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之前,做饭,这件事于我完全不相干,我只是一个胃口很小,又有点挑食的女孩子。
六年级之后,转学到了父母身边与外婆同住。母亲对我们这帮孩子有了新的要求,我们平日里放学回来,要同外婆一起为晚饭做准备。
每天写完作业,我们会帮着外婆一起摘菜洗菜,再过一段时间,父亲下班会帮着外婆一起做晚饭。从那时起,生活的炊烟便于我有了一点关联。
再到后来,我们家单独分了房子,独立门户了。从那时起,我们一家人工作日的早饭,变成了我的事情,可能是父母对我十分信任吧,压根儿没有去教我怎么做,我只好依着之前吃的早饭的状态照葫芦画瓢。每日一成不变的粥、小菜,鸡蛋。那个粥,在我跟妹妹上学前去吃它的时候,还是挺好吃的。然而等到父母起床出门工作时,据说已经变得很难吃。母亲只是偶尔抱怨过几句,我也没当回事。那个时候还没有电饭锅,做好的饭是捂在棉花做的饭捂子里。估计我煮的火候不对,等过一些时候,那些粥大概很浓稠很软烂了吧。
成家之后,只觉得做饭是必须要掌握的技能,依着20多年吃过的食物,寻着喜爱的口感,随意的做着。先生倒是个很不挑剔的人,我做的什么菜他都会觉得好吃,日子久了,才觉得可能是他的小心机,哈哈。就这么被哄着,在他不断地鼓励下已经慢慢喜欢上了烹饪这个工作,主动去书店买了一些烹饪的书回来。
都说自己的生活模式会受原生家庭的影响,然而我们家,一直都是父亲掌勺的呀!我怎么过成小厨娘了呢?
孩子出生之后,做饭这件事顿时变得复杂起来,小的时候单独做辅食,长大一点不能吃得太咸太辣,于是为了简单且不浪费,我们三个人戒辣椒戒了好一阵子。
由此衍生出我对健康饮食的思考,很幸运的是,在我追寻中医养生的路上,遇到了徐文兵老师,除了中医,还讲饮食,(我怎么有写成广告文的感觉..)被他奉若神明的除了黄帝(黄帝内经的男主角,我大中华的始祖),还有商朝宰相伊尹,就是治大国如烹小鲜的伊尹大人。这位名垂青史的宰相,还真的是烹小鲜出身,开始就是一位善调五味的厨师。
为什么我们的徐大夫会对一位宰相(厨师)推崇备至,那时因为药食同源,且饮食对健康的影响,远比我们想象的更重要。在满足了温饱的今日,怎么吃,吃什么,什么时候吃,这些更上层楼的饮食境界,越来越受大家的关注。(有机蔬菜就是苗头)
这对于一个担负着家人以及下一代健康饮食的小厨娘来说,任重道远啊有没有?
为心爱的人做顿饭,真心爱他们,就用心去做,了解他们的身体状况,了解当下的自然状态,了解当地的食物,了解当地的饮食传统。然后再思考该怎么做怎么吃。(想得都有点累了,感觉这样都不会做饭了……)
今天这么一思考,我还真不容易啊,虽然没做得多好,但是我已经在努力的路上!为心爱的家人们做顿饭,可以没那么简单。
自制肉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