁以下的小孩儿,基本上天天都在家里吃饭,没有机会接受到外面不干净的东西。
反而是五岁以上的孩子外出就餐的几率比较多,吃到变质食物的几率就比较大。
细菌性腹泻的症状,除了拉肚子,最典型的症状就是一阵阵的腹痛,有时候还会呕吐。这种一阵阵的腹痛是因为细菌在体内生长周期过程中释放的毒素造成的。
因此遇见孩子腹泻,要先回忆是否吃过不干净的、变质的食物或者饮料,尤其是夏天没有喝完的牛奶,同时还要看看这几天一起吃饭的人有没有出现同样的症状,肚脐周围的肠管有无疼痛,有的话用手按压以后是否更加疼痛。
同时在医院化验一下大便,看看白细胞多不多,如果白细胞多,就基本可以确诊是细菌性腹泻。医生的治疗简单有效,请记住四组词,尽快、足量、口服、头孢克肟或黄连素。
尽快吃药是为了尽快控制细菌的繁殖;足量,就是按医嘱剂量来服用,剂量充足才能彻底杀灭细菌,否则腹痛不断;切记治疗细菌性腹泻最好的用药方式不是静脉输液,而是口服,因为敌人就在胃肠道里面,口服消炎药能直达细菌所在的部位;
综合各种消炎药的优缺点,抗菌范围以及疗效,头孢克肟和黄连素是最佳选择。
需要注意的是,服用一些益生菌制剂要和服用抗生素间隔两个小时,否则有用的活菌也会被杀灭。
细菌性腹泻,绝对不能使用止泻药,否则会使细菌和病毒残留在孩子体内,造成更大的麻烦。尽量避免用中药,因为中药种类太多、选择太难,很难精准对症,贻误病机不说,反而造成变证。
当然,轻症或者早期一点的细菌性腹泻,黄连素也可以替代头孢克肟。
病毒性腹泻
感染性腹泻的另外一种,是病毒性腹泻,也是令父母色变的秋季腹泻。具体请参加本专题的其它相关文章。
非感染性腹泻
感染性腹泻,主要指食源性因素引起的腹泻。
这类腹泻的病因,有客观的方面,如吃了寒凉的食物,或对某些食物不耐受、过敏等,和气候的原因;也有主观人为的原因;天生的某些体质也会造成腹泻。
这类腹泻的检查结果,常规白细胞大多不超标。
养生方面,一般调整饮食、或改变环境,就可以康复。
具体请参加本专题的其它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