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传说中的“五毒”是五种动物,它们分别是青蛇、蜈蚣、蝎子、壁虎和蟾蜍。其实,壁虎无毒,却被认为是剧毒物。把这五种动物合称为“五毒”是古人的一种误解。
民间认为五月是五毒(蝎、蛇、蜈蚣、壁虎、蟾蜍)出没之时,民谣说:“端午节,天气热,五毒醒,不安宁。”每到端午节,民间要用各种方法预防五毒之害。比如:在屋中贴五毒图,以红纸印画五种毒物,再用五根针刺于五毒之上,即认为毒物被刺死,再不能横行了,这是一种避邪遗俗。民间又在衣饰上绣制五毒,在饼上缀五毒图案,均含驱除之意。有的地方的人们用彩色纸把五毒剪成图像(即剪纸),或贴在门、窗、墙、炕上,或系在儿童的手臂上,以避诸毒。中国江南民间,还流行有端午节食“五黄”的习俗,俗信饮了雄黄酒便可杀“五毒”。
端午节驱五毒的用意其实是提醒人们要防害防病。
网友评论