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历翻过2018年的最后一页,打开深圳卫视,准备好备忘录,与"时间的朋友"准时相约。
在我看来,年末的最后一天把心静下来,充满期待地参与"时间的朋友"跨年演讲,就是每一年迎接新年的仪式。
而埋头奋斗了一年,年末也该好好总结一下,暂时停下脚步,确认前行的方向是否依旧正确,为接下来的一年再明确新的目标。
1.工作
占据了每天最多时间的事情,超过三分之一。
因为熟能生巧,再加上好的平台,工作目标提前在十月就完成了。
然而在可以预见的将来面临着机遇的缺失,行业大洗牌,未来需要擦亮眼睛去找寻新的增长点。
作为在一艘大船上谨慎前行的一员,一是要相信大船的稳固性和强大的势能;二是要相信船长的判定和舵手的方向性。在此基础上发挥出自己的能力和特长,为大船积累动力。
常常笃信于能力的累积需要在一个领域深耕,但处于一个非技术累积的职位,似乎几年来长的只是工作年限,而非工作经验。
于是摇摆着想尽量开发第二职业作为保底,万一有一天主业不再有前途,至少有能力在另一个方向开始。这一年也利用工作淡季花了一些精力做了一些事情。
所有付出的精力换来的累积,最终的重要性在于为自己创造更多可能性。所有的努力都是在打磨自己,不断增加自身的适应性和多维能力。
2.八小时之外
这一年迈出的最大一步就是添置了古筝和钢琴。钢琴是为了给孩子在家里练习,省下了来回琴行和等待琴房的时间,也是为了满足我从小的乐器梦。
我自己年中报了古筝课,因为兴趣和一点点的背景知识,入门很快。
兴趣使然,我能静坐两个小时去研究和打磨一首曲子,感受乐器的韵味。
虽说每天要陪孩子练钢琴导致只有周末才能练古筝,我也因此而感谢乐器让我的业余生活充满了乐趣。
甚至还想到了退休之后,我的生活一定多姿多彩。
近期也在琢磨着家里哪个角落能开辟出一个小小的画室,又想学画画了。
今年家附近的街道开了社区图书馆,还有个小阅读室是二十四小时开放的,平时又有好去处了。一大一小各自拿着自己喜欢的书籍,能看大半天。每个月有一两个周末会去市图书馆借回好多新书,看完了直接还到社区图书馆。
令人汗颜的是,去年初立下的flag(阅读《丝绸之路》)竟然还是没有完成,全年主要看完了《红楼梦》,一套科幻《破碎的星球》,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里的两三本,还有一些大家的散文随笔和游记。
下旬主要是在看一些科幻小说。
今年就不说大话了。希望多读一些文史类的书籍。
另外,简书的写作停滞了一段时间,打算以后写字主要看灵感,不再给自己定固定的任务,日更也不强求。
3.黑天鹅总会出现
年初利用工作淡季,上班时间抽空准备考证,笔试和试讲都通过了,下半年本来准备认证的,没想到竟然在我从来没在意过的体检这一关被查出问题来了。
最后我终于接受了这一现实,活蹦乱跳的看似健康强壮的身体,其实已被病毒侵蚀已久。
刚开始服药的两周里,因为低估了药物的副作用,导致自己经历了几天生无可恋的折磨。
好在都过去了,现在每天记得吃药,调整心态,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疗程已经过半,下周会进行中期检查,希望身体能争气。
在被药物的副作用折腾的那几天,我经历了以前从未经历过的肉体的折磨,甚至精神上都对这个世界里与我相关的人和事丧失了链接的兴趣,思想和灵魂只想摆脱掉这具躯壳。
在后来身体机能恢复正常后,我对世界和人的依恋才慢慢回位。
不可免俗的是,总是在经历过病痛之后,才会发现平日里对小事的吹毛求疵和对孩子的苛刻变得那么愚蠢。
尽管这并不代表以后陪读写作业的时候会轻声细语,不代表看着队友和孩子都在磨蹭的时候能压住满腔怒火,但最起码理智能让火山爆发在可以控制的范围。
这也是遭遇黑天鹅事件后对我的启发吧。
4.希望永远在远方
这一年过去了,等待年底丰收的馈赠的同时,也在不知不觉中给自己又设了一个远方的目标。
当曾经的那些目标一个个实现时,我知道脚踏实地是最好的过日子的方式。
有那么一个期待在远方闪着光辉,使得每一天的日子都变得更加有意义。
三年后,希望再回首时,我已拥有它。
我已经在路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